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唐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羌塘无人区77天艰苦而迷人的穿越(转贴/文字完整版)

[复制链接]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08 | 只看该作者
D20(5-09),35.5K,宿营4905M      
    八点出头就出发,急需找水,所以使足力气快行。途中被白色盐碱骗了多次,最郁闷下了一条大沟,回途纠结,受侥幸心理驱使的频率过高了。
   
    九点半的时候遇见一群规模较大的藏羚羊群,雌性,可能是前往昆仑山某个未知湖泊集中生育。羊群不怎么怕人,慢悠悠在前面横切,避免打扰,我放倒车子让他们先行。近十二点,发现一块平滑的黄地,干硬了得,如岩石般,其小沟壑里居然藏有一层薄雪,喜出望外。雪薄,选些稍厚的用手指轻掠。雪的密度很低,又非冰体,所以扒遍沟壑约取了一升的水,解了燃眉之急。

    因一路下坡至羊湖湖盆,便想再拼一天多赶些路,早遇水。水不见一滴,天色却大变,近八点扎营。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喝了点水底子,浑身无力。天黑时风雪四起,把帐篷吹的稀里哗啦,我也懒得等雪,便睡下。约十点,忽然听见有人唤“英雄……”疑似幻觉,风声作祟,可“英雄……”越发明晰。扭过头看见一丝微光,打开帐篷,天啊,居然一辆越野车停在外面……司机透过车窗兴奋的说,在饮水河迷路,然后回铅锌矿问路,矿上人说有一人骑车进了羌塘,不知去哪里了,他便跟着我的车印子一路追踪至此。而他们进入羌塘是因为一辆大车坏在前面,去修车的……由于风雪飘摇,寒风刺骨,简单交流了两分钟,他们便赶路去,说明天能遇上。临走前我讨了瓶矿泉水,一口气喝完。然后半夜难眠,既兴奋,明天可遇人,说不定能吃顿热饭,又紧张,不知他们是什么人……但至少不是坏人,又觉梦幻,看看矿泉水瓶确实无疑。

    另一说,矿上人说看见我,还劝我不要前行是胡诌的。估计第一天在羊圈休息时,夜晚开车经过看见我靠在外面的自行车,随后又发现车印拐向深处,才确定有人进去了。去年我和流虻、多啦两伙皆遇矿人,他们俩甚至错路骑到矿上,因此矿人有了前事可签。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08 | 只看该作者
D21(5-10),20.6K,宿营4809M


    大早起,奔向热饭。昨夜雪不厚,中午即化的差不多了,再则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一路下坡,页岩地面,虽对昨夜之人不甚了解,但在这无人区深处遇人总是梦幻之事,脑海里也早已勾勒出一幅豪华营地、肉香汤热的美景,所以趁坡势强行骑车,一不留神车被片岩爆胎。

    近五点来到传说中的英雄地,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大军区联合测绘会师的地方,因而取名英雄地。八十年代,中科院考察队曾横穿至此,因前路恶劣折返,直到本世纪初,中科院与商业联姻,才对羌塘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大规模科考,羊湖便是最后一条科考线路。

    近七点到达羊湖西侧,风暴中终于看见昨夜之车缓缓开来,后一辆卡车,共四人。昨夜说话之人李哥随即给我一杯预备好的热咖啡,感动。大风,冷,车下寒暄片刻便挤上大车。他们极为热情,又狐疑满腹,说没见过这么玩法的,说我一个人肯定带了卫星电话,还检查了证件……而我只想着蹭些补给。大餐不见,豪华营地没有,总得有些香烟。他们也是麻烦一堆,补给不多,最后给了大约三天食物,些许蔬菜和水果,散烟合两包,馕等,见此,觉得自己从未如此富过。这就是前文所说,在前45天食物克制期里意外获得的三天补给。双方都很激动,但只聊了一会,他们便要赶路从界山大阪出无人区,临走再问“真不要跟车回去?”

    二十天来,奇迹遇人一小时,获三天补给,下次再遇奇迹是53天后了。恍然如梦,那夜羌塘风雪听见“英雄”的呼唤,今生难以忘却。就地扎营,水果狠吃一半,缓过神来,决定休息一天,太累了。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09 | 只看该作者
D22(5-11),0K,宿营4809M

    有了额外三天补给,休息一天并不觉浪费了。两棵小卷心菜、两根小葫芦瓜,若干西红柿,个头还挺大,74天里唯一蔬菜,算上后期,将近80天了。依河,依湖,以为水不缺了,没想盐碱味甚重,可怜了蔬菜。更糟糕的是靠近水源是稀烂泥地,取水提心吊胆,而稍微洁净的冰又远离岸边。

    闲扯一句,盐水的冰是淡是咸?很多人困惑这个问题,答案是即不是淡水也不是咸水。冰是单晶体,理论上,一旦结冰就盐水分离了,但在实际中,冰体中含有大量盐泡及混杂物,所以他不咸不淡。

    下午准备把脏袜子洗掉,找水却是大问题,因为近不了水,稀烂,陷人,后找到远离水域的沟壑之水,同样稀烂不已,悲愤。下午做针线活,缝补裤子、羽绒服,裤子裂大口,是材料在恶劣气候下老化所致,后期更是溃烂的连犀利哥也不会瞧一眼。但还是得一针一线,不能马虎,为了减轻负重,我没带一条备用裤,连轻薄快干裤也没,包括鞋。现在回想,不可思议。

    湖边转了不少地方,但都不远,羊湖东面的独尖山清晰可见,他是羊湖的标志,谋杀了不少快门。晚上又狠吃一顿,撑得弯不了腰,幸福的再点支小烟。

    晚上变天,狂风大雪,估计明天走不了了。并不急,趁势好好休息。为了快速穿越寒旱带,多天来起得比太阳早,一天推行超过十二小时,休息时间超过五分钟就觉得是犯罪,再不缓口气迟早会跨的。身上已多处不适,尤其右腿,血痂已和内衣相连。上陡坡停顿时全靠右腿抵住脚踏不至下滑,久之便斑斑,刚结痂又被抵破,反反复复。而意外补给给了我一个难得喘息时刻,感恩。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09 | 只看该作者
D23(5-12),0K,宿营4809M    睡了懒觉,掀开帐篷,一片白茫茫,分不清湖与地,今天终于不需喝羊湖的水了。纠结的是,雪融,沙土粘性十足,一抬脚两斤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羌塘的年温差不大,日温差大,顷刻可冰雪,顷刻也可晒的人皮开肉绽。白天的绝对温度高,意味着冻土消融将提前。

    温度也不仅是温度表里的,他是一个多因素,受空气温度、湿度、光辐射、风速,四大因素结合才是一个真实的温度,体感温度,还得加上运动量。今天闲暇,做了个简单对比。下午两点时,测得帐篷里的温度居然高达32℃,裸浴都行,但到了有风的帐外还是得穿羽绒服。然后趁天气还不错,取了扳手弄货架,转瞬一朵大云遮天蔽日,风速加快,五分钟大概,我的手就冻麻木了,一不小心还伤了手,赶紧丢下扳手,跑到帐篷里避寒。纵观整个旅程,这种温度的体感差异就更大了,有时间再细说。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09 | 只看该作者
D24(5-13),28.1K,宿营4805M
    八点半就出发,天寒地冻,原本想多赶些路,谁知在河湾里绕了四个小时才出来。早晨沿着地图上的河界走,尽头是一片湖滩挡道,四处探路,无法通行,逼近十一点,地面有些融化,一想起昨天一脚两斤泥的画面,头皮发酥。赶紧往回绕,选了一处稍硬河床强行推到对面山脚。山脚土质不似湖畔泥泞,却十分松软,一直耗到下午三点钟,才推行十公里。

    后面十八公里是个奇迹,源于羊湖北岸异常平整坚硬,多数可小骑。在羊湖岸边骑车的感觉非常美妙,湖水波澜,远山淡淡,风也知趣,此行最难忘的一段骑行。6.40分就停下了,一番游玩,登上了竖有铁塔的山坡,还发现了中科院考察队前几年竖立的“金字塔”。初见山坡上有道金光时,蓦地想起一位朋友,曾问我为何喜欢羌塘,我说火山多,有宝石,有金子……越近山顶,金光越闪,心想,莫非真是金子?果真带块金子回去,看你以后还敢说我吹牛。

    晚上扎营在湖边,全天吃馕,之后,再度自力更生。入黑,又如昨日狂风大雪,加固帐篷,这可是咫尺湖畔,好比玩火自焚。进入五月中旬,季风交替,羌塘深处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天气越发没了规律,已连续四个晚上风暴起。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0 | 只看该作者
D25(5-14),22.3K,宿营4867M

    破冰,水袋里打点盐水底,然后把雪压实一点点装入。雪装水袋个人体会,雪一定要压实,手指捏成团,要有挤出水的感觉。新雪、风化雪、粉雪密度皆很低,只有水的十几分之一,若不压实,即便水袋装满,小口水矣。苦的是手,压实两升雪就会冻僵,但值得。二是水袋里打点液体水做底,会利于雪融化。若是轻度盐碱水,被冰雪稀释后也会好很多,另外盐碱水冰点低,比净水更利于冰雪融。三是就寝前将水袋放在头部垫子下,既做了枕头,也保温了,否则翌日定是冰坨一块,浪费汽油还不算,问题是根本倒不出冰来。

    今天直奔独尖山,那年科考志愿者称之鹰嘴山,地图上,独尖山。据说山顶确有鹰窝,或者鸦居?天气差,大风,时而冰雹。又是傍晚时分,风速骤然增剧,密集雪子遮蔽视野,能见度数米。此般天气,皆顺风放倒自行车,蜷缩在包后。趁风雪小了些,赶紧扎营,生怕更猛烈的下一波。果然如此,搭好帐篷,按了两下快门,这天就完全黑压压起来,连续第五天风暴。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0 | 只看该作者
D26(5-15),31.3K,宿营4903M

    今天的状态超常,大雪涌进帐篷,雪漫四处。路硬,红土面,抖抖鞋子里的雪就穿上走人,也没吃饭,准备待到土软之后才吃。时间就是效率,适用于羌塘。雪一直到下午两点才化掉大半,路也神奇的这才干软,一点不湿,雪留无痕,极不真实,数小时前还是一片白茫茫。草地上残雪与白云恍惚,美,却极易视觉疲劳,迷了天空与大地。吃饭时选择一处羚羊多的地方,边吃边看,藏羚羊初始有些羞怯,慢慢的也就放松警惕,认为我不是披着羊皮的狼,靠得近了些。

    公藏羚羊终于回归草原,还夹杂着母藏羚羊。此季尚是生育季节,母藏羚羊应在别处做月子,为何公母混群了?这点,看的有些不明白。或者,羊们也有羊的私生活,人类并不知晓全部秘密。还疑惑的是,羊湖东侧与西侧地域环境雷同,为何野生动物一夜间冒出似的,星星点点在草原随处。或许,节气就差那么一天,局面就大不相同,或许,巧合,缘分。下一坐标,耸峙岭雪山,凡向雪山行,皆有沟槽循。天高云阔,望山而去,意识似乎先行到达了。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0 | 只看该作者
D27(5-16),23.8K,宿营5145M

    通往耸峙岭雪山,缓上缓下,是一片稀疏的草地丘陵。耸峙岭海拔6370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点,他便是可可西里山脉西部源头。是的,同学们,我们进入了可可西里,欢呼吧。行政上的可可西里保护区只是可可西里的一小部分,人为的划分。国家在划分这片广袤荒原时以省界为界,分为了西藏羌塘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新疆昆仑山保护区、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实际上,长达四百余公里的可可西里山脉绝大部分在西藏境内,包括主峰岗扎日。同时,耸峙岭雪山也是此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前27天依偎昆仑山脉一路向东,后27天则依偎可可西里山脉一路向东,直至到主峰岗扎日后转向北方,再二十多天纵向翻越可可西里山脉与昆仑山脉……

    “可可西里”是蒙语,意为“青色山梁”,过几日后,可可西里山梁之态才会完全显露,青色则因人而异了。

    下午六点多上到耸峙岭雪山下的一片雪原,硬雪壳,块状分布,间隙生有凄凄黄草,冷。雪壳很难推行,他无冰的硬度却有冰的分层特质,所以轮胎很容易压碎雪壳,再一点点破雪推行。几度欲放弃,待到明日晨行,想必雪壳会硬很多。探路过程中却有了惊人发现,在一条宽阔的河床里居然有一条清冽溪水,天啊,这是二十一天来首次见到的可直接饮用的地表水,简直乐疯了,想着今天无论如何也得把自行车推此扎营。

    先前,就确定了会经过雪山下面的伏沙河和降龙河,但并不认为能遇水。一路行来,地图上标示的河流此季中无一不干涸。实际上,明后天的伏沙河和降龙河确实无水,却没想到在一条地图上无标示的河里居然有溪水。

    搭好帐篷去打水,溪流表面已结了薄冰,破之取水,格外酷寒,水杯捞起转瞬间杯壁上便结了冰。手冷的不行,几秒就冻僵,换只手取水,反复。一边烧着清冽的溪水,一边欣赏着金色夕阳,一地碎金,铺垫在荒原上,这种金色不是形容词。遗憾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拍出金色的赐予者太阳,在羌塘,即便太阳落得只剩一个边角,依然刺眼的不会与众生对视。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1 | 只看该作者
D28(5-17),0K,宿营5145M
    耸峙岭雪山有太多含义,他不仅是地理界点,里程碑,水圣地,同时也是我生理上一个转折点。

    昨夜,沿袭往日,入夜后不久风雪袭来。深夜,风雪停了,而我糟糕的身体感觉却愈发加剧。大约凌晨三点,实在无法控制,披上衣服钻出帐篷,蹲在雪地里一通狂拉,瑟瑟仰望,也是此行第一次欣赏羌塘星空。要知道,羌塘的夜有多寒,晚上钻进帐篷后打死也是不会出来的,所以原本带了个线控拍星轨,不仅一次未用,就连星空也不多见。纵观全程,若不是三次因恙夜起,羌塘星空哪能相见。星空我划为三等,一是黯淡星空,世界大多地方可见。二是灿烂星空,只有偏僻荒野可见。三是水波星空,星辰点缀在片片光芒中,如水波荡漾,在极高山巅可见,高域羌塘却是寻常。

    晨醒,身体依然难受的不行,胃绞,无力,恶心,反酸,臭屁。实在起不来,病躺一天。这种症状即不是拉肚子也不是胃病和发热,我也只得过一次,便是去年羌塘之旅。所不同的是,去年是即出羌塘所得,很快调理了过来。而此次症状居然一连50天(除了断水两天),直至出了无人区就蓦然好了,不打针不吃药。症状后续平缓下来的反应是:每天平均拉三次肚子,饭后十分钟后定是反胃,一股股酸味,然后放屁不断,也是酸味,不怕笑话,一天数百屁算是少的。身体其他方面倒无大碍,偶尔胃难受一会。所以,之后,在羌塘里一连拉了50天肚子,出来即好,兴奋的发短息给一个朋友说“昨天终于硬了”。

    心情很是沮丧,又耽搁一天,我已经停不下来了,原地踏步是一种煎熬。好在下午一对狼探望,依旧,一只在帐篷前面,一只在帐篷后面,前面的狼折腾一番后,居然匍匐在地,用下巴蹭着地面玩,翻滚,耍泼,再静坐……如此一小时,后汇聚走向耸峙岭雪山深处。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1 | 只看该作者
D29(5-18),27.8K,宿营5020M
    昨夜,沿袭,连续十天夜风雪。

    身体还有些不适,今天反而行得早,无暇顾及。为了控制腹泻,晨晚皆没吃,全天靠中午两块压缩饼干,居然走了近三十公里,当天日记写下了个“牛”,自我鼓励。全程下坡为主,顺干硬河床,天气极好,我需要的干冷,羌塘很体恤民情。鞋面一处裂开,好在干雪难以快速渗透,抖抖即掉,但想着以后春暖花开……实在不敢想,得过且过。

    藏羚羊很多,已经分群,多十来只拉帮结伙,全公是黑社会,有母有幼是四世同堂。又遇狼,猥琐,想象着同一片草地上,狼和羊会演绎怎样的惊心动魄。是拔刀亮剑拼得你死我活,还是“嗨”一声,各奔前程?我的答案是后者情况居多,狼的速度比羚羊稍慢,好比夏利追QQ,这比搞只鼠兔来说难太多了。当下羌塘,的确是那些野兽的黄金时代,不愁吃不愁穿。太多了也不好,不够吃就相互残杀,高级灵长类动物已做了表率。

    十九点多,看见一座“城堡”,便想着那处扎营,赶了一个半小时,他只大了一点点,无力扎营。羌塘的距离很难测算,一是过于平面化,二是缺乏地标物,三是地貌变化小。会导致你把一个很近白色塑料桶看成遥远蒙古包,更会把一座山看成几根烟的功夫。更为麻烦的是地面辐射导致的光线抖动,视场紊乱(空气密度也会不同,光线折射),尤其烈阳下,稍远处的石头便会强烈抖动。白色盐碱辐射微波就更大了,即便用望远镜拉近也难以分辨,所以导致多次误冰雪跑冤枉路(某些时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致命的,D38天遭遇)。想体验这种辐射很简单,太阳最辣的中午,找一栋大楼,眼睛贴着墙壁,向上望去。

    所以,望远镜是羌塘旅行的重要装备,但使用他是个苦力活。我的是望远镜规格10×25,要端稳望远镜分辨出怀疑物是非常难的,长焦抖动,平面空间更被压缩,抖动中的抖动,这需要平抑呼吸,持稳,耳水平衡,心率……三五秒便会有头晕眼黑恶心的反应。即便如此,望远镜使用频率每天也要十几、几十次,谁知道土堆不是一处外星人古迹,谁又知道那块黑石不是撇大条的熊。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2 | 只看该作者
D30(5-19),27.2K,宿营4972M
    夜风雪暂告段落,羌塘恢复规律。早起,跨上车,沿着冷透透、干硬硬、平缓缓的河床一路下溜,爽的脸都抽筋了,冷的。约八公里才到昨天看见的“城堡”,是一处风化土山。今天一路许多这种逼真拟物的风化地貌,有似房舍,有似羊圈……对于非专业人来说,把楼兰古城的残垣与之对比,绝对后者更牛更实体。

    下午,进入苦不堪言的沙草地,天气变的恶劣,狂风大作,沙尘四起,眼前一片昏黄,视野近零。是的,就是沙尘暴。测量,瞬间最高风速达到了27.8 m/s,接近十一级。不过,羌塘的沙尘暴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平息,只猎猎大风七级左右。顺风顺路,趁势推行,我负责扶稳车把掌握方向,风负责后面做苦力推车,瞬间大风时还会踉跄。口念金刚经,诸神佑我啊。

    另说羌塘风,常年大风,八级风天至少占全年天数1/4强。但风速不等于风压,风压通俗点说就是风的破坏力。风压受诸多因素左右,风速,温度、湿度、重力……但最大的因素是空气密度。所以,同等风速下,羌塘的风虽大,但实际破坏力是小的,八级大风简单换算下只相当于内地六级左右。若羌塘大风相当于内地大风,那草是长不出来的。再另说珠峰顶部大风也是如此,风的实际破坏力更小。

    踉跄,GPS支架摔断,晚上修理。水是冰,吃完饭,反完胃,然后拉完肚子才钻进睡袋,这寒夜,谁敢起来。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2 | 只看该作者
D31(5-20),16.5K,宿营4935M

    今天,极重的沙草地,一直大风,阴沉发灰的云,跟江南梅雨季似的。空气通透度极差,雾霭霭。下午五点后,大风忽然停歇,很奇异的感觉,荒野中静的只有呼吸和推车声,而云层却是越发浓稠暗灰。

    羌塘降雨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控制,加上先前东南风,让我觉得羌塘在酝酿一场强烈而持久的风雪。所以,短暂的静默期过后,大风冰雹席卷而来,我便以最快速度扎营,这可不是西风带控制的短暂风暴。判断错误,这风雪也就张扬了半个来小时就没了,之后的灰云也慢慢消隐。适才发现前方突兀着四座火山,前往探寻。有种行在素描画的感觉,天空是铅笔灰,雪一缕缕,再点缀着一些凄凄黄,着实是一幅彩笔素描画。

    是泥火山,高度在五十米左右,土质甚红。这种规模庞大的泥火山是很罕见的,其泥火山在地球上也是罕有的。泥火山不是通常意义的火山,高度一般不超过十米,小个子,只喷出泥浆和气体,没有岩浆管道。

    到底是不是泥火山?我个人分析是百分百。一是如此庞大的尖锥型孤立土丘在地质运动中很难形成,二是此处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构造带(高原有过四次隆起运动,印度洋板块不是一次性撞出珠峰的,所以羌塘荒原中的火山遗迹遍布),三是在火山顶部发现了类似喷口封土,四是未来几天将遇到更多的泥火山群,特征也将更明显。显然,这是剧烈地质运动下特有的泥火山地貌带。

    泥火山风化严重,NN年前了,有的火山充满孔隙洞穴,我还臆想有否藏宝?选择一个好的角度观察,他又会呈现别样形态,我便发现了一只羌塘之鹰。(不是地质专家,关于是否是沉寂的泥火山,待我更新完未来几天的照片后,相关专业网友可给出科学结论,以正视听。)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2 | 只看该作者
D32(5-21),27K,宿营4880M
    今天,格外漫长……
    今天,天气也是格外好。

    上午穿过一段泥火山地貌,依旧未到此行最震撼的。一路踏雪,前方的胜利湖盆雪厚许多,直到中午才化去,好在此前搏命赶路。十二点半,车子被粘土卡死轮胎,甚至把后轮给顶了出去,可见土粘,可见我急于摆脱的发力。苦等了一个小时,地面才在午后烈阳下干了些许。

    下午三点遇到胜利湖北侧的胜景河,碱水,泥沼型,探了无数次路过不去,泥沼太陷,也很冷。每次在泥沼里探路不会超过三分钟,否则会冻的失去知觉,一辈子就这么被陷住了。我放弃了,决定等明天早晨看能否上冻些。

    有些分心,此点是我第三组逃生路线,一是北上经可可西里山、巴杂钦山、昆仑山进入位于新疆境内的土啦牧场,二是南下经绥加日、藏色冈日、措尼、玛尔果察卡找到无人区最近的荣玛乡,一南一北两条逃生路线距离相等,都约需二十天时间。再度反省一番,不上不下,状态尚可,那么就继续往前吧。

    恒了心,恐多变,咬牙过了河,断后路,其艰辛不表。过河后是绵延的寒漠土丘陵,属于非常难行级地貌。由于错判前方会有大量水资源,所以上午没有融雪,下午没灌盐碱水。实际情况一片极度荒芜。渴的厉害,又误判前方有水,疯了般推车,一直到太阳下山前一刻才发现一个湖泊,就是照片中那个。放下车,第一时间去打水,才发现这个湖居然是盐湖,薄薄一片水,水下是不知多厚的一层盐粒。此水自是不能喝,活不过当夜。光线已无,我绕了盐湖一圈,心存侥幸。这段记忆很深刻,有种在暮色荒原中没有归宿的感觉。当夜无一滴水,但还是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因为明天还得继续,往前,找水,没力气可不行。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3 | 只看该作者
D33(5-22),18.9K,宿营4986M

    天气,好周期。继续东进,寻找绥加日山的风翎垭口,准备进入朝阳湖盆区。晨,没吃。上午近十点发现一个湖泊,微碱性,可适量饮用,利马取冰融水,此行唯一一次途中生火烧水吃饭,有些虚脱。喝饱未吃饱,已经好很多,赶路。

    十二点上一个大坡蓦然眼前的是,一个宽大的盆地里居然有几十上百个泥火山,锥形特征更明显,恍然异星球。这使我更加坚信两日来所见的是泥火山。一片闪闪银光吸引我,初以为是露头水晶,近处才知是云母片,一层层相叠,似一本厚书,可轻易剥开,稍有韧性,易碎,手指一捏便咔嚓。半透明,似熬成片状的糖浆,很美。不知此种云母石和泥火山成因是否有关联,但此处露头云母太多了,风化的也厉害。有专业人士可以再结合这云母判断一下,以正视听。可惜未拍一张云母照片,遗憾。另说,盆地东侧小山上有一大地三角点,这至少说明了当年测绘兵来过,至于科学工作者是否来过未知。羌塘地质资料中确无发现沉寂泥火山相关内容,所以,泥火山是否还是存疑。

    穿过火山盆地,东侧地貌呈现盆地戈壁,风化石极多,很拟物,上了一张骆驼石,大家可以看像不像。有几次误判,终于确定一条通往垭口的河道,人品不好,干硬河床很快变成软沙底,推得我十分的十分的忧郁。途中看见一只硕大的死乌鸦,原本想拔根羽毛随身带着,因为有个朋友不相信有这么的大的乌鸦,他看了这长达40厘米的主羽一定会心服口服。还是忧郁,顿了一下,瞥了一眼,走过。

    河道开始有了新特点,纵深,两岸陡直,走在里面感觉既像甬道也似迷宫。八点钟,遇河道分叉的开阔处,再无一丝力气,扎营,然后又轻松的徒步探路半个小时,把河道走向搞了清楚,确定明天方向。

    水是上午灌的碱水及冰,捂了一天后味道甚重,已经习惯,但今天却不知怎么惦记起最后一点白砂糖。一斤白砂糖吃到现在再也留不住了。是半夜,迷迷糊糊的醒了,一直想着最后一点白砂糖,真的很馋,于是挣扎起来,把睡袋里的水壶掏出,将最后的白砂糖冲了。味道?很不好,就行骨头汤里放糖一样。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从精神层面上开始动摇了对食物的控制。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3 | 只看该作者
D34(5-23),16.2K,宿营5212M


    好天气周期继续。今天吃了四块压缩饼干,是平日两倍,实在无力推向垭口,只能在食物上给自己找借口。全天就拍了两张照片,一是下午遇见的狼,拍他是因为自相遇后他就蹿上坡脊一路跟了我半个多小时。那狼在山坡上,映着蓝天白云的感觉勾起了感悟,江湖是孤独的,在于内心。另一张照片是雪袋里混杂糌粑粉。还是欲望,对食物的失控,弄了些糌粑粉搅在装雪的袋子里,做起“糌粑冰沙”。创意无限,食物有限,不可取。

    另说水源是山坡附近一块积雪,海拔高,过了5200米,冷,风大,铲雪时帐篷被吹翻了,好在防风绳拴在自行车上。那一刻,坐在雪地旁,看着暮色中翻腾的帐篷,想象着帐篷果真跌落山谷我将如何。所以,晚上除了“糌粑冰沙”,还把最后一点牛奶给消灭了,算是补偿帐篷。从精神上再次为自己开脱,补偿帐篷我喝牛奶是什么逻辑。一斤牛奶也是挺到现在,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

    用自行车驮物穿越羌塘是国外探索者最先采用的,确实也是目前长线穿越羌塘最有效工具。但绝对无人区的天数都很难超过五十天,除了体力、心理,食物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一直都是纵穿,羌塘东中西三条线他们都走了,有兴趣的可以查下网络,就那几个人。纵穿是因为线路相对较短,而且两边都有牧民深入,容易紧急情况下得到求助。我的逃生路线也是如此,皆是南北方向。同纬度横行,永远都处在纵行的中间点上。我的食物重量已是所能承受的极限,即便半饱走完全程都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极力控制,控制生理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欲望,只要不饿死怎么都行。去年就曾尝试横行,设计了“V”和“W”型两条路线,就是反复斜插,途中寻找一到两个牧民点获得补给。却在斜插完羌塘西部无人区时被牧民揪住了,随后就是各级gov-ern-ment尽职尽责。这也是当地公安局仅在无人区里抓住的两次人之一(仅指旅行者),上一次是那三个国外探索者走的中线。此前,可信的单人模式穿越羌塘最长记录的人是Martin,纵穿最难的中线,耗时35天,其中完全没有遇人19天,有粮食剩余。Martin也是穿越羌塘次数最多的人,彪悍,狂野。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4 | 只看该作者
D35(5-24),29.5K,宿营4965M


    很早起来,趁天寒地冻,迅速翻越风翎垭口。海拔5200米的山口不算高,但此地是个风口,清水鼻涕稀里哗啦,乱甩。下山时,寻了一条硬干沟,碎石很多,也不顾,一直溜到山脚下,几头野牦牛吓得抱头鼠窜。最有意思是一大群藏羚羊,被我冲的七零八落,有点像被炒家的劲头。乱石沟里溜坡确实奇妙,靠的不是技术,是感觉,一种身体和心理完全打开的感觉。仅有一次遇挫,一个坑,没留神,屁股和手都被颠起,车子就这么从身下独自溜了下去。我坐摔在地上,车子撞石倒下,还好当时没有牛羊,否则定是幸灾乐祸的狂笑。

    今天人品不错,下山后干沟变成干硬河床,有一段跟水泥地似的,骑得我兴奋的发颤。行距早已达到预期,便鼓足精神又翻了常雾岭小山口,下山口迎面就是可可西里山脉,他终于完整的呈现出山梁之态。(明天是雪染可可西里山,所以今天的可可西里照片就不发了。)随后几天都在可可西里山脉与常雾岭、玉帽雪山之间狭长的盆谷里一路东进,直杀布若错。

    水源是一个水坑,周边满是动物脚印,水质尚可,微生物多。灌好水后准备就地扎营,却看见几只羊在不远处的小土堆后闪闪躲躲。原来霸了他们的水源,于是又沿着河床往下推了数百米,直面可可西里山脉扎营。

    晚上分析地图,种种因素都表明了未来几天,甚至今后的日子水源将一直丰富。说近期,一是我的前面就有条春雨沟,瞧这名字多好听,而两边雪山下也有多条河流汇集在狭长的盆谷里,朝阳湖也在前面直线距离30公里的地方……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实际上……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4 | 只看该作者
D36(5-25),14.8K,宿营4873M


    夜风雪,雪小,风大,气温干冷,帐内温度低于-10℃。可可西里山脉点缀着稀拉雪,像是染上去的,地面被吹的一条条模样,可见风之大。早晨赶了一段硬路后就全是重沙草地了,推到下午5点没力,扎营。另说中午吃了三块饼干,比计划的又多了一块。晚上又琢磨着饼干烧成糊糊的味道,尝试了下,不错,又多消耗了两块饼干,对食物的探索精神貌似超过了旅行本身。

    所谓的河无水,深沟壑极多,垂直,松土,自行车推上推下就像推土机在搞基建。水是一个小海子,湖畔淤泥,经验多了,看一眼便能大致断定水的品质。

    非常疲倦的感觉,有过经历的人就知道,每天近二十公里的速度是怎么来的。除了极少的路可小骑过个小瘾,其余路况很少能一次推一百米不停下喘两口气的。硬草地一般推个五十米喘口气,寒漠土二十米喘口气,沙土路十米喘口气,重沙地三五米喘口气,陡坡半个轮圈喘口气。这羌塘就是这么一口口气喘过来的。

    呼吸很重要,学会呼吸就可控制心率,控制心率是为了减少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循环代谢就少,代谢少了就能节约热量,节约热量就能省食物。呼吸和食物之间的关系便如此,体力减少更不必说。如果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不如学会一个小时休息六十次,每次十秒,使你的心率永远控制在低频。(仅指羌塘推行,因人因线路而异控制休息次数和时间,徒步控制心率更容易些。)我的体格并不强健,中等,除了探路外每天长休息三次左右,每次不超过十分钟,其他时间推一会,喘口气,控制心率。提高推行频率,比太阳起得早,速度就是这么来的,尽量不做无氧运动(过多使用爆发力)。另外,胡思乱想、多愁善感、吟诗作画、悲天悯人也都会消耗体力(尤其拍照)。有网友问心情变化,大部分时间里是没心情的,有心情时也要控制成一个平滑的状态,套句网络语就是“蛋定”。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4 | 只看该作者
D37(5-26),19.8K,宿营4775M


    从宿营海拔可见一直下坡,但速度提不上,主要原因就是重沙地。今天肚子过闹,不知是否和前天水有关。今天小苍蝇很多,不粘人。一路无水源,用存水。太累了,那天没什么记忆,日记字数也少,估计又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催眠装态。弄的当下也没什么心情,凑合着写了几个字把今天内容应付。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5 | 只看该作者
D38(5-27),18.5K,宿营4764M
    今天话多,因为漫长。用最后一点水泡了糌粑,不急。找了条沟推行,沟窄,如地道战。地表过于平坦,沟壑很难发现,方向一致更要检验人品。今天发现这沟,归功于“拉肚子”。硬沟缓上,到了坡顶后是一片开阔草地,动物很多,却没发现水源。

    春雨沟和峡丹沟相向汇合,再九十度南下与朝阳湖相连,再无水源天理不容,所以,身上无水不急不急,一直朝那汇河推去。上午十点,终见此河,一道波光粼粼,望远镜中看去,更是水波荡漾,岸边耸立奇特小山。绝美景象,便想着推到河边休息半日,把疲惫的状态调整下。到了近处,一个霹雷,这河居然是一片干涸盐碱地,先前看见的波光粼粼是地辐造成的视场紊乱。更麻烦的是,盐碱看似干透,实则陷人无比,走不到三米便得丢盔弃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有客来,一只高原沙蜥,还有三头驴在河坡上看笑话。思量,沿河往朝阳湖方向推去,动物白骨极多,半沙淹没,衬着死寂河滩,有股死亡味道。烈日也炎炎,脱得只剩抓绒,还开了拉链。一个半小时候后,寻到一处便宜处过河,又是错觉,那龟裂河床不过是个幌子,不到五米,粘土卡死轮胎。这土奇异,粘性十足,似胶。放下车子,往前寻了几步,人都过不去了。

    那三头驴居然一路跟来,在山坡上,发呆的样子,心里定想,小样,看你怎牛。无奈,继续往下游方向走,几经探寻,过了盐碱河滩。接着便是火星一样的沙漠,燥热,更渴了,嗓子冒烟。沙漠是古湖床,红沙,其间点缀怪异小山,左边古湖床边缘也是怪异山,稍高,只是不孤立,重重叠叠,类似喀斯特地貌的峰丛。望远镜找水,不见水,转向玉帽雪山方位推行。到雪山是不可能,雪山西侧有座狮子岭,山地草原,定有水。一直推到八点,进入一条沟壑,放下车子,探路边找水。渴的失常,忘了带背包、GPS等。走啊走,先沟壑而上,翻上沟壑,再下沟壑……就这么一个小时过去了,不见水,只有稍湿润的盐碱渍。九点往回走,发现迷途,一条条并行的沟壑,一道道无尽的山梁……风景却是罕见的美,绚烂黄昏,月出东山,一边晚霞似火,一边月华静谧,可惜没带相机。寻啊寻,越发迷失,即便找到停车的沟壑,也不知身在沟壑那端。

    西边景致全无,只剩东方皓月当空。坐在一处山梁顶端,沐浴晚风,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困顿显然,身无一物,幸有月光,但在月光下找到自行车更是渺茫。我做好了最坏打算,在哪个土堆后猫一晚上,明天日头下便一目了然。有了最坏打算,那么心情便可平静,心平静了,便可尝试再一次找寻。策略是走向沙漠,方位简单,地貌特征明显,易寻。然后在沙地边缘找到车印,有点难,需要细心。顺着车印进入山地,虽没了车印,但记忆有了逻辑可循,坡,沟,右行,坡,沟,左行,直上……运气好,判断正确,十点多,在如水月华中找到了自行车。

    漫长的一天,筋疲力尽,这才又想起渴来,无食无水。半夜醒了几次,风沙打在帐篷上,以为是雪花。我祈祷着,下一场雪吧,给你一百块钱。

23

主题

315

帖子

478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8-10-24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23:15 | 只看该作者
D39(5-28),5.8K,宿营4768M

    今天,推车五公里,徒步找水二十二公里。观测前方,狮子岭一带无水痕迹,推车前往也是艰辛,便掉头直奔朝阳湖,哪怕盐水也罢。不过五公里,便无力,于是装上所有水具,徒步去找水。还带了糌粑、油炉、锅,遇水得先造一顿,补充体能,也是节约一顿做饭的水,然后再背水回来。望远镜里,朝阳湖烟波浩渺,心旷神怡。

    先是古湖床的沙子,再是爆裂缩胀的泥床,再是一块块呈现几何图案的盐田,很沮丧,前方却依然一片烟波浩渺。此时,望远镜已没用途,挺多放大烟波浩渺,甚至出现了芦苇丛……光折射、抖动太厉害了,蜃景。查看三份地图,对比,朝阳湖不仅有水,还极有可能是淡水。干盐湖不好走,上是一层硬壳,有空隙,下面不知几米厚的盐,一踩即碎,再拔脚,难行度和齐膝深的雪相当。

    地图显示已进入湖区,可还是盐田,有些领悟,GE卫星图显示这片湖畔的大片白色,非冰,而是盐。热,极热,干,极干,盐湖似无尽头,但前方烟波浩渺无限。人有些撑不住了,高原的太阳辐射之狠去过藏地的人知晓,再加上盐体的放大效应,有如烤炉。终于晃到盐湖中间的一座小孤岛,爬上,四周寻望,不是盐田就是沙漠,孤岛无依,我比孤岛更无依。侥幸着深入盐湖,多少会有些水,便选了一条面对常雾岭的直线穿越湖区,即便湖区无水,在湖的西侧也有河流与湖泊。体力下降极快,行在盐田,如行尸走肉般……临近岸,是一个个盐窝,从未见过如此景象。(一般徒步探路、找水不带相机,否则今天的盐窝大家就看不见了。)盐窝内陷,是盐泽,盐壁干硬,可行脚,要小心,掉进盐窝里便成了腌肉。锁定直线,在盐壁上绕的头晕,不知又走了多久,盐窝变成了盐锅巴,终可直线。上了岸,看地图,已经横切了湖区。

    放弃湖区寻水,找西侧的河,无水,白色盐碱渍却是不少,很迷惑人。最迷惑的是常雾岭半山上有片白,盐碱而已,却是那么诱惑,再三观察,思量,放弃侥幸心理。若爬上山,非雪也,估计人就下不了山了,身体已经很糟糕。

    又去找西南侧的另一个小湖,还是杯具,盐湖。再朝朝阳湖南侧湖区寻去,希望盐湖里有些液体水,也可利用,研究过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术,所以随身带了一段导管和喷雾瓶。依然一片盐场,更宽阔,坐在地上,脑袋一片空白。缓了会后,爬上一山坡,用望远镜四处瞭望,皆是蜃景,就连回路方向都是一片烟波浩渺。拒绝诱惑,但还是又奔着寻了一程……

    下午五点进入一片沙漠特质的古湖床,彻底不行了,口腔溃烂,黏在一起,人也迷糊。一泡尿液进了杯子,用尿液漱口,口腔才好了些。虽有些尿液会进入喉咙,但绝非主观意愿,喝尿救生是不科学的,不多说。尿液是很好的消毒剂,但慎用,非绝对杀毒,尿液里也含有害成分,加速伤口感染,只紧急情况下润喉、消毒。用衣服遮住头部在沙地里躺了会,好很多。六点往回走,晕一脚,眼睛腿断一根,找到车,搭帐,喝尿润喉,睡觉。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7 15:13 , Processed in 0.059322 second(s), Total 8, Slave 7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