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维特拉的使用评测—来自西部4400公里的穿越旅行 ( 99楼再次更新 ) (118楼最后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1:48
标题: 维特拉的使用评测—来自西部4400公里的穿越旅行 ( 99楼再次更新 ) (118楼最后更新)
                 


                    ——————准备篇——————

    早在几个月前自己就一直在计划着今年的进藏之旅,车的改装准备也一直围绕着西藏之旅来考虑。对于维特拉来说自己感觉最遗憾的一点就是底盘的高度略显不足。因此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改装方案就是升高改装。(升高改装个人并没有更多的奢望,仅仅是要求维特拉能具有更优秀的穿越通过性能)但苦于维特拉的车型太新,国内几乎找不到任何升高改装件因此一直无法着手实施自己的改装计划。直到偶然的机会获得信息,才从澳欧洲采购到了维特拉的升高改装件,升高改装得以顺利完成。

    接下来的改装计划是换鞋,如同登山爱好者一样,想要远足跋涉没有一双好的登山鞋是不行的。既然车已经作了升高改装,要换就想换一双大号登山鞋,一是要求胎面较宽具有更强地面摩擦附着力。二是要求新改装轮胎的外直径一定要尽可能的大于原车胎外直径。三是要求必需是全路况轮胎同时胎侧壁要有足够的强度。四是要求换胎的同时要将轮距加宽已获得更优异的驾驶操控稳定性能。

    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就必须要考虑在换胎的同时必须更换轮毂。事前没有想到,在寻找轮胎与轮毂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不试不知道,一试才了解在国内目前有限的采购渠道和市场条件下想换到适合的轮胎与轮毂谈何容易。苦于没有采购渠道,换胎换毂的改装计划一直到临行前都无法得以实施,只好开着原配的HT轮胎先上路了。

    剩下的大件改装准备是安装行李顶架与前后杠改装。安装顶架的目的只有一个,增加载物能力。出门远行跋涉需要携带的装备物品很多,仅靠后备箱内的载物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安装顶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寻找顶架的过程中选来选去还是认为THULE的顶架质量最好,力学结构合理承重能力好,安装结构设计巧妙组装后强度足可应付各种长距离颠簸的路况。另外做工精细每一个局部零件都制造的很精美。(从事制造业的明眼人一看THULE顶架的制造工艺,就清楚得知道如果没有十几套精细模具的前期投入与制造工艺控制,是生产不出THULE顶架的综合质量的)

    有关维特拉前后杠的改装我在国内外网站上搜寻了很久,最终得到的结论是根本无可能买到现成的产品。没有办法自己动手吧,先考虑后杠的自行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加装改装后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追尾。(你可以把握自己不追别人的尾但经常难以防范别人追你的尾)二是有了依托可以加装顶胎装置以保护尾门铰链不受损坏。如果想进藏旅行,穿越阿里或走进墨脱,许多旅行者都是将后备胎从尾门上拆卸下来放在车内,以避免尾门铰链在长距离的剧烈颠簸下损坏。自己想加装顶胎装置最大的目的就是想避免从尾门上拆卸备胎,一是不美观,二是备胎放在车内占据了太大得储物空间。(如果想要同时携带两只备胎,空间的占用和浪费将更大)

    在改装后杠设计好后,自己又考虑前杠的改装设计,但考虑来考虑去,许多方案都被一一否定。前杠是异型的,要想改装前杠就必须考虑模具的投入,没有专门的模具做不好改装前杠,但如果以设计模具的投入工程就大了,因此只好暂时放弃前杠的改装想法。

    其他的旅行前准备均不涉及车辆本身的改装,这里大致罗列一下所准备的物品与装备:

       [1] 顶架载物防水包。自行制作。大小尺寸根据THULE / 821型顶架的尺寸而缝制,采用单面涂胶的防水布料,一侧带有长拉链。(见附图)

       [2] 12伏直流电源轮胎充气泵。(见附图)必备装备!长途旅行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方便,虽然充气的速度慢一点,(因为气泵功率小,充好一只完全瘪气的轮胎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但非常实用。

       [3] THULE顶架弹力网罩。网罩四边均有挂钩,可将顶架上的行李牢牢固定。(见附图)

       [4] 橡胶弹力固定绷带。这也是非常有用的装备之一,可用于固定车顶架上或后备箱内一些大件的物品以避免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发生弹跳。(见附图)

       [5] 随车工具箱。一点建议:最为一个长途旅行爱好者和越野爱好者,建议最好还是多学习一下汽车的设计原理和汽车的机械,电子结构。同时,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汽车的维修保养技能。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它将会对你的长途旅行穿越带来太大的帮助。在这里罗列一下我得随车工具箱都里有些什么货色。

A)   短套筒六方扳一组。 8毫米至19毫米规格)
B)   深套筒六方扳一组。  10毫米至19毫米规格)
C)   单侧开口六方扳手一组。(7毫米至19毫米规格)
D)   套筒扳手一只。
E)   旋钮式套筒扳手一只。(在空间不够常规套筒扳手伸不进去的位置,这种扳手会 极为有用。
F)   各种长度规格的套筒扳手延长杆。(其中一的一只弹簧延长杆极为实用,在一些角度够不到的地方,弹簧延长杆就发挥了巧妙作用)
G)   万能机滤拆卸扳子。(适合各种尺寸的机滤拆卸)
H)   250毫米的活扳手一只。
I)    十字和一字螺丝刀一套。
J)    试电笔一只。
K)   平口钳,尖嘴钳,锉刀与羊角锤各一只。
L)   外六方套头扳一组。
M)  橡胶火花塞拆卸塞一只。
N)   袖珍万用电表一只。

    长途旅行由于需要携带的装备和物品太多,因此随车工具箱将尽可能的简化,仅携带必需要使用的必备工具,其他一律不带否则过于累赘。(全部工具放置在一个约300X200X80的金属工箱内)

       [6] 金属备油箱一只,容积二十公升。(如果不去西藏,备油箱不一定都能用得上,但个人觉得准备一只备油箱依然是上策,有备无患。)

       [7] 三级油压千斤顶一只。为陷车时自救脱困而准备。(其实最好的千斤顶应该是美国生产的“HIGHLIFT”,质量优异且使用方便,但国内没有买到。单级千斤顶的升高行程太小没什么用,而三级千斤顶的升高行程可到到50公分以上,同时体积小。

       [8] 两块厚木板。这是极为有用的物品,我这次旅行就因为随车携带了这两块厚木板而成功自救脱困。

       [9] 牵引绳。(我携带的是非金属的强力纤维带式牵引绳。有条件的话可携带两只拖车牵引绳。另外长度也可有所区别)

       [10] 照明灯一只。(最好是电瓶容量大的可长时间持续实用)

       [11] 其他应急备件若干。有同学曾询问起长途旅行跋涉究竟要准备那些备件?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一句话当然是备件越全越好,但问题是能否买到那么齐的备件,同时花费太多的钱来备齐那么多的备件是否值得。在这里罗列一下我所准备的备件:
      
A)  机油约八升。(每瓶一个夸脱包装)
B) 机滤一只,空滤一只。
C)  火花塞四只。
D) 后悬挂减震器两只。(几个月前从Dubinson公司空运邮购的最后两只后减震器库存。

    另外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大家远行时最好携带两只备用轮胎,外出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12] 其它有关涉及到吃喝拉撒睡的许多装备和物品在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先上传一些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10-4-13 04:16 编辑 ]

想拍张广告的效果,但水平差点!

想拍张广告的效果,但水平差点!

在高海拔的穿越途中。

在高海拔的穿越途中。

美丽的亚丁。

美丽的亚丁。

穿越在尼丁大峡谷。

穿越在尼丁大峡谷。

走入云南。

走入云南。

直奔香格里拉大峡谷。

直奔香格里拉大峡谷。

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入口处。

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入口处。

择一条小路攀爬而上。

择一条小路攀爬而上。

小路越走越险,仅有一车之宽。

小路越走越险,仅有一车之宽。

越险越想要攀顶。

越险越想要攀顶。

继续攀爬。

继续攀爬。

小路的尽头走不通了。

小路的尽头走不通了。

改邪归正走大道。

改邪归正走大道。

越走越美丽的香格里拉大峡谷,如诗如画。

越走越美丽的香格里拉大峡谷,如诗如画。

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入口处。

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入口处。

旅途中的享受—丽江的四星级宾馆。

旅途中的享受—丽江的四星级宾馆。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1:49
————————准备篇——————————

[工具箱里的货色和其它一些装备物品图片]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5 20:04 编辑 ]

长套筒扳手组合

长套筒扳手组合

短套筒扳手组合

短套筒扳手组合

套筒扳手

套筒扳手

旋钮式套筒扳手

旋钮式套筒扳手

万能机滤扳手

万能机滤扳手

套筒延长杆与弹簧延长杆组合

套筒延长杆与弹簧延长杆组合

单侧开口六方扳手组合

单侧开口六方扳手组合

螺丝刀与250毫米活扳手

螺丝刀与250毫米活扳手

橡胶火花塞吸拔器

橡胶火花塞吸拔器

羊角锤,锉刀与试电笔

羊角锤,锉刀与试电笔

外六方套头扳组合

外六方套头扳组合

金属工具箱

金属工具箱

可充电照明灯

可充电照明灯

小型轮胎充气压缩机

小型轮胎充气压缩机

THULE的弹力挂钩网罩

THULE的弹力挂钩网罩

橡胶弹力绷紧带

橡胶弹力绷紧带

防水顶架行李包

防水顶架行李包

二十公升金属备油箱

二十公升金属备油箱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1:49
                               [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5 20:06 编辑 ]

[1]川西318国道大堵车。.JPG

[2]漫长的等待。.JPG

川西318国道上的大堵车

川西318国道上的大堵车

漫长的等待

漫长的等待

川西的景色

川西的景色

川西的景色

川西的景色

熬不住等候的车辆开始乱挤

熬不住等候的车辆开始乱挤

警察SS也挤不过去了

警察SS也挤不过去了

咱也挤过去看个究竟,一看能气死人原来只是个小擦碰

咱也挤过去看个究竟,一看能气死人原来只是个小擦碰

真是蓄意妨碍交通,挨罚吧!

真是蓄意妨碍交通,挨罚吧!

终于放行了,快走!

终于放行了,快走!

这一耽搁就是两小时

这一耽搁就是两小时

快跑!谁都想争先恐后往前挤。

快跑!谁都想争先恐后往前挤。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1:49
                                    [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5 20:13 编辑 ]

川西的山水

川西的山水

川西的风光

川西的风光

二郎山隧道边的开阔景色

二郎山隧道边的开阔景色

穿越二郎山隧道

穿越二郎山隧道

4000多米海拔处的山野景色

4000多米海拔处的山野景色

蜿蜒不断的山川河流与小路

蜿蜒不断的山川河流与小路

深豁的峡谷

深豁的峡谷

磨西镇外的大瀑布

磨西镇外的大瀑布

远处就是磨西古镇

远处就是磨西古镇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1:50
                            [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5 20:10 编辑 ]

真想就着清澈的山泉洗洗车,为了环保还是算了。

真想就着清澈的山泉洗洗车,为了环保还是算了。

磨西古镇的街景。

磨西古镇的街景。

巷子深处的人家。

巷子深处的人家。

磨西古镇的天主教堂

磨西古镇的天主教堂

镇里的历史遗迹。

镇里的历史遗迹。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海螺沟冰川一角。

海螺沟冰川一角。

倾斜而下的冰河。

倾斜而下的冰河。

冰河的下游。

冰河的下游。

冰河峡谷两侧的砂石滑落使冰河变得不再洁白。

冰河峡谷两侧的砂石滑落使冰河变得不再洁白。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1:50
                              [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5 20:12 编辑 ]

冰河峡谷的峭壁。

冰河峡谷的峭壁。

无数汇集而下的小溪却未能使冰川融化。

无数汇集而下的小溪却未能使冰川融化。

气势磅礴的冰川。

气势磅礴的冰川。

冰川的上游。

冰川的上游。

气象万千的冰和上游只能远眺却无法近观。

气象万千的冰和上游只能远眺却无法近观。

冰河两岸的山坡上洒满了鲜红的岩石。

冰河两岸的山坡上洒满了鲜红的岩石。

大自然的造化。

大自然的造化。

色彩斑斓的巨大红岩。

色彩斑斓的巨大红岩。

壮美的贡嘎山景色。

壮美的贡嘎山景色。

使人久久不愿离去的川藏高原。

使人久久不愿离去的川藏高原。

作者: grgr    时间: 2009-6-7 12:08
图片看不见
作者: jordango    时间: 2009-6-7 1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nli6876    时间: 2009-6-7 1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历程    时间: 2009-6-7 12:36
原帖由 jinli6876 于 2009-6-7 12:23 发表
顶一个超级牛贴,但2,3,4,5图片看不见。


占位置呐。。。
作者: e2851    时间: 2009-6-7 12:45
有的时候堵车也是幸福的。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3:03
呵呵,一马虎变成重新发帖子了,不好意思。
作者: 暂住1958    时间: 2009-6-7 13:35
等待后续,精彩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13:47
先吃中饭,下午接着整理。。。。。。
作者: fusduncan    时间: 2009-6-7 15:43
作业终于出来了~~~
强烈关注~~
先搬凳子来看直播~~~
作者: wjs5588    时间: 2009-6-7 17: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青野    时间: 2009-6-7 18:16
班主可以带领一个维特拉加强排进西藏,时间要提前半年预约,最好是秋季。有你在,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流动维修点,那大伙就放心了!
作者: 历程    时间: 2009-6-7 18:26
“气象万千的冰和上游只能远眺却无法近观”这张图远处是不是冰川啊?
作者: 太平农民    时间: 2009-6-7 21:13
顶!够详细,想看看你的三级千斤顶。
作者: 红都拖拉机    时间: 2009-6-7 21:26
嘿嘿~ 班长的好帖不能不顶哦~后续的啥时候出哦~等的人.......
作者: banro    时间: 2009-6-7 21:57
老大,你的辅助灯咋走的线?没见你的作业啊?该不是装了当摆设的吧??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04
原帖由 wjs5588 于 2009-6-7 17:10 发表
厉害,佩服,准备的东西可以开修理厂了.其实没必要对维特拉信心这么不足.


呵呵,准备齐全的工具并不表示对维特拉的质量不自信,仅仅是为了预防意外。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05
原帖由 历程 于 2009-6-7 18:26 发表
“气象万千的冰和上游只能远眺却无法近观”这张图远处是不是冰川啊?


是冰川的最上游。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06
原帖由 太平农民 于 2009-6-7 21:13 发表
顶!够详细,想看看你的三级千斤顶。


这几天别人借去用,回头上个照片。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09
原帖由 banro 于 2009-6-7 21:57 发表
老大,你的辅助灯咋走的线?没见你的作业啊?该不是装了当摆设的吧??


走线计划是走前挡风玻璃与A柱的结合处,还没顾得上走线,这两个月太匆忙没有一点空继续捣腾这事。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17
              —————— 评测篇 ——————

    每次出门远行都是这样,不拖到最后一刻装车所有的物品是准备不齐的。一直持续到夜深十二点半,所有的准备基本装车就绪上床睡觉。闹钟在清晨四点半准时叫醒。稍事整理五点整便启程出发。

    很快便出了城区驶入环城高速路并进入了昆曲高速,此时天还未明,一路上两人默默无语只是反复播放着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与伯辽兹的中提琴与乐队交响——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维特拉的音响虽然不值得称道但旅途中仍然能给你带来一丝享受。

    离开昆曲高速后驶入直奔昭通的快速路,云南人总是称这是一条高速路,但其实这只是一条优良的一级公路。整个路段限速80公里最快也就只能跑到90公里。一口气跑到了昭通以北停车加油,(离家时已将油加满到跳枪为止,再次加油还是加到跳枪为止)看看里程表一计算每百公里油耗居然仅有七点四升。不得不说,在80-90公里的行驶速度区间是维特拉最经济省油的时速,油耗低的难以想象。如果持续走国道或一级快速路,使用维特拉的汽油费将大大节省。

    不知不觉很快进入了四川地界,阳光灿烂的天气一瞬间便转为闷热的阴雨天,人口的稠密度也变得越来越大,四川真不愧是个中国人口大省从云南一跨界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一点。

    我们这一天的旅途必须要当天赶到四川达州市,全程约一千四百多公里,到重庆还要稍事停留办事因此不抓紧赶路时间绝对不够。为此,自进入四川后一直到重庆几乎是一路狂奔,时速大都是140-150左右。从仪表盘的油量显示计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百公里油耗一下子飙到了十三升以上。与云南段的路况相比,时速差了60公里左右油耗却急剧增加了近六升!可见维特拉的平均油耗反差巨大完全取决于你跑多快的时速。这一点真是与其他车辆的油耗状况有太大的不同之处。

    在重庆办完事后驶入城北绕城高速时天色已近黑,还有220公里才能赶到达州,又是一路狂奔时速基本没掉过140公里以下,这一路的监控探头很多,为了赶路只好见探头就减速过了探头再猛提速来抢时间了。我的车作了升高改装,但经过计算后并没有发现油耗与升高改装前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由此可见4-5公分的底盘升高对于油耗的影响微乎其微,而越野轮胎的更换对于油耗的影响要远大于底盘升高改装的影响。当然油耗的变化还是有一点儿,大约在0.5升左右徘徊。直觉判断这个油耗变化主要来自于顶架上的行李包与前部的四只辅助射灯,这些物品无疑加大了行车的风阻系数。

    对于升高改装后对车辆驾驶的操控性能会产生多大影响?个人的评价是影响非常小。在高速路上140公里的时速过弯道的感觉与升高前几乎体验不到任何差异。在一级公路上的情况也是如此。此外,2.4排量的VVT发动机来驱动短轴版三门维特拉的车体自重,驱动力基本上是富富有余,长距离坡道上提速超车响应很迅速,基本上是给油门就有速度。在宜宾前往重庆的数百公里高速路上,曾经与许多不同款式大排量的SUV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一路狂奔,从未产生任何力不从心的感觉。

    五月十一日是家里LD祖上的祭日要前往上坟烧纸,(这也是我们达州此行的主要目的)由于车里只能座四人,因此其他想一同前往的亲友们只能罢免仅有两位较年轻的亲友同行。清早起床每人吃了一大碗四川的特色小吃红油抄手,九点时分左右上路出发。

    这天的天气真不作美,一上路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看天色大雨一时半会儿还止不住。而就是这倒霉的天气使我们一路上险象环生,几乎将车翻进沟里。

    我们首先要由达州市行车六十五公里赶到北山乡,再由北山乡走七公里小路赶到村里,到了村里的小卖部门前就再也无路可走了。祖上的坟地在半山腰上,距离我们的断路停车之处还有约两公里远,只有一条平时老乡走牲口的土路能上山。这里的山遍地都是粘土,一下雨别说人走就连牲口上山都费劲。看着满天的乌云与下个不停的大雨,我们几人着实是犯了难,开车上山吧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开车上山吧满车的烧纸与鞭炮怎么送上山?即便找老乡借四个大背篓背上山去,也会被大雨淋得透湿鞭炮和纸钱根本就点不着了。。。。。。。。大家蹲在小卖部门口发呆谁也不知究竟该如何办是好。

    再次询问了当地老乡这两公里山路的详细路况,其中要爬两三个大坡,坡度大越有二十几度。(对于老乡的推测你永远也不要指望全信而只能作为参考,往往误差会很大)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还是开车上去!万一出什么问题到时候再想办法,也只能这样了。

    车开上了一条被雨水彻底泡透的的山间小路,满地都是湿滑粘土的陷坑,先开了二十几米试试路况的感觉,然后停车挂入低速四驱,准备冲破上山了。走这种全是粘土泥潭的滥路,关键要有几个要领:一是千万不可停车,一停车就有可能被陷死而动弹不得。二是速度一定要控制好,既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三是前后车轮都有可能会打滑,车辆会严重失控左右急剧的甩尾,方向盘控制的反应一定要快速并及时,稍有不慎就会因甩尾失控使整车跌入沟里。四是最好挂入低速四驱使车辆能获得最大的扭力,同时低速四驱便于更好的控制车速。

    这一路上车就像拧麻花一样来回不停的快速甩尾,最严重的甩尾能将车体拧到几乎45度角,如果车速过快,你根本来不及及时调整方向盘而失控一头冲进路边的深沟里。走这样的路驾车人会非常疲劳,精力高度集中既要快速调整方向盘又要及时判断路况选择最好的地形与路径。就这样,维特拉在泥泞中来回甩尾挣扎居然顺利的冲过了两个大坡而没有陷车。四只车轮在泥潭里完全打滑的情况时有发生,经常能听到因轮胎快速空转所发出的尖叫声,但只要你不停车,空转的轮胎偶尔又会产生一点摩擦附着力而推动着车辆继续前行。

    在第三道坡前,维特拉终于彻底打滑而停下来动弹不得,因此不得不将车子退下坡来准备再次冲坡。冲坡前几个人都下车仔细查看了一下坡度,约在25-30度之间,如不想想办法继续莽撞冲坡很有可能会再度失败。我们能想的办法是,其余三人全部下车以减轻车辆的自重。取出牵引绳三人在坡顶设法拉车。(这多少会增加一点额外的牵引力)在有限的小路宽度内,紧贴着山崖重新选择一条车辙线路。通过这几点办法的尝试,第三道坡也成功翻越并终于将维特拉开到了距离山坡上祖坟约六七十米远的一块平地处。

    祭祖的仪式很隆重,纸钱燃烧了近两个小时鞭炮也响了三四十分钟。这时大雨停息了,大家走回脏成泥团一般的车子准备返回,心情放松了许多,谁都清楚走这种烂泥潭山路下山会比上山要容易一些。

    下山一路基本上顺利,至少不会遇到那么多爬坡或上行陷车的危险。但最坏的情况在上山时没有发生,却偏偏发生在了下山的路上。。。。。。。。我们基本上是按原车辙印返回,没成想两个多小时的大雨浸泡路况却发生了变化,原来判断是最好的路经,这时已经完全被雨水泡透而且开始塌陷。一个不小心车子急速甩尾失控方向盘已来不及回轮,车身右侧一头扎入了一个大水坑的边缘开始打滑。此时的车是前进不得后退也不得。几人再次下车查看陷车情况才发现麻烦大了,车的右前轮已深陷入水坑边缘无法移动,而且车轮下的泥土已完全酥软稍微再活动一下就有可能会整块的塌陷下去。同时,右侧后轮下方的土质也极其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整块塌陷而使整个车身的右侧重心失控而掉入大水坑内。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加固右侧前后车轮的路基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性,也不敢轻举妄动再做任何车辆的移动。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别的稳妥办法,唯一的可能就是赌命一试,成功就脱困不成功就翻入水坑毁了车!为了求得在此一赌的最大成功系数,几个人满身泥水的将两只前轮下方的陷泥挖平,并取出预备的两块长木板平平垫在两侧前轮下方。同时,在左后轮的下方又垫入了许多碎石。再次取出牵引绳缆准备三人在前方奋力拉车,挂入低速四驱后,在离合器咬合的一瞬间四个人需要同步配合发力脱困。油门哄的发出一声巨响,维特拉两只前轮在铺垫的两块木板上产生了足够的附着力猛然一下拔出了陷坑,但就在前轮拔出陷坑的一瞬间,右后轮下方的整块泥土轰然塌落入水中,车身歪斜了一下,但最终没有因为重心失控而翻入路边的水坑中。

    这一路惊险之后,大家乘着里外全是泥水的维特拉驶往碑庙镇,一路无人开口说话。。。。。。

    设想如果这天我们开的是一台两驱车,将绝无可能走进这两公里的山间泥路。维特拉的低速加力箱与中差锁在泥潭的挣扎中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果能具备前后差速锁,性能将会更出色。有了中差锁比没有中差锁增加了几分泥潭里脱困的可能性,有了前后差速锁比没有前后差速锁无疑又更增加了几分泥潭里脱困的可能性。当然,三锁齐备的四驱车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你能够脱困,驾驶技术与经验,临场的冷静判断也是你能否脱困的关键因素。

    在川西高原的长途拔涉中,有很多旅途是行走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特别是翻越卡子拉山口,最高海拔达到了四千七百九十多米,并持续在高海拔路段穿越。许多人扛的住剪子弯山的高海拔和其它山峰的高海拔,但在最后翻越卡子拉山时却抗不住了,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汽车与人一样,维特拉的2.4-VVT发动机在四千米以上的海拔运转时也会出现吸氧不足,动力有所衰减。在穿越高海拔地段时,自己明显能感觉到这一点。要说动力会衰减多少很难判断,要看海拔具体有多高,大致的估计在四千米海拔以上时,维特拉的2.4发动机动力会衰减百分之十左右。( 这个估计仅仅是大致估算不一定精确 )但一回到三千多米的海拔高度,维特拉发动机的动力马上恢复原状。

    另外,在长途旅行的过程中,许多滥路灰尘滚滚,空气滤清器很容易产生灰尘阻塞而造成吸气不畅,在有条件时,及时使用压缩空气清洁空滤非常有助于提升和恢复发动机的动力。

    去川西旅行和进藏旅行,318国道是必经之路,这是一条通往西部的交通大动脉,所有准备进藏的E族人成天都在网上咨询近期路况。其实,再咨询也没有用,这条路的路况天天在变化而且一年365天成天在修路。今天修好了这一段明天又要修那一段,永无休止。。。。。。,或许这条大动脉在当年修筑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而造成318国道的公路等级较低,几千公里的现有道路质量很难经得起青藏高原严酷的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的破坏。

    我们的川西之行就经历了318国道上最滥的一段路况。自康定出发前往新都桥,全程也不过100来公里的距离却走了近五个小时,一路全是二三十公分直径大小的鹅卵石,颠得人肠胃翻江倒海实在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车也和人一样,要扛的住这种剧烈的颠簸不散架子就要有强悍的底盘。在走完了四千多公里各种变化的路况与极端恶劣的路况后,总体感觉维特拉的底盘与悬挂有具足够的强度与抗冲击能力,十分胜任这种长距离滥路颠簸的穿越旅行。对于这一点,也是自己在使用过程中对维特拉比较满意的地方。

                  

                    ( 后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6 23:53 编辑 ]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18
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7 22:32 编辑 ]

不慎陷车在一个大水坑边。

不慎陷车在一个大水坑边。

右前轮下方的泥土随时会塌陷。

右前轮下方的泥土随时会塌陷。

着急没有用,只有冷静地想办法。

着急没有用,只有冷静地想办法。

只能赌一把,先挖泥垫木板。。。。。。

只能赌一把,先挖泥垫木板。。。。。。

蒙蒙雨雾中的达州北山乡老街。

蒙蒙雨雾中的达州北山乡老街。

好肥的猪足有400斤重。

好肥的猪足有400斤重。

明天赶集,又可以卖个好价钱。

明天赶集,又可以卖个好价钱。

暴雨过后的碑庙镇山洪顺河而下。

暴雨过后的碑庙镇山洪顺河而下。

318国道上的第一次大堵车,耗去近三个小时。

318国道上的第一次大堵车,耗去近三个小时。

天险大渡河。

天险大渡河。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18
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7 22:47 编辑 ]

满桥的红男绿女都想尝尝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滋味。

满桥的红男绿女都想尝尝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滋味。

大渡河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喘急。

大渡河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喘急。

七十多年的变迁人事皆非。

七十多年的变迁人事皆非。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

一首康定情歌把这个贫穷的偏远小镇唱出了名。

一首康定情歌把这个贫穷的偏远小镇唱出了名。

甘孜的土地没有一块平原,连州政府所在地也挤在一条狭长的山谷里。

甘孜的土地没有一块平原,连州政府所在地也挤在一条狭长的山谷里。

海拔4500米的高原。

海拔4500米的高原。

高原上的朝圣之地。

高原上的朝圣之地。

经不住卖虫草人的推销,赶紧走人。

经不住卖虫草人的推销,赶紧走人。

驾机车长途穿越的旅行者们。

驾机车长途穿越的旅行者们。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19
旅途中的片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7 23:01 编辑 ]

高原的天空蓝的让人心碎。

高原的天空蓝的让人心碎。

贡嘎山远眺。

贡嘎山远眺。

爬上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

爬上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

永无休止的盘山路。

永无休止的盘山路。

抵达剪子弯山顶,海拔4659米。

抵达剪子弯山顶,海拔4659米。

4500米海拔以上的川藏高原远眺。

4500米海拔以上的川藏高原远眺。

在剪子弯山下山处休息停留。

在剪子弯山下山处休息停留。

与人一样,在4000米海拔以上发动机也会吸氧不足。

与人一样,在4000米海拔以上发动机也会吸氧不足。

在4500米的海拔区,生态植被已非常脆弱。

在4500米的海拔区,生态植被已非常脆弱。

远眺高原上的村庄。

远眺高原上的村庄。

作者: qy003    时间: 2009-6-7 2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平农民    时间: 2009-6-7 22:46
打直方向后退会比较安全吧.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2:50
原帖由 qy003 于 2009-6-7 22:29 发表
为 什么不走滇藏路而要绕到四川呢,我是广西的,上月也刚开PAJERO IO到拉萨,来回都走的滇藏路。四川的进藏路早两年也走过,好像没必要再走川藏路。


呵呵,我必须要先到四川去办事所以才这么走。
作者: 好大一棵树    时间: 2009-6-7 23:05
厉害,佩服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7 23:07
原帖由 太平农民 于 2009-6-7 22:46 发表
打直方向后退会比较安全吧.


方向已无法打直,另外右后轮下的粘土已非常松软,正在慢慢下陷很快要塌。。。。
不敢往后倒车了。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3 01:37 编辑 ]
作者: 历程    时间: 2009-6-8 01:09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7 23:07 发表

方向已无法打直,另外有后轮下的粘土已非常松软,正在慢慢下陷很快要塌。。。。
不敢往后倒车了。


赶快换轮胎吧,本族改装超市,动能平方那里的百路驰专卖,我看帖子崔老板是个内行。http://bbs.fblife.com/viewthread.php?tid=772342&extra=page%3D1
作者: nexgen    时间: 2009-6-8 09:16
感觉去西藏不用捣腾这么多东西吧,准备单子看了都有点儿晕了
作者: banro    时间: 2009-6-8 13:18
同意!没换胎是个错误!
作者: 可樂    时间: 2009-6-8 13:32
楼主,开这车进过沙漠没?在沙漠中状态怎么样?通过能力如何?
作者: 周琦然    时间: 2009-6-8 1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oincq    时间: 2009-6-8 14: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ViChina    时间: 2009-6-8 14:39
看来AT胎还是必需的啊!

danieldrc版主的车升高之后,能最大装多少的AT胎阿?
作者: HiViChina    时间: 2009-6-8 15:10
呵呵,突然发现danieldrc版主也听古典音乐啊!

不过维特拉的原配音响,听古典,宽松度欠缺啊!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0:03
原帖由 历程 于 2009-6-8 01:09 发表

赶快换轮胎吧,本族改装超市,动能平方那里的百路驰专卖,我看帖子崔老板是个内行。http://bbs.fblife.com/viewthread.php?tid=772342&extra=page%3D1


不仅仅是胎,还得找到16寸能加宽轮距的偏置轮毂,还在等候AS1521同学的团购凑人数,轮毂买到了马上连胎一起换掉。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0:06
原帖由 nexgen 于 2009-6-8 09:16 发表
感觉去西藏不用捣腾这么多东西吧,准备单子看了都有点儿晕了


许多东西或许用不着,而一旦派上了用场就能绝处逢生。。。。。。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0:09
原帖由 banro 于 2009-6-8 13:18 发表
同意!没换胎是个错误!


如果换了胎,车的性能会更好。不是不想换而是临走之前太匆忙一时找不到
适合的选择,没有办法。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0:12
原帖由 可樂 于 2009-6-8 13:32 发表
楼主,开这车进过沙漠没?在沙漠中状态怎么样?通过能力如何?


我还没开着维特拉进过沙漠,因此不好具体评价。( 但直觉感觉维特拉的沙漠性能也应该不差。)
作者: chenking    时间: 2009-6-8 20:15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8 20:03 发表

不仅仅是胎,还得找到16寸能加宽轮距的偏置轮毂,还在等候AS1521同学的团购凑人数,轮毂买到了马上连胎一起换掉。

什么时候才凑的齐啊  等不急了 (昨天升高弄完了 效果还可以 改天发PP 具体问题再说  但最要命的是 升高前的高度尺寸忘量了 现在是前86 后85  不知升高了多少 哎)胎也一起团购吧!(尺寸是定在 235 75 16 吗?)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0:22
原帖由 HiViChina 于 2009-6-8 14:39 发表
看来AT胎还是必需的啊!

danieldrc版主的车升高之后,能最大装多少的AT胎阿?


要去西部长途旅行换AT胎是首选!升高后我原本想换245/75R16的AT胎,但听了部分同学们的讨论后也感觉245/75R16的胎确实有点悬,( 与升高和加宽轮距没有关联,而是本身维特拉的轮拱的问题。)退一步求其次,想换235/75R16的AT胎。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0:25
原帖由 HiViChina 于 2009-6-8 15:10 发表
呵呵,突然发现danieldrc版主也听古典音乐啊!

不过维特拉的原配音响,听古典,宽松度欠缺啊!


呵呵,本人确实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车载音响无法强求过多,本身的听音环境与音响声学空间都限制死了,要求太高也不现实。
作者: 无所住    时间: 2009-6-8 21:52
长知识了,期待继续!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2:30
原帖由 chenking 于 2009-6-8 20:15 发表

什么时候才凑的齐啊  等不急了 (昨天升高弄完了 效果还可以 改天发PP 具体问题再说  但最要命的是 升高前的高度尺寸忘量了 现在是前86 后85  不知升高了多少 哎)胎也一起团购吧!(尺寸是定在 235 75 16 吗 ...


呵呵,我也是在等候团购,再问问AS1521同学吧,还差一人不知凑齐没有。

有关升高的高度不会超过五公分。原车前轮眉距地面的高度尺寸本身就大于后轮距地面的高度尺寸。升高前测量过,好像是相差两公分多。

轮胎我选定的就是235/75R16的AT胎,希望扁平比能大一些。。。。。。
作者: lying    时间: 2009-6-8 22:31
西藏。。。我也想去啊 ,不过最快也要一年后才有时间去了
作者: 41du    时间: 2009-6-8 22:32
好贴,顶班长!

这段时间318国道的确不好走,雅安--天全段,折多山--新都桥都在维修,明年也许差不多了。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2:44
原帖由 41du 于 2009-6-8 22:32 发表
好贴,顶班长!

这段时间318国道的确不好走,雅安--天全段,折多山--新都桥都在维修,明年也许差不多了。


谢谢41du同学!318国道真是太脆弱了,明年这两段修好了,说不定又该修另外一段路了。。。。。。
作者: HiViChina    时间: 2009-6-8 22:48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8 20:22 发表

要去西部长途旅行换AT胎是首选!升高后我原本想换245/75R16的AT胎,但听了部分同学们的讨论后也感觉245/75R16的胎确实有点悬,( 与升高和加宽轮距没有关联,而是本身维特拉的轮拱的问题。)退一步求其次,想换2 ...


那能否切割掉一点轮拱呢?看到有换大直径轮胎的其他车型,如此改造过
作者: HiViChina    时间: 2009-6-8 22:51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8 20:25 发表

呵呵,本人确实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车载音响无法强求过多,本身的听音环境与音响声学空间都限制死了,要求太高也不现实。


可以考虑用个IPOD+FM发送的模式,这样一次性可以存80-160GB的WAV,好比有个硬盘播放机了!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2:54
原帖由 HiViChina 于 2009-6-8 22:48 发表

那能否切割掉一点轮拱呢?看到有换大直径轮胎的其他车型,如此改造过


这就涉及到车身板金的改装了,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行的,只是看是否舍得去这样
改装了。。。。。。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2:57
原帖由 HiViChina 于 2009-6-8 22:51 发表

可以考虑用个IPOD+FM发送的模式,这样一次性可以存80-160GB的WAV,好比有个硬盘播放机了!


或许是个好办法!我还真是不太懂音响改装。IPOD-FM放送模式只能听耳机吧?
作者: HiViChina    时间: 2009-6-8 22:57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8 22:54 发表

这就涉及到车身板金的改装了,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行的,只是看是否舍得去这样
改装了。。。。。。


版主是机械专家!尝试一下啦!

作者: HiViChina    时间: 2009-6-8 23:01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8 22:57 发表

或许是个好办法!我还真是不太懂音响改装。IPOD-FM放送模式只能听耳机吧?


可以将任何车载音响,变成硬盘播放机!

也就是利用你车载FM,设定好像同频率,IPOD播放,一般FM发送器都带点烟器充电,可以持续给IPOD提供电源,如果是IPODTOUCH,还可以把播放视频时的伴音,发送到车载音响里面听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8 23:08
原帖由 HiViChina 于 2009-6-8 22:57 发表

版主是机械专家!尝试一下啦!


呵呵,我不是机械专家。仅仅是喜爱机械并感兴趣做点改装小设计而已。。。。。。

我个人的看法,维特拉不是一款非常纯粹的越野车,铃木对维特拉的改型就是想使维特拉与JIMNY拉开一定的性能差距,有更好的公路驾驶兼顾性能。为了更换AT轮胎,如果为此作出太多的额外改动似乎有些得不偿失。(板金改装要求非常好的技术,如果改装不好会影响美观,同时全车需要重新喷涂费用也不菲)

其实维特拉更换AT轮胎还是有一些选择的,只是选择余地稍小一些而已。
作者: 青蛙_1919    时间: 2009-6-8 23:39
原帖由 可樂 于 2009-6-8 13:32 发表
楼主,开这车进过沙漠没?在沙漠中状态怎么样?通过能力如何?

我进过没问题
作者: 历程    时间: 2009-6-9 01:03
哈哈。。。看班长穿的整整齐齐,其他人都在水坑里。。。。
[ 本帖最后由 历程 于 2009-6-9 01:06 编辑 ]
作者: banro    时间: 2009-6-9 01:58
原帖由 HiViChina 于 2009-6-8 23:01 发表

可以将任何车载音响,变成硬盘播放机!

也就是利用你车载FM,设定好像同频率,IPOD播放,一般FM发送器都带点烟器充电,可以持续给IPOD提供电源,如果是IPODTOUCH,还可以把播放视频时的伴音,发送到车载音响里 ...


效果一般,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来说,不推荐!凑合听听还行!
作者: 杰西    时间: 2009-6-9 09:50
不错,顶一下!图文并茂,就是看见工具头晕。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9 10:27
原帖由 历程 于 2009-6-9 01:03 发表
哈哈。。。看班长穿的整整齐齐,其他人都在水坑里。。。。
4359836


哈哈,冤枉呀,我也是一脚的泥水。。。。。。应为要开车,亲友们不让我下水而在上面指挥。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9 10:29
原帖由 杰西 于 2009-6-9 09:50 发表
不错,顶一下!图文并茂,就是看见工具头晕。


哈哈,工具有那么可怕吗,我可是一见工具就开心。。。。。。
作者: HiViChina    时间: 2009-6-9 12:43
原帖由 banro 于 2009-6-9 01:58 发表

效果一般,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来说,不推荐!凑合听听还行!


是啊,最低限度解决个有无问题!

不改机头和单元,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善的!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9 22:20
文字实在来不及接着整理,(码字儿太累)先接着继续上图:

停车稍事休息。

停车稍事休息。

此地距理塘约40公里。

此地距理塘约40公里。

藏民的小村落。

藏民的小村落。

兔儿山—海拔4696米。

兔儿山—海拔4696米。

稻城附近的村庄。

稻城附近的村庄。

停车拍照。

停车拍照。

走进了亚丁。

走进了亚丁。

持续不断的爬大山。

持续不断的爬大山。

亚丁美丽的38公里盘山路。

亚丁美丽的38公里盘山路。

峡谷里的村庄和田野。

峡谷里的村庄和田野。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9 22:27
继续上图:

180度的盘山路。

180度的盘山路。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又一个美丽的村庄。

亚丁又一个美丽的村庄。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景色。

亚丁的三座神山之一。

亚丁的三座神山之一。

再来一张神山的近照。

再来一张神山的近照。

作者: 浙江阿伟    时间: 2009-6-9 23:02
人还在旅途,还是顶迟了.再多上PP.你去的海螺沟咋不多雪嘛!!!顶了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9 23:07
原帖由 浙江阿伟 于 2009-6-9 23:02 发表
人还在旅途,还是顶迟了.再多上PP.你去的海螺沟咋不多雪嘛!!!顶了


阿伟什么时候返回,等着看你的精彩作业呦!

五月下旬的海螺沟气候已很暖,雪景确实已经不多了。。。。。。
作者: 历程    时间: 2009-6-9 23:36
稻城和亚丁真美啊,我也想去领略一下。。。等你路书了啊!
作者: hide    时间: 2009-6-10 09:24
楼主也是昆明的?
这车怎么样?听说漏油得厉害~~
作者: ylsd    时间: 2009-6-10 1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平农民    时间: 2009-6-10 16:13
去年秋天开小车走了一趟川西,成都-康定-折多山-机场-塔公草原-八美-道浮-甘孜-新龙,本来想从新龙穿越拉日马-仲尼-红顶-瓦日-道孚(鲜水镇),可惜小车走不了,只能沿路返回到八美-丹巴-海螺沟-成都,希望能买台大维再走一次。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0 21:22
原帖由 历程 于 2009-6-9 23:36 发表
稻城和亚丁真美啊,我也想去领略一下。。。等你路书了啊!


川西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亚丁了,稻城倒没有什么。另外我还真没有路书,只是看着地图走随意放逐自己。(当然会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0 21:26
原帖由 hide 于 2009-6-10 09:24 发表
楼主也是昆明的?
这车怎么样?听说漏油得厉害~~


是昆明的。

要说车怎么样就很难回答了,这完全看自己的爱好和需求,看适不适合自己。有的人非买不可,有的人怎么劝说他也不会买。。。。。。,我的车目前没有漏油。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0 21:32
原帖由 ylsd 于 2009-6-10 10:23 发表
出差在外,今天才看到班长的强力更新。
坚决顶。

已经去过两次亚丁了,看到班长的PP格外亲切。

想不到新都桥的路还在修,班长如果原路返回,可以在新都桥镇走塔公草原,然后走康定机场回到折多山,下山即是康 ...


谢谢ylsd同学!我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由稻城亚丁直奔德荣进了云南。早知道有你说的这条线路我去时就会避开318国道而走塔公草原了。。。。。。
作者: 杰西    时间: 2009-6-10 22:17
请问班长,云南那一家铃木4s店好?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0 22:51
原帖由 杰西 于 2009-6-10 22:17 发表
请问班长,云南那一家铃木4s店好?


我也是刚由北京迁云南来居住不长时间,那一家最好还真不清楚,我只是看见昆明的北三环路上有一家规模还可以叫恒利的4SD,图个方便就在那儿买了。(昆明大概一共有三家4S店,大概都差不多吧?)
作者: grgr    时间: 2009-6-10 22:56
标题: 回复 32楼 danieldrc 的帖子
请问全程补了几次胎,我觉得原配胎不错我以用了38000公里没补过胎

[ 本帖最后由 grgr 于 2009-6-10 22:58 编辑 ]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0 23:06
原帖由 grgr 于 2009-6-10 22:56 发表
请问全程补了几次胎,我觉得原配胎不错我以用了38000公里没补过胎


一次也没补过,路上的补胎店都是趁人之危乱要价,(补个胎要八九十元,补完再打气另加20元。)但路上有一只胎被划坏了,侧壁上一道直直的口子,约4-5公分长。看了半天仍然无法准确判断究竟是人为故意划的还是被锋利的石块划的。

我个人也认为原车产地日本的石桥轮胎质量是非常不错的胎,公路驾驶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很耐磨。只是跑野时路打滑的厉害。。。。。。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10 23:10 编辑 ]
作者: panzertrooper    时间: 2009-6-11 00:02
很喜欢这样的帖子,侧重交流大维在跑长途的表现以及驾驶经验,比单纯上风光图片有价值得多。
不知班长的大维是否带ESP?个人觉得,如果配上AT胎和ESP,连陷车也有可能避免。
还有,班长提到的备用配件,空滤,机滤,火花塞是否为大维原厂配件?如果原厂配件贵且不易找到,可否使用替代品?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1 09:11
原帖由 panzertrooper 于 2009-6-11 00:02 发表
很喜欢这样的帖子,侧重交流大维在跑长途的表现以及驾驶经验,比单纯上风光图片有价值得多。
不知班长的大维是否带ESP?个人觉得,如果配上AT胎和ESP,连陷车也有可能避免。
还有,班长提到的备用配件,空滤,机滤 ...


我的车是三门手动没有ESP。AT胎与ESP对泥潭里脱困肯定会有帮助,但有时依然还是避免不了陷车。。。。。。

有关备件基本都是副厂件产品,机率和空滤都是在国内买的。(我过去有个帖子“维特拉与JIMNY的副厂件机率空滤替代产品”还在JIMNY板块那边没有转过来,上面罗列了一些国内副厂件的机率和空滤品牌和型号,可参考一下。)火花塞是在美国出差时买的也是副厂件。只要规格,热值参数相同就可以使用。
作者: 关你叉事儿    时间: 2009-6-12 23:02
看来班长也是装备狂啊,撩的人心痒痒,八月有朋友约藏疆,一个月,没那么齐整的时间,现在天天挠墙
作者: 流氓兔忙    时间: 2009-6-13 0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3 00:54
原帖由 关你叉事儿 于 2009-6-12 23:02 发表
看来班长也是装备狂啊,撩的人心痒痒,八月有朋友约藏疆,一个月,没那么齐整的时间,现在天天挠墙


呵呵,喜欢长途跋涉,喜欢改装,喜欢摆弄工具。。。。。。

真羡慕能有一个月的时间,梦寐以求的事,对我来说太难了!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3 01:06
原帖由 流氓兔忙 于 2009-6-13 00:04 发表
北晨,你好,请教个关于工具的问题。
你说随车带的棘轮扳手配多大的合适?10mm和12.5mm的哪种更合适?
10mm的行吗?小不小?除了轮胎拆卸不够劲儿之外,还有什么必须要12.5才能完成吗?

还有,你提到的旋钮套筒 ...


我备有两套工具,套筒和棘轮扳手都是10mm一套,12.5mm一套。但远途跋涉时基本只带10mm一套,因为其它装备和物品需要携带的很多,工具尽量简化轻便。拆卸轮胎没有问题,车上还有附带的轮胎拆卸扳子。

我图片中有两样工具国内可能不好买,一是旋钮式套筒棘轮扳手,一是弹簧延长杆。这两样我在国内没有见到过。我是在美国出差时买的。

旋钮式套筒棘轮扳手使用在有些极狭窄的空间,普通长杆式棘轮扳手进不去。弹簧延长杆使用在某些特殊角度的地方来紧固螺栓,弹簧延长杆可弯曲变换角度来使用。
作者: 山野小鱼    时间: 2009-6-15 11:17

班长的贴要顶。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5 11:25
原帖由 山野小鱼 于 2009-6-15 11:17 发表

班长的贴要顶。


谢谢山野小鱼同学的顶帖。顺便请问您是什么维特拉车型的款式?
作者: 山野小鱼    时间: 2009-6-15 14:32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15 11:25 发表

谢谢山野小鱼同学的顶帖。顺便请问您是什么维特拉车型的款式?


维特拉5门2.4AT丝绸银,班长看帖就明白了,哈哈。

http://bbs.fblife.com/viewthread.php?tid=838553&extra=page%3D2&page=5

[ 本帖最后由 山野小鱼 于 2009-6-15 15:44 编辑 ]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5 16:04
原帖由 山野小鱼 于 2009-6-15 14:32 发表

维特拉5门2.4AT丝绸银,班长看帖就明白了,哈哈。

http://bbs.fblife.com/viewthread.php?tid=838553&extra=page%3D2&page=5


明白了,原来和gxy同学是一家人!
作者: 越野浩子    时间: 2009-6-16 17:29


强人出强贴!
作者: 浙江阿伟    时间: 2009-6-17 13:03
原帖由 danieldrc 于 2009-6-9 23:07 发表

阿伟什么时候返回,等着看你的精彩作业呦!

五月下旬的海螺沟气候已很暖,雪景确实已经不多了。。。。。。
今天刚回来图片整理中。对了我拍了沙漠中的视频是怎么发的

[ 本帖最后由 浙江阿伟 于 2009-6-17 13:05 编辑 ]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18 10:19
原帖由 浙江阿伟 于 2009-6-17 13:03 发表
今天刚回来图片整理中。对了我拍了沙漠中的视频是怎么发的


不好意思,我还从来没上传过视频呢,那位同学会发传授以下。
作者: 常谈老生    时间: 2009-6-18 14:32
说句不中听的实在话:楼主的行李架和灯加得实在有点不好看,比例有点失调。
不过对于车车还是很羡慕的
作者: 征服1号    时间: 2009-6-20 17:00
顶精彩贴~~~~~~~~~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22 15:51



           ————————杂谈篇————————


任何一段旅途总能留给你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断,其实片段的顺序并不重要。
                                      
                                        (一)

    离开德荣的那天早晨阳光普照,在这个边陲小城吃了一顿旅途中唯一顿油条豆浆后就匆匆上路赶往中甸。驶出小城后立即就开始爬大山,转眼之间海拔又到了四千米。这一段山路十分陡峭,处处都是一百八十度的急弯,每一道转弯时你几乎看不见死弯的背后是否有来车只能减速鸣笛。在即将翻越又一个山顶时,眼前发生了惨烈的一幕车祸,一辆云A牌照的五十铃越野车顶部完全被压扁并飞出路面斜躺在近五十度陡峭的路肩下居然没有滚下山去。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赶紧停车询问是否需要救援和帮助,但此时五十铃越野车里已一空无一人,路边只有一辆侧面被擦坏的东风载重卡车与一位站在山风里瑟瑟发抖的藏族司机。车祸发生在距我们抵达此地的前约二十分钟,两部迎面对驶的车辆不知道由于谁的速度过快,在180度急弯处相互躲避不及发生了擦碰,擦碰后五十铃越野车完全失控一头撞在了山崖上并弹回路面四脚朝天,重重的蹾在地上然后快速向陡峭的路肩滑去,上帝保佑这车上的一行四人,车子居然在五十度的路肩上停止了翻滚而没有掉进深深的沟底。

    从结结巴巴的藏族司机嘴里我们得知了车祸发生的大致经过,五十铃车内共有四人,其中一人重伤但从车内拖出来时还有气,同时其他另外三人也伤得不轻。车祸发生后仅有几分钟,另外一辆路过的车辆立即将四位伤者抬上车紧急送往了德荣县城的医院抢救。可怜的藏族司机还没有完全从惨祸的噩梦中惊醒过来,正在战战兢兢的等候警察的到来做事故认定处理。我们返回维特拉发动车子继续上路,衷心祝福这四位云南的旅行者都能够生还无恙平安回到亲人们的身边!在我的驾车经历里已亲眼目睹了数不清的惨烈车祸。。。。。。只想在这里再重复一次说滥了的老生常谈,出门远行大家切记谨慎驾驶,旅途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二)

    前往亚丁的那一天,我们于中午时分才由稻成赶到亚丁,在进入亚丁风景区后的三十八公里盘山路上走走停停一路拍照,那是川西风景最为迷人的一段高原公路。车在一个小山口前停住再也无路可走了,只能骑马继续进山,然后再乘景区内的电瓶车前行约十公里。先找地方安排住宿然后吃午饭再决定下午如何安排行程。这里的住宿条件依然十分简陋,只有藏民家中可以投宿,另外在小山口处还有一家小木屋餐馆兼住宿。四下一打听据说掉头往回走还能找到单独出租的小木屋,其实住宿条件都差不多,我们懒得再往回返索性就在小木屋餐馆连吃带住将就一晚吧。

    在这个偏远的川西高原的大山里物价奇贵,据说鸡蛋都要从成都运来三元一个,千万别拿成都的物价和这里比,要比就只好饿肚子啦,别嫌贵也别嫌饭难吃,填饱肚子为最高原则。又看了看准备住宿的大通铺,六个人一小间每人二十五元,一共也只有两间小木屋只能挤下十二人。我们这个小屋是五男一女,另外一间小屋是五女一男,旅途中投宿的人们一阵哄笑都说另外一间小屋的这个男人艳福不浅!

    由于我们到达的时间很尴尬,吃完午饭后已接近两点,再赶进山里已来不及,明天还得继续进山。如果两次进山,八十元一人的电瓶车费外加八十元的往返马费你就得出双份。鉴于此情况,我们决定当天下午不再进山而于第二天的凌晨出发去看日出。既然下午进不了山,闲下来的时间就只能呆在小木屋和形形色色的旅行者们侃大山了。。。。。。。。

    这天同在小木屋里投宿的旅行者们大都是包车来的,由成都出发几个人凑一辆车前往亚丁,包车费每天八百元。许多的旅行者们都是在网上相约结伴平时素不相识,这种通过网约结伴而行者,以出双入对的伴侣占多数,(当然几个和尚结伴的组合也有)大家都是萍水相逢彼此倒也十分坦诚毫不忌讳。所有的结伴旅行者们,吃饭住宿都是AA制,连出双入对的伴侣组合也大都是这样。

    除了旅行者之外,挤在小木屋餐馆里聊天的还有几位闲着无事的司机在等候进山的搭车旅行者们返回,这些司机几乎大都是跑单帮的包车人,有些人挂靠在旅行社揽生意。闲聊中得知我们要由亚丁赶往中甸,有人便提议我们走一条偏僻的小路可由亚丁直达中甸仅一百八十二公里距离,一天便可赶到但要走八个小时。这条小路是从亚丁出发,途中要翻越海拔5200米的鹅初山,再经由卡司,格咱等地后到达香格里拉。这个提议一出,即遭到了其他司机的反对,认为这条路烂的根本不能走,这是一条许多年前开山伐木时曾经修筑的小路,现在封山育林,这条路早已废弃多年没有多少车辆再走。对于能不能走这条路,两派司机之间几乎是争执的面红耳赤,最后达成的统一意见是:只有两款越野车能走,一是丰田路巡,二是三菱的越野车。大家问我是什么车?我指指门外的维特拉说就是这款车。所有司机看过之后都摇头说你肯定不能走这条路。我说为什么?答曰,你这车既不是四驱车同时地盘高度也不够另外马力也不行,这条路上有许多大坡陡峭到近四十度你根本爬不动的。。。。。。,我说我这车是全时四驱有中差锁,改装升高后的底盘离地净高度达到二十五公分同时备有低速加力箱。听完我的话后,所有司机都瞪大了眼睛不相信,出门趴在维特拉的底盘下查看,又里里外外的琢磨了半天,这才相信我所言不虚,一致认为这车应该能走这条路。司机们以前似乎从未听说过铃木居然还造这样一款越野性能优异的四驱车,都认为自己过去是孤陋寡闻了。有了司机们的这一番争论和交谈,自己更加好奇一心想走走这条险路。

    根据司机们所描述的岔路口位置,在离开亚丁后返回的途中一直在寻找这条岔路,但直到日瓦也没有找到这条岔路口,后来因为轮胎意外被划,同时又没有携带第二备胎心里没底只好放弃折回头再去寻找岔路口的念头,非常遗憾!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22 16:00 编辑 ]
作者: danieldrc    时间: 2009-6-22 15:52
(接上文)
                       
                                       (三)

    在亚丁留宿大通铺的当晚,当地藏人告诉我们可雇马一直骑到电瓶车到达不了的地方,这样可以少走一些山路,但必须半夜出发否则管理局抓到后会罚款500元。听了藏民的建议后我们也决定找马进山于第二天凌晨出发。藏民们的要价是每人三百元马费,号称可以把我们送到电瓶车终点再往前五六公里的地方,一番砍价,马费降到二百五十元一人死活不肯再降就这样敲定,但必须第二天凌晨两点半出发。

    这一夜小木屋内挤满了人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天直到十一点才上床睡觉,男女同挤一屋大家只好关灯钻进被窝后再宽衣解带。距离两点半出发的时辰还有三个半小时,我们几乎是一夜都没有合眼仅仅在床上躺了几个小时。老鼠在木天花板上跑来跑去,他人的鼾声此起彼伏还伴着咕咕的磨牙声。好不容易熬到了起床时分赶紧穿衣出发上路,开灯一看被子上还爬着一条大黑虫。

    骑马走山路的滋味并不好受,近三个小时颠得人两腿麻木屁股都没了知觉。半夜里的高原上寒风刺骨,由于我们没有携带更多的衣物就只能忍受着了。大约在清晨五点过一点,牵马的藏民说只能把我们送到这里不敢再走,可这里连景区内电瓶车的终点还不到,实在是言而无信根本没有遵守昨日的承诺。我们只好下马,在漆黑的大山里徒步向前行走。前面不远处隐约出现了鬼火般一闪一闪的手电筒光,我们追近一看是另外三个旅行者也被藏民们赶下了马只好和我们一样徒步前行。我们问这三人付了多少马费?回答每人马费一百五元,荤菜!又走了二里地,碰见另外四个旅行者是坐拖拉机上来的,这三人又问他们付了多少钱?答曰每人五十元,这三人接着继续荤菜,大骂上当了。我们听罢哈哈大笑说别再问了,没准前面又问到有二十元的进山者那你就别活了,出门在外大家都是花钱买罪受只要开心就好!( 在这儿提醒大家,去亚丁完全可以不雇马,有能力索性徒步进山,没有能力就座电瓶车进山,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这一天的清晨,我们在高原凛冽的寒风里等候日出,冻的浑身麻木几乎失去了知觉。为了看到日出前的那一霎那景色,所付出的代价和精力确实太大了。当太阳缓缓升起的时刻,大家开机一通狂拍,然后继续徒步向亚丁的深山里走去,那里有两个高山湖泊一个叫做牛奶湖一个叫做五彩湖,距离我们等候日出拍照的山坡还有十多公里路程。如果是在低海拔地区,徒步行走二十多里恐怕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在4000米海拔的高原上爬山,那真是一种对身体耐力的考验和磨砺,每走一段距离都要停下来大口的喘气。当我们抵达牛奶湖边时,我已感觉自己的体力基本上消耗殆尽,坐在地上再也不想动了。。。。。。

                                  后续







[ 本帖最后由 danieldrc 于 2009-6-22 21:41 编辑 ]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bbs-data.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