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长安之星S460和五菱荣光哪个好点 - 越野e族论坛

越野e族论坛

标题: 谁知道长安之星S460和五菱荣光哪个好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胖111    时间: 2009-5-21 2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长安捞仔    时间: 2009-5-21 20:46
长安S460空间够大,不过我以前用过两年长安之星,对长安的质量很失望
作者: ix001    时间: 2009-5-22 09: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开心汽车    时间: 2009-5-25 02: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飞机    时间: 2009-5-25 19:07
五菱要好点
作者: 非野不可    时间: 2009-5-25 22:54
顶五菱!!!
作者: 447590551    时间: 2009-5-30 19:49
五菱啊,还是五菱啊,长安车底盘也不怎么样啊。
作者: 纯记    时间: 2009-5-30 19:59
修车档的老板都不喜欢五菱,因为它不怎么帮衬档口
作者: 叶思寒    时间: 2009-5-30 20:01
五菱也要帅些啊~偏向五菱
作者: E侠黑蝴蝶    时间: 2009-5-31 14:37
价格摆着呢?
作者: 冯智华    时间: 2009-10-31 14:17
LZ买车没有?我也在S460和荣光之间徘徊。但后来我选择了荣光

20090825542.jpg

作者: chnshx    时间: 2009-10-31 18:46
当然是五菱LA
作者: xiaotao1983    时间: 2009-11-2 22:03
荣光 顶五菱
作者: 東山科技    时间: 2009-11-3 20:50
原帖由 ix001 于 2009-5-22 09:50 发表
五菱的用料好一些,底盘可能还是长安的好。


大哥,你刚好说反了。地盘五菱的比长安好。我边上就是个批发市场,N多面包车,都说五菱比长安好。
作者: 汀桥吕    时间: 2009-11-9 19:46
我个朋友,08年中花5W买的五菱,才跑了2W多,就喜欢柴油瑞风,靠,把他的五菱顶进去还加6W的现金,真有这么傻的。五菱一点事情都没有,就是太没档次,长途坐的难受,靠背不舒服。柴油瑞风,前几天波箱88了,换下花了6000多,真有的受。
作者: yk330127    时间: 2009-11-10 1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hao5233    时间: 2009-11-10 11:42
各有特色,长安质量差点
作者: 三元催化    时间: 2009-11-10 23:57
这俩车的配件是否有通用的?传动系统的配件如前后桥,轴承油封差速器等
作者: 奔驰迈巴赫    时间: 2009-11-22 14:55
看贴,,回帖,,那是必须的
作者: 熔岩    时间: 2009-11-22 21:46
五菱荣光没用过,但五菱6360小面包我有一辆,用了都4年了跑了14万多,确实没得说,皮实耐用,载物拉货上山涉水,关键是油耗不高。对它都有感情了。微车就选五菱。
作者: keen1437    时间: 2009-12-23 14:49
标题: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
现在公司想买一部微面,也是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了,一时真不知道哪个好?
作者: E32911211    时间: 2009-12-23 19:20
标题: 支持五菱
我才买了台五菱     但是我认为容光太贵了
    如果不是要拉太多的货的话  还是买那个一汽的森雅还好点  、
    前置发动机  1.3
作者: rapone    时间: 2010-1-3 14: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寅木    时间: 2010-1-3 20:42
当然五菱好了
作者: 子苏    时间: 2010-1-10 01:43
咱本来就打算买荣光的。
作者: 滇藏路    时间: 2010-1-17 13:26
五菱好
作者: 沙河虫子    时间: 2010-1-19 08:44
五菱荣光
作者: 本田二郎    时间: 2010-1-19 22:22
当然5凌,长安1.0东安机30000公里会水温高冲缸的,动力空调都比5凌差多了
作者: 纯车痴    时间: 2010-1-27 15:21
当然是五菱的好,看着顺眼舒服,长安的那是相当的难看死了!把车身拼命涨大,装配质量差!
作者: CX阿杰    时间: 2010-2-17 20:12
五菱好!!!
作者: 金色飞鱼    时间: 2010-2-18 19:20
还是五菱好,二手车也卖的起价,容易出手。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bbs-data.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