二号线,是77号公路创始人巴顿口中“整牛”的线路,也是一号线上骑行佼佼者跃跃欲试的挑战项目。公元2014年3月29日,在巴顿、伍罡和余厚云等三位上周已成功征服二号线的健将带领下,携华师胡教授、乘风、华科樵夫和我等四位新晋挑战者共同组成七人骑行小分队,再次挑战了“专治各种不服”的二号线。团队经历了雨中骑行、扛车翻山、成员爆胎、沼泽阻路,也领略了一路的美景和各种交流之趣,夜深总结,跃出脑海的却是四个字——“大美留白”。
巴顿,77号公路的创始人,从来都是每个周六最早到达集合地点的人,坚强的意志、严格的纪律感,是他的代名词,但是在这一个挑战二号线的周六,他却成了最晚到的人。骑行的前一天,天气晴空万里,到了晚间,却是风雷大作,不歇的大雨持续了整夜。风雨无阻,坚持上场,是77号公路的宣言,早晨六点,是挑战二号线小分队集合的时间,我自然无视老天的脸色,周六凌晨4点50即起床整理行装,顺便在微信群嚎了一声,回复显示,老伍和老余已是整装待发,5点20准备出门之际,接到巴顿电话,他说外面风大雨大,担心从家里骑行到集合点的华师胡教授可能会不方便,建议将集合时间推迟一个小时,这可不是巴顿一贯的风格,但是将军合理发令,成员自当遵守。由于我是开车前往集合地,因此在家里稍做耽搁后还是选择了提前出发,当我6:15到达集合地时,华师胡教授、老伍、老余和樵夫已在集合地恭候,看来大家都拂了巴顿的好意,习惯性地自觉选择了遵守77号公路既定的规则,无需激励,亦无需监督,巴顿在创建77号公路所倡导的“风雨无阻、坚持上路”的骑行文化已内化为77号公路诸多骑行者的自觉习惯。巴顿是纪律的代名词,同时也在真诚关心着每个同行者,两相权衡,他为同行者的安全而抛弃了纪律,这是巴顿为我们大家留下的空白,事实证明,我们用自己严守纪律的行动填补了巴顿留下的空白,完整地诠释了77号公路的“风雨无阻,坚持上路”精神。
6:30,人齐上路,雨依然在下,未穿任何防雨装备的我,虽然相信雨不会下太久,但是看着打在湖面渐渐密集的雨点和逐渐湿润的薄衫,心中仍然会冒起些许的担忧,但是开弓从无回头箭,不就是当一回落汤鸡吗?又能怎样?也许又会是一段精彩的未知人生旅程。念及此,腿上更生无穷力量。在五里界早餐暂歇后,小分队一路奔到了环山绿道,而天色渐亮,太阳终于是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应验了“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古训,这是老天给我们的“留白”,能否顶住压力和恐惧,全凭我等选择,老天只是用他灿烂的笑脸对我们的坚持给予了奖赏。
天有留白,地亦有之。
在欣赏沿路风景时,映入眼帘一片片的黄灿灿油菜花,是春天最美的使者,欣赏美景的同时常常会将之与在青海见过的青海门源油菜花海进行对比,论规模,眼前的油菜花规模不及门源油菜花海的十万分之一,何以其美感并不输于门源?门源花海的背景是高耸的雪山,因此在整幅画面中,门源油菜花海也不过是点缀于雪山脚底的一抹黄色,白色的雪山峰、黑色的山体,加上灿烂的油菜花黄,形成一幅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绝美画面。若使将门源的油菜花海与眼前的小片油菜花互换,在以平原地形为主的此地,铺满极具震撼的油菜花海,我们会否淹没在单调的黄色中出现审美疲劳?将小片的油菜花点缀到雄峻的雪山脚下,我们会否无视其存在?看来,大地也在巧妙地控制着留白的尺度,为人类展现和谐均衡之圣景。
阳光灿烂,美景做伴,此时不品环山绿道,更待何时?合影留念、安全叮嘱之后,小分队开始骑行在蜿蜒起伏的绿道,崭新的柏油骑行道、间或铺满的缤纷落叶、路旁满眼的绿树红花、更有那充满负离子的新鲜空气,10公里的绿道骑行,让人由衷感叹此道骑行之美,更盼此路能更长一些、更长一些。就在这样的奢望中,小分队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宽阔的观景平台呈现眼前,一块用钢架支撑的30×2米的白板,既是人在此观景最好的安全屏障,同时也是绿道的建设者为骑行者提供的“留白”。经历这10公里绝美的骑行,留在每个骑行者心底的应该只会是“珍惜”,于是小分队在白板上写下了各自的环保宣言,希望环山绿道越来越多,更希望人人都能用自己的环保行动来点缀绿道留白。
经历扛车登山的艰辛和狼吞虎咽的午餐,小分队一行于下午三点进入土地堂镇,在惊讶于该镇各村离奇古怪的村名后,在一株有着200年树龄的古枫树下暂歇,欣赏着由绿色的田野、黄色的菜花、少见的石碾和草垛构成的乡村原生态风景,而一位90高龄老奶奶的到来,让我们的这趟挑战骑行之族更多了些历史的感觉。老奶奶虽已高寿,但是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对于我们这群有些异类的骑行小分队也极为亲切,她和我们聊她五世同堂的家人,聊她17岁嫁到此地时,这棵古枫树就已经很粗大了,聊她在乡村生活的苦与乐。坐在200多年树龄的古枫树下与一位90高龄的老奶奶聊家常,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来讲,无异于一种奢侈,同时也唤醒了自己内心沉睡已久的儿时记忆,令我不禁反思,是否用太多的功利追求填满了自己人生的留白?而老奶奶在我们临走时的赠言,更让我久久回味,当时老奶奶拉着我的手,非常郑重地说:“孩子啊,一定要记住,有钱也当无钱过”。“有钱也当无钱过”,这是怎样的人生智慧?在这个盛行将钱视为唯一最高追求的时代,我们是否真的是用物欲填满了自己人生的画板,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的人生留白,用物质以外更斑斓的色彩来描绘自己真美的人生。告别老奶奶和古枫树之后的骑行过程中,“有钱也当无钱过”这句话久久在我耳边响起,发人深思。难怪巴顿之后在QQ群中的评价是“最思考的人——叶博士”。
离开土地堂,二号线挑战进入下半程,就在小分队眼前要回归一号线路线时,老天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上周还能涉水通过的小沟在昨夜雨水的滋养下,已然变成一条滔滔小河,小分队望着近在眼前的柏油省道束手无策,对岸一位热心村民告诉我们附近有一座小石桥可以通过,但是要到达那座桥,必须穿过一片新植的小树林。二话不说,小分队即刻向小石桥方向出发,但是当人车进入小树林才发现,看似坚硬的林间土地在雨水浸泡下已接近于沼泽的状态,身轻矫健的胡教授看情形不妙,迅速冲过一片沼泽到达了水泥硬地,其他几位则赶紧原路返回,我也赶紧择路艰难地脱离了沼泽陷阱,代价是两脚已是淤泥及踝,座骑双轮则被淤泥糊个严实,返观其他几位,情形大致如此。最惨的是巴顿,由于人壮车重,他是连车带人彻底陷入沼泽,车轮已无法滚动,糊上淤泥的车轮已是原始状态的数倍体积,伴着随车音响放出的HIGH歌,巴顿在沼泽地里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他人也无法施以援手,于是各自开始洗脚洗车。历经近半个小时的折腾,一行人仍然困于小河岸边,望着近在眼前的小石桥却不得而过。后经多方探路,终于在一个稍微坚实一点的林地上找到一条通道,一行人小心翼翼地择路通过小石桥,终于回到久违的柏油省道,此时已是下午5:40分,是继续二号线后面50公里的骑行,还是反向经檀树岭村向藏龙岛进发,成为小分队讨论的话题,最后一致决定选择后一方案。经1个小时的飞奔,小分队成员于晚上7点左右先后回到藏龙岛白船。
严格来说,今天的挑战未能完整成功,但是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留白,这种留白让我们每个人对于下一次的挑战充满期待,这一天所经历的各种挑战,品味的各种美景,诠释着这一次独一无二的挑战之旅,下一次,又会是怎样的精彩?老天和大地为我们留白,绿道的建设者为我们留白,古枫树下的老奶奶令我们的心灵留白,我们自己的选择也在为我们的生活留白,留白,让我们无惧眼前的各种挫败;留白,意味着未来有更多未知的精彩。
因此,我要用“大美留白”来注解今天的二号线挑战之旅。
77号公路,有你更精彩!
77号公路活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线路,每周六,风雨无阻!
活动QQ群号:321021630
了解更多资讯请百度搜索“77号公路”
微信公众号搜索:77号公路
微信公众号:QQ-3210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