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w0405 发表于 2016-12-23 14:42 您仔细量一下涨紧轮,原车的应该是正反面,轴承到轮边的距离是相同的。不知道您的涨紧器是原厂还是OEM的。但涨紧轮和定轮厚度是不同的,涨紧轮要厚一些。如果不倾斜,无论是定轮还是涨紧轮是完全可以通过增减垫片来调整受力后在皮带上位置的。 但先决条件是涨紧器不能够有磨损,轮不能够偏斜。。。。 共同探讨。 |
本帖最后由 cxw0405 于 2016-12-23 14:51 编辑 粤野车 发表于 2016-11-30 11:40 先更换了涨紧轮等三个新轮,状况未改善,后更换了涨紧器(自带1轮),有所改善,后偶然拆装涨紧轮时反过来安装,明显改善(完全居中),详见我的涨紧器更换等有关帖子. |
danieldrc 发表于 2016-12-4 13:01 会不会是这样呢? 如果涨紧器前后盖间隙增大,涨紧轮上的轮就会倾斜,轮倾斜皮带也会倾斜着旋转,(但还不至于会脱落了)这样轮上的压力就会一侧大一些一侧小一些。。。压力大的地方磨损大,压力小的地方磨损小呢? |
受力不均衡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
粤野车 发表于 2016-12-1 09:17 应该不是轮子问题,明显轮子受到不均匀的外力异常磨损了,你就是换金属轮不解决不均匀受力问题,一样要出问题,麻烦彻底解决问题后回复下 |
学习了,谢谢楼主和专家。要常检查车况,涨紧轮换金属的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
本帖最后由 bd1cl 于 2016-12-1 14:49 编辑 粤野车 发表于 2016-12-1 09:17 当初招回,涨紧器是应该更换的,似乎都是这样做的(涨紧器含轮),但二个定轮和皮带则是看情况了,有一起换的,也用没有换的。 从你的车涨紧轮是栽杆螺帽压紧轮来看,原车涨紧器上面的固定螺丝肯定应该是内六角的。您看看螺丝,如果是外六角的螺丝,就可以判定更换过涨紧器。因为有些4S没有索要和安装内六角的固定螺丝。如果依旧是内六角的螺丝就不好判断了,也可能更换也可能没有更换过。。。。 好像后来批次的车,涨紧器螺丝都改成外六角的了,其实隐患很大的,特别是在外面维修。没有合适的工具圆了以后特别麻烦。 其实,换用铁轮也很方便和便宜的,先解决偏斜的问题吧。。。 供参考。 |
bd1cl 发表于 2016-12-1 06:01 还是万感谢扎西老师的耐心指导。 我是来自粤,平时用车也算斯文,了偶尔外出玩玩或者去下乡村其它基本是城里上下班用,严格来说就是伪 越野。因为是二手车,所以不太了解有没召回过处理?(召回处理是更换总成还是维修?我现在联系下厂家不知能不能得到这方面的资料? 对于涨紧器的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只是从理论上字面上的理解,但因为您的耐心解雇似乎已胸中有丘壑...... 现在想想,后悔没有听扎西老师当初的话用铁质轮,至少不会变形吧。哈哈 至于这个轮,现在先边用边找机会维修或者回4S店看看如换原装的要多少钱 再次感谢! |
本帖最后由 bd1cl 于 2016-12-1 06:06 编辑 粤野车 发表于 2016-11-30 11:10 似乎您在南方,不知道原车在什么地方,按理说南方八万多是不应该这样的。还有,正常情况中间是有一次招回的,起码涨紧器是应该换过的。。。 个人认为造成上述磨损的,现象是轮磨损,原因还是涨紧器的磨损,您拿下来检查一下吧。间隙大不大,其实只要看一下尼龙垫的厚度就可以知道。涨紧器不调整或者更换,磨损还是必然的,即使是您加垫调整了,但基础(涨紧器)摆动还是依旧磨损。况且你只能够调整轮在皮带上的位置。倾斜你是没有办法调整的,你仔细看磨损的痕迹,并不是因为轮不正而磨损的,而是轮倾斜导致的磨损。 其实你拆下来,如果间隙大了,后面顶在结实的地方用榔头敲击前的轴,也就是把前后盖砸紧。。。。它原来就是铆压的。不难。我的已经八万多,一直在用原车的涨紧器,六万多的时候有点异响砸了下,现在使用很正常。 我到认为,更换宝来的金属铁轮是一个非常好的代换方法,我涨紧轮在用,很多朋友也都全换了。铁轮基本不磨损对皮带要求低,不磨损皮带在轮上正,涨紧器也不受力。。。。好处是很多的。 至于轮的厚度差异其实不是主要的,因为前面的位置很大,注意调整一下只要不磨缸体就可以。 供参考! |
那个涨紧轮真是小强,如此坚韧不屈。 |
感觉换了三个轮子和皮带后机仓纯静了些,当然也可能是心理感觉吧,哈 |
本帖最后由 粤野车 于 2016-11-30 11:43 编辑 cxw0405 发表于 2016-11-29 19:48 有查出原因吗?您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
看起是差不多,换换可能取到奇效 |
cxw0405 发表于 2016-11-29 19:48 那个轮子正反面都是一样的。估计还是涨紧器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粤野车 于 2016-11-30 09:58 编辑 geanxue 发表于 2016-11-29 17:23 涨紧轮规格与原车是一样的,只是另二个隋轮比原车的宽了2MM,其它都一样;皮带是6PK2050,原车的是6PK2045,虽然是长了一点点但还是在合理限度内 |
本帖最后由 bd1cl 于 2016-11-29 21:13 编辑 看到说一点供参考。先看您的图片。。 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原车的三个轮,即二个定轮和一个涨紧轮,是不同的,涨紧器上的轮是要宽一些的。 1、您量一下,上面的应该是涨紧轮,因为涨紧器的前后盖间隙增大,涨紧器上轮的前后摆动加大,所以硬塑轮磨损的痕迹已经偏斜,图片的左面应该是靠发动机,右侧是朝水箱。这是涨紧器前后盖磨损后,比较典型的轮磨损的情况。 2、上面这应该是定轮中的一个,应该是面对发动机左下的定轮,因为磨损痕迹基本是在中间的。 3、上面这个轮应该是中间的定轮,磨损的痕迹已经因为涨紧器磨损的影响,偏向一侧,很有可能是图片左侧安装的时候朝向水箱,右侧朝向缸体。 4、这个图片可能是您更换轮和皮带后的图片,从上面图片可以分析出,前面三个轮的磨损情况。同时,您如果继续这样使用,轮的磨损也应该和上面三个图片相同。 首先,建议您拆下涨紧器夹在虎钳上扳动轮臂检测一下涨紧器前后盖间的间隙,很有可能是尼龙垫磨损间隙已经增大。如果尼龙垫还有2MM以上,(估计了)是可以考虑砸一下涨紧器轴,让前后盖间的缝隙变小,涨紧器还是可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的。但有三个前提条件,一个是尼龙垫有一定厚度;一个就是不要砸的太厉害,前后盖间隙太小,涨紧器摆动困难;还有就是卷簧没有热蜕变,使用中皮带没有打滑的现象。 如果前面的条件达不到,那也许更换新的涨紧器就是唯一选择了。 其次,从图片看,您的车是栽杆用螺帽压紧轮的那批车,甚至感觉压紧轮的螺帽外面已经有要滑脱的迹象。。。。所以,建议您考虑更换轮的压紧螺帽,以防止螺帽滑脱拆卸困难。原车的螺帽钢性差很软,尽量使用梅花套筒一类的工具拆卸。(还有,您的车涨紧器里面的那颗螺丝应该是内六角的,注意应该继续坚持使用。) 次之,建议新车或者新换硬塑轮后,使用六万左右后拆下DIY注油的时候,记住轮安装位置后翻面安装使用。就是以前朝向水箱的改为朝缸体安装,以防止磨偏以提高使用里程。(^O^以前多次说过,但还是有朋友不在意,其实适当的检查调整和DIY是可以大大延长几个轮使用寿命的。) 还有,皮带偏斜,对皮带上带动的其他轮是有影响的,建议您在皮带拆卸下后,仔细检查其他几个轮的轴承和转动情况。以防止故障和隐患。 据我知道,有的发动机,由于生产加工时,固定二个定轮的螺孔和缸体不平行,而导致涨紧器和定轮提前磨损和异响,甚至有为此更换发动机的。您没有说跑了多少里程和新车的时候以前皮带是否偏斜。。。。所以自己无从判断螺丝和缸体是否平行,您可以注意检查一下。 看到了就猜一下,想到的就这些,供参考,共同探讨!! END |
与我的问题一样.先试试涨紧轮轮子反过来安装.不行应该考虑更换涨紧器 |
还有一个原因会不会是皮带长?不是原规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