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便是正式的穿越开始了,刚开始都是一些比较平缓的沙丘,没什么压力,大家都很兴奋,在司令的带领下一路向前,慢慢的开始进入高沙区了。其中一辆车子由于是第一次进入沙漠,经验不是很足,在几次陷车之后换成司令来驾驶,在沙漠行车,技术与车况一样很重要,即使换了辆车子,司令还是一样彪悍地在前面为我们找路开路带领。沙漠穿越活动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并不是打几个GPS位置点就可以顺利走完沙漠的,没有前车的车辙,翻越刀峰后你并不知道对面等待你的是什么,所以除了技术心理也是极大的挑战。
听司令和鬼子介绍说,沙漠沙丘上行驶,诀窍是走高不走低,冲沙坡高处进行圆弧形加速,这比笔直的走沙坡沟底冲坡,要更加省油和不易陷车,如果沙坡底部沙软则直接被陷车,在缺乏加速冲坡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跑沙锅弧线方式来提速冲刺。
每个沙丘的后面情况都是看不到的,有可能是笔直的刀锋沙脊,也可能是缓坡或平地,后面的车子可以通过观察前车和旗杆,来判断后面的地形。如果是前车露出车底,那说明后面就是陡峭刀锋,如果前车过了沙丘,旗帜一直保持在一定高度,没有快速消失,就说明后面是平坡,观察前车的小旗非常有用,可以预判到各种前面的地形,可以及时收油门,避免“飞车”情况出现。
第二天的行程中,陷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了,前后各一辆牧马人负责拖车,陷车后赶紧U形钩、拖车绳挂上,麻溜地拖起来继续赶路。董哥的母夜叉一次又一次的脱圈,鬼子及其它兄弟们一起互帮互助也不带耽误事的。
很快迎来此次的第一个下高坡,估计垂直度有二三百米,大家在看过之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司令第一个带头的缓慢安全到达坡底后,我们站在坡上看底下司令的车子,就如蚂蚁一般,你能想象这是有多高的坡么。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还是陆续开始下坡。
我此时在车里感觉是紧张得大气不敢喘,只能内心祈祷上帝保佑,紧抓着车上的把手,相信我的驾驶员,在一次又一次地刹车缓慢滑行中,不知时间过了多久终于到达坡底。在坡底往上看时,才开始能感觉这个大沙山是多么的高,此时廖哥在打趣说,要真是翻车,从上面翻滚下来都要滚几十个圈半天才能下来吧。在大家的互相指挥一辆接一辆车比陆续缓慢都下了坡,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傍晚在另外一辆三菱又一次脱圈要很长时间修车下,大家就地找了块风比较小的地方露营,但此时可能是处于高处,其实找不到风小的地方,车窗外旗子吹得哗啦啦的,风吹起来的呼呼声听起来像鬼哭狼嚎一般。虽然是这样的环境,大家把车子围成一个圈,没有了篝火,只感觉份外的冷,寒冷的夜,大家吃着火锅,彼此谈笑着,心里还坦然着,些时并没有人会想到明天会发生什么。。。
看过巴丹吉林中的巨大山脉一般的沙山后,才会知道沙漠也能给人置身于群山之中的感觉。
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这里的沙丘形态为复合型沙山,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
强哥的车子开到沙窝窝里了,此时只能刨沙子了,沙漠版“愚公移山”
看到车队在之字形的攀爬沙丘的时候,那种感觉非常的特别,车辆和大沙山相比,是如此渺小,感叹大自然的造物神奇。
陷车不再是什么事了,有兄弟们在呢
内蒙沙漠其实并不荒凉,其中生长的植物比想象要多,还有很多湖泊,野骆驼也非常多,还能见到飞鸟
这里的沙子下丰富的含水层现象,不管是沙丘的顶部,还是沙山底部,只要揭开表面的10~30厘米的沙子,马上就可以发现湿润的含水沙层,在近期不曾有降雨的情况下,如此浅的位置就有湿润的沙子,非常让人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