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天(7月14日):拉萨,参观大昭寺(门票85元/人)。
原来打算在拉萨住3天,谁知酒店搞活动,住3天送1天,好在我们不赶路,打算在拉萨好好休整一下,每天都看电视或上网到12点才睡,早上都要快到中午才醒。呵呵,我们的生物钟也随着改变了,因地制宜吧。
老公看我昨天买了很多藏饰,没有给他嘛(因为他平时从不戴饰品),也心血来潮买了一个项链和手链(就是回来没戴过)。
该去尝尝著名的藏餐了,这里比较有名的就在八角街上“雪域餐厅”和“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大约在三百年前的某个星空月色下,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坐在这里。恰巧,这时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玛吉阿米也不期而至,她那美丽的容颜和神情深深地烙印在了仓央嘉措的心中和梦里。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着与这位美丽少女的重逢。遗憾的是,这位美丽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之后,他日日光顾小酒馆,但却无缘再次目睹沁入心脾的美丽姑娘。“玛吉阿米”传奇的历史典故就是这样发生和演绎的。它将在每一位过客的心里,烙上久久的“美丽遗梦”……
记得TVB大剧《珠光宝气》也在这里取过景。
很想去玛吉阿米,但是问了几位在外面闲坐的当地居民,说倒不如去“雪域餐厅”,那里的出品很不错。于是,我们改去了雪域。“雪域餐厅”装饰得很有味道。感觉就是那种藏式和西式的混合体。我们点了蜂蜜酸奶、印度饼子、酥油茶、酥油炸羊排,吃的很饱。不过我不太能吃的惯蜂蜜酸奶和印度饼子,有种怪怪的味道,印度饼子不错。
吃饱喝足,要干正事了。先去布达拉宫去预订明天的票,因为布达拉宫每天接待2500人,而2000张票是提供给旅行社的,预订票是不要钱的。我们排到的是明天下午2点的,也就是最好一小时,下午3点就关门了。
再回大昭寺参观,大昭寺是每天下午对外开放。
“到拉萨没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去拉萨”这是大昭寺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为何这样说呢?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相传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入藏各自带来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的佛像。尼泊尔公主带来的是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内地的长安请来的是另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为了供养神圣的佛像,松赞干布就开始修建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便是大昭寺和小昭寺了。 听导游的介绍,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由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大昭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为藏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大昭寺金顶可以俯瞰大昭寺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在这里,你会发现整个拉萨市没有高大建筑,基本上都不会超过“大昭寺”。
今日消费:老公的项链、手链、朋友项链140元,“雪域餐厅”藏餐71元,大昭寺门票170元,晚饭58元,住宿168元,合计607元。
[ 本帖最后由 longzhiyao 于 2010-8-9 14: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