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间隔年这个名词缘于一本书《迟到的间隔年》。间隔年大概的解释就是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长途的跨国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GAP YEAR)。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实现着自己的间隔年或间隔月抑或间隔日。
只要走出第一步,下一步就变得不太难。用并不一定是一年的时间去远足,世界变了,我没变。我变了,世界没变。
我并不认同间隔年这样一个概念,我以为,认识世界不一定局限在一个时间段里,也没必要刻意的放下现实的生活去体验那样一次超长时间的过程。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认识世界是个过程,人的一生都在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人。一次两次的旅游没什么不好,更多连贯或不连贯的旅行也没什么不好------只要在条件允许下的.世界是如此之大,我们是如此之小,只要带上欣赏的眼睛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就无论年轻与年老,无论今天或明天。
关于这本书:
作者 孙东纯:2006年12月1日,我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走出了中国。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gov-ern-ment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 在路上,我遇到了我现在的日本妻子,开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学习怎样关心照顾身边的人,我迟到的“间隔年”成了一次学习爱的旅途。
[ 本帖最后由 惜惜 于 2009-9-19 01:3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