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混在尖东,但因为手懒,没有把当时的点滴记下,现在有闲了,开始回忆,回忆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日日夜夜。HoHo,这样写大家可千万不要误会呀。其实,所谓“混在尖东”是这样解释的:“尖东”,没错,就是著名的尖沙嘴东,港产片里发生械斗枪战的地方,“混”就是自认为没有竭尽全力的努力工作,呵呵,我当时在香港工作,住在尖东,故名“混在尖东”了。
(一) 初到尖东
飞机开始下降的时候,我看到了海,然后是一簇簇像烟囱一样的高楼,当时就提香港人担心,楼要是都盖成这样的比例,稍微有个地震还不就得倒得一塌糊涂了?
新机场在大屿山,据说机场面积相当于九龙半岛,但标示很清楚,虽然第一次到香港却不会迷路。机场里的电话是免费打的,推行里的推车也可以一直推到巴士旁边。这种“方便”是在北京体会不到的。
大屿山的风景很美,坐在车里会时不时有宽大的叶片打在车窗上,窗外是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感觉自己是置身于亚热带的植物园中。
一过亚洲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的什么什么钢索斜拉大桥(香港人很引以为傲的,但记了好久都没记全)——青马大桥,风景就马上不一样了,汽车已经驶入了市区,车子在小巷里拐来拐去,怎么看怎么觉得香港有好几条叫“弥敦道”的街,后来才知道,巴士就是在这一条街上穿来穿去的。见到的这些狭窄的街道和鸽笼一样的民居,估计搁谁谁都会像我一样慨叹,“香港人民生活也很艰苦嘛。”
我住的地方就在红馆对面,上大学时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能到红墈体育馆听某某的演唱会,没想到现在每天站在窗前就能见到它,感觉上跟首体也没什么分别。其实最令人兴奋的还是我们楼下就是最著名的尖东广场,大富豪夜总会,很盼望着能见到“山鸡”们火火的身影,但每当朋友们问起,我还是不无遗憾地告诉大家,一直没有听到枪声,甚至没有见过砍人的场面,看来香港治安好好,阿Sir们功不可没啊。
初到尖东,望着窗外越填越窄的“维多利亚河”,虽然到处灯火阑珊,却没有觉得兴奋,是自己早已厌倦了大都市的生活还是觉得此处的繁华与我无关,我也说不清楚,只觉得自己是这里的一个过客,匆匆的来了,也许什么也不会带走。

维港夜色

月色下的灯火阑珊

夜色中在枝头摇曳的紫荆花

尖东广场的雕塑与喷泉

香港艺术馆一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