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角楼的灯光

[复制链接]

37

主题

46

帖子

192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7-4-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CS75是自动精英2014版钛金灰。目前已用车一年多,行程近两万多公里。除了定期做保养,目前我的75还没有出现过问题,车况良好,用车过程一直很省心。
                  为了让小孩能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我和家人到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了一次红色之旅,近距离的感受井冈山的革命精神。  
      今天我们来到了八角楼景区,八角楼是茅坪村的一栋土砖结构两层楼房,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八角楼是茅坪景区主要景点之一,毛泽东、陈毅等重要红军领导都曾在此居住。这里也曾是红军第四军的指挥中心,在此举行过很多关于革命前途和我军建设的重要会议。
                    毛主席在八角楼期间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在油灯的微弱亮光下,毛主席先后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名文章,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八角楼景区外有很大的免费停车坪,我把车停好后带着家人步行进入景区
停车坪的对面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塑像。

第一次我没有注意到检票处入口就在红军桥左侧,直接走过了红军桥,后来走到了景区出口处才发觉走错了路。红军往来茨坪经常从桥上经过,所以被后人称为“红军桥”。

清凉的溪水沿着八角楼建筑群流过。
八角楼景区检票口就在停车场旁边,因为没有明显的标识,所以我错过之后又询问了别人才找过来。


走进景区,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棵当地民众称为“造反树”的枫树。古枫傲立形似剖成两半的巨石中间,绿意盎然,苍劲有力的枝干直插云霄。毛泽主席经常用这穿石而长的枫树作比喻,宣传革命一定能够胜利的道理,哪怕巨石禁锢,也要生存下去。

广场左边是红军交通站旧址以及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因为修缮的原因并没有能够进入参观。

贺子珍生平事迹展厅,贺子珍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在血雨腥风的大革命时期,为推翻反动統治,她们一家投身革命,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慎独谨微青灯黄昏勤儒业,德成名立秋鹗春鳌起壮图”,  这是参与革命的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劝诫和希望。
时任中共井冈山前委的贺子珍同志,带领宣传队同志写的革命标语。
八角楼谢氏慎公祠。当年,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勤机关曾设立于此。


因母亲惨遭枪杀,袁文才怀着对官府豪绅的满腔仇恨,毅然上山投靠了马刀队,不久便升为参谋长。这样的一个人,身上有股子绿林味是自然的。
1930年2月24日,袁文才不幸被错杀于永新县城尹家巷22号,年仅34岁。毛泽东称其“红色山大王”,宋任穷则谓之“井冈英杰”。  也有浪漫一点的说法,陈毅称他是“中国的罗宾汉”。在袁文才被错杀的历史陈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

反动派在经济上对井冈山实行严密封锁,使井冈山根据地所需的服装、弹药、柴米油盐都发生了困难。为了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军队不得不精打细算,节约粮油等一切生活物资。




八角楼毛主席旧居,正是在这间房子里,毛主席晚上在微弱的油灯下,进行艰苦思索与写作,写下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光辉著作,从理论上系统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个疑问,为陷入困境和迷茫的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转载自太平洋汽车网)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7 12:15 , Processed in 0.047982 second(s), Total 11, Slave 9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