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一百七十七集)
罗国正
(2017年6月)
2597、在美学史上能出一个要用较大篇幅留下他的观点的人物不多,除了个别天才、加上很好的机缘配合,才有平地腾空而起成为重要人物,但成功概率太微小了。这类成功属于非常个别的现象。很多天资聪颖者,由于没有家学渊源,和良好的家庭环境配合,虽然通过非比寻常的刻苦努力奋斗,取得一定的成果,往往观点有些偏激,同时又不能长寿。所以,常听到“天妒英才”的感叹!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为名言,是有理由的,要正确处理好追求理想与锻炼身心健康的关系。尽管如此,人们应该向这些英才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他们“非比寻常的刻苦努力奋斗”,才逐步地将人类的美学境界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这使我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类社会如何一方面创造条件将精神成果普惠到人类每个成员,同时,另一方面又要创造条件使生产精神粮食的人们,有更充裕的条件,努力为人类提升精神的境界 。这就是普及与提高。“普及”当然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而“提高”既是艰苦卓越的工作,又要很多配套的条件,还要社会的广大成员有这种价值意识和类本质的良心。人们可以回顾一下全世界的历史,出现了多少为人类文化、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的悲剧,而且很多悲剧是人为造成的!其实,对他们的伤害,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伤害,也是对自己的伤害和对自己的子孙的伤害,因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不管是哪一代,每个人类的成员,都需要共享精神的成果,因果循环啊!千万不要不信这个邪!只是时辰问题。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学史上有个既非常幸运,但又悲剧结束的人物——文震亨。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感悟。
文震亨是明末时期造园家、书画家、文学家,享年六十二岁。他一生著述甚丰,取得多方面的成就,除了天资聪颖、勤奋学习、丰富的阅历外,我认为这与他是文徴明的曾孙的关系非常之大。文徴明家族,有浓厚的文化、审美氛围,有充裕的物质条件,培养出具有较高艺术境界、美学修养的人才不少,加上几代人都有这方面爱好,同时这些人才又努力、争气,所以连续几代都出了杰出的人物。文震亨在这样的家族中成长,耳濡目染着艺术的养份,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文化,吃饭、喝茶、闲谈、坐卧都散发出精致的美感。这里,对于一般人来说,须要经过非常努力学习,创造条件去体验才能掌握到的美学知识、文学内涵,而文震亨在成长中,自自然然就得到了,基础非常扎实地奠定了“童子功”,再加上勤奋用功,美学境界就很容易进入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从这个角度看,文震亨是幸运的。这也说明一个重要的道理: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要容易产生较高境界的精致审美人物,需要有精致美学境界的生态圈。这些人物起到标杆、示范的作用,引领人们走向美好的精致生活。如果以上的表述是正确的,就会产生以下的美学原理:(1)有精致美学境界生态圈的地方,比没有精致美学境界生态圈的地方产生精致审美人物的概率较高。(2)精致美学境界生态圈较多的地方,产生精致审美人物会较多,过着精致美好生活的人自然也会多了。相反,则会少。(3)不断努力增多扩大精致美学境界的生态圈,是缩小、减弱,甚至是消灭野蛮、粗鲁、粗浊言行的有效办法,也是人类社会逐步走向更加文明的社会的重要步骤。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很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的主流价值观”,这种流毒广泛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太大了。文震亨生长在封建社会里,自然也难以逃脱这种时代的局限性,他可能在如诗如画般的生活中有过“审美疲劳”的时刻,于是不甘寂寞,去趟官场这浑浊之水。当然,一方面也开阔了他的视野,提升了他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境界;另一方面,又开始了他的曲折人生。在天启五年(1625年)恩贡,他被明朝选择为陇州判,这时大明的江山已是大厦将倾之时,危机四伏,但他的那股清气还是很强,以琴、书名达禁中,崇祯皇帝将他的官改为武英殿中书舍人,协助整理校对更正书籍等事务。可惜好景不长,曾经因阉党与东林党的矛盾被牵连,入狱。胜在崇祯皇帝开恩,让他复职,然后让他到蓟州劳军,并给假回故乡。不久,清兵入关,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福王在南京登上皇位,他已深知官场的黑暗,不愿意同流合污,于是辞去官职,退休在苏州。接踵而来就是清兵攻陷南京、苏州,他躲避在阳澄湖畔,最终忧愤难耐,以绝食自杀殉国。一个明末的杰出美学人物,就这样悲剧性地结束了一生,但他的美学主要观点却长久地留传人间。
文震亨在美学方面的知识面很广,最多最精彩的部分,主要表现在造园上,下面主要介绍他这方面的美学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