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71|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年春节后穿越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漠河

[复制链接]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临时起意,在地图上找个新鲜的地方,二话不说拉上人就走。老陈(陈京辉俺俩从初中就是同学)呢,也是个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但是往往就招不来更多搭车的人,因为时间很紧迫。就说去年春节吧,临时决定的,过两三天就走,这结果就是车坐不满,两人就出发去了吉林雾淞岛和雪乡。唉,两人的花费不同于四个人来均摊呀,一个字:不便宜。哟,不对了,说了三个字。
不过这次,运气不错,在搜狐网上捡了个大姐吴玲玲,再加上俺的胖儿子王潇阳,一辆小切坐满四人,很是合算。
有个好消息是大老板张士运11日直飞漠河与我们汇合。这趟出行总算是人多势众,就如我们去年十一到额济纳拍胡杨林一般的壮观,嘎嘎,那次去了两辆车8个人,老陈的小妞(小车一辆)都上阵冲杀了。
  
一、出发去找北
1
凌晨就出发
去漠河找北,听起来倒是很诱人。但就是有个问题,老陈的假期到11日结束。按计划28出发,11日才能赶到漠河的北极村,怎么算都不赶趟。
老陈经不住俺的一再劝诱,加之咱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地理知识:我们祖国的最北方在黑龙江的漠河,在那里可以看到美丽的北极光云云。再算上在搜狐网上的一通忽悠,把吴玲玲大姐给忽悠来了。还有老张-张士运不久就会同我们会合。他也就豁出去干一回。
凌晨3点老陈就起床了,这一宿等于没睡。4点接上吴大姐,奔俺家集合。4点半坐上小切,吴大姐、小胖王潇阳和老陈,黑灯瞎火的就踏上了漠河找北的路程。
  
2
内蒙大通道上的警察叔叔
这一路简短截说就来到了承德。上回是元旦到克什克腾拍蒸汽火车回来的时候途经这里。在这儿打了个尖,吃了早点继续赶路。过赤峰上省际公路,又称内蒙大通道。没走多久,就被警察叔叔设的卡子给拦了下来。
我的经验就是老道,拿出了早就备好的武警驾照。你还别说,警察真挺客气,告诉我们系好安全带,别的就没多问。怎么大春节的还要查车呀。叔叔说:最近出了比较大的事故,查得比较勤,前面还在10个检查点呢。我的乖乖。
在一个叉路口,路口设了右行的红绿灯,车上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就按着右行不看灯的方式右转。没转过去呢,路口的警察叔叔不干了。车被第二次截停。要说这武警的执照就是管用,跟叔叔一个劲的道歉,叔叔也就放过了我们。
内蒙的警察执法不规范,截车不敬礼,冲这一条,就可以跟他们理论理论。想起去年十一去额济纳,那会儿内蒙的警察真不错,只是设卡提醒我们不要超速,系好安全带啥的。怎么看怎么觉得现在这帮警察是外出找钱花来了。
  
3
车里好热呀
内蒙大通道建设得非常好,这是一条贯通内蒙古东西的大干线,除了没有高速公路两侧的护栏和中间连续的隔离带外,其它与高速公路无异。唯一令人不爽的是:每隔50公里一个收费站,无一例外全是15大元。这一路走到加各达奇才结束,至少有20个以上的收费站。
行走在草原公路上,呼伦贝尔大草原体现出她辽阔宽广的胸怀。夏秋之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最美的草原。现在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片黄赫色。有些地方的牧草看起来还是很高,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草地是多么的肥美。
路边几乎见不到什么雪迹,气温也是在零度上下。老王车里的暖风开得很足的,尽管我们没穿外衣,也是热得口干舌燥,不断叫水喝。介是省么天气呀,咋就不像个冬天哩。
二、见到雪了
1
夜行阿荣旗
进入乌兰浩特地界后,冰雪明显增多。在通过一个收费站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从车上拿出烟花和鞭炮,带着儿子,在旷野里燃放起来。黑夜中的原野,夜空通透极了。爆起的烟花也显得格外的亮丽,爆竹的声响也传得极远。真是一种新鲜的燃放体验。
行程第一天的住宿地点在阿荣旗,汽车已经必需在有暖气的车库停放了,否则第二天早上,就打不着火。这以后就不光要顾着人的住宿问题,车的停放也是必需考虑的。路上,车上的机油感应器失灵了,好在小切在内蒙这地界上维修方便,机油感应器很容易就找到了,再寻了个街头的修车点,小工一通忙活,一切全部搞定。
  
2
嫩江上的漂移-莫力达瓦
第二天,道路已经渐渐从平缓转而弯曲,车不断地在山坡上爬上爬下,雪也更多更厚了,这是进入大兴安岭的征兆。远远看到前方坡谷内雾气迷漫,近前来才知道那是村庄清晨的烟气,在洼地里形成的一片烟霾。只要望见这样的烟霾,就可以知道前方必有一处村庄。想来很多清晨雾气的摄影作品,都是摄影家们找个高地拍下来的,实际上此雾非雾实烟也。
路经一处达斡尔民族公园,我们很好奇里面的雕塑,而且远远的看到了一大片冰封的江面。
进入公园大门,居然没人搭理我们,这并不奇怪,没有人会在这样寒冷的天气来这里玩。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里居然是国家曲棍球的训练比赛基地,而这个基地就设在嫩江的边上,恐怕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女曲的威名吧。当然,我们来的并不是时候,这里空无一人,自然也得不到签名啥的了。莫力达瓦,那是著名的中国曲棍球之乡呀,全国的曲棍球队员,大多来自这里。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沧桑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7:54 | 只看该作者
3
发自大兴安岭正月十五的祝福
内蒙大通道至加格达奇结束。从加格达奇开始向北延伸的公路是县道207207公路直达漠河结束。
加格达奇虽然在内蒙境内,却属于黑龙江管理。原来国家把这块地方租给了黑龙江。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早在1979年以前,满洲里、海拉尔一线以北,本是属于黑龙江的,后来才划归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林业地区,加格达奇是内蒙最北端一座大型的以林业为主的城市,我想为了便于统一有序地管理开发大兴安岭的林业,加格达奇租给了黑龙江。
我国现在的林业政策十分严格,每年砍伐树木的指标,可以完不成,但是绝不许超额完成。这也许是少数几个以完不成任务为荣的行业了。为了子孙后代还能享有一片蓝天,为了保护中国之肺。
29,正月十五。今晚就能达到中国最北端的漠河,想想都觉得有意义,有多少游人能在这里过十五呢?做点有纪念意义的事吧,给朋友们发短信:我在中国的最北端,向你致以节日的问候:元宵节快乐!王冬云于漠河。
回信很热闹,老马在香港,代表香港人民祝我节日快乐;老李则在海南,以中国最南端的名义向最北端的我表示慰问。当然,中国的最南端在曾母暗沙,估计没有人能在那里过日子,更别说旅游了。所以,满足一下李主任的虚荣心,就算他的海南是中国的最南端吧。
  
4
**镇的烧烤晚餐
路经加格达奇,一路马不停蹄地向前赶,内蒙大通道已经在加格达奇结束,后面的路就只有207县道了。山里的天黑的早,下午4点来钟,光线已经十分昏暗,道路两边的林地里居然出现了火光。如果是春夏秋三季,这可是不得了大事。林区最重要的就是防火。这一路遇上的不是木材运输检查站,就是防火检查站了。冬季,雪大,火不容易烧起来,但是咱也别忘了1987年,自打费翔同学唱了首《冬天里的一把火》后,大兴安岭就烧起了一场大火。当时,整个漠河县城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记得当年俺正在上大一,还上街给这个受火灾威胁的中国最北的城市募捐来的。
仔细看去,林地里似乎有些坟头,而那些火光像是有人在那里烧纸。难道这里的风俗是正月十五扫墓么?我对此的解释是:这清明时节正是春天,风干物燥,有点火头就得燎原,所以人家正月十五来呗。后来,经当地同学解释,这是当地的一种风俗:叫送灯。确实是给逝去亲人做的。我们在洛古河村的时候,也在冰封的黑龙江江面上看到了村民们用冰做的灯,形状是桶形,中间是空的,可是放入蜡烛而保证不被风吹灭。
天已经黑得不成样子,十五的月亮也被云给遮住了,星光更是看不到半点。只有车前的大灯可以照亮前方二三十米远的雪路。时不时的还要与前方驶来的大型车辆汇车。由于道路的两侧全是积雪,垒起半米来高的雪墙,只有中间的部分比较平整。汇车的时候,两边的车都要小心翼翼的贴边驾驶,经常需要一边的车辆停下来,等另一边的车辆先行驶过,才能错开。
车速明显不如白天,平均时速也就是三十到四十之间。以这种速度前进,到漠河只怕是半夜了。老陈坐在副驾的位子上当领航员,按照GPS的路线指示,提示前方道路的曲直。直线就加速到八十前进,曲线就减速缓行。
导航地图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在比例尺为200米的图示中,线路的指示是相当准确的。加之我的驾驶经验丰富,小切也给得上劲,这一路走得顺顺当当的。
经塔河,晚上8点左右我们到达**镇,在这里享受了正月十五的晚餐。这个地方饮食风格以烧烤为主,为了应景,还吃上了炸元霄。说实话,元霄这种食物,我没有多大的兴趣,吃它也是为了应景。炸元霄,外焦里嫩,香腻溢口,十分的好吃。
5
漠河-中国最北的城市
终于达到了漠河,这中国最北的城市。漠河,与中国其它城市没什么不同,只是更冷,到处是冰天雪地,夜里的气温也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然而街上人们的穿著也并未显得比北方其它城市的人们更多。
对于这座小城,除了它中国最北城市的威名外,就没有更多的印像了。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8:01 | 只看该作者
三、我找到北了
1
龙江之源上的捕鱼人
出漠河县城沿207省道至北极村,距离82公里。计划是先去洛古河村看黑龙江的源头,然后再奔北极村。207道在金沟林场分叉,主路一直向北到北极村,另一条向西去洛古河村。这两条路看上去有着天壤之别,向北的道路又宽积雪又少,显然是有经常过往的车辆。向西的道路则只有一道车道,积雪覆满了路面,显出更加原始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喜欢的,到这里来就是要接触自然。
50公里左右的道路,走走停停地用了大约三个小时,途中与不少大卡车碰头。汇车的时候,两边车辆都要提前判断好前方是否有汇车的空当,否则有一辆车就只好后退,直到找到可以汇车的地点。
黑龙江的源头就位于洛古河西8公里的地方,在那里,中俄的界河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交汇在一起,形成黑龙江,俄国人称之为阿穆尔河。每年3月举办的漠河越野拉力赛的出发点也设在这里。
洛古河村比之我们后来去的北极村,经济条件相差很远。很多游客只是参观一下就走人,一般不会停留。
有几个人影晃动在冰雪覆盖的江面上,似乎在打冰窟窿。是在捕鱼么?过去瞧瞧。
在洛古河吃午饭,吃到了刚打上来的鱼,味道确实鲜美。当地人讲,冬季捕鱼的收获要大于开江以后,所以这会来吃鱼正是时候。元旦去克什克腾,正赶上当地举行达里湖冰雪捕鱼旅游节。就是在湖面上打上几个窟窿,然后从头一个窟窿中下网,从最后一个窟窿中把网拉出来。第一天围捕的收获就达到惊人的6万斤。      
2
北极、北极村
终于来到了北极村,我们这次找北的目的地。这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称为中国之最。
北极村已经成为一处商业化的旅游村。在洛古河村时,村里人讲,北极村以前也穷极了,跟洛古河村情况差不多。现在发达起来了,全是旅游经济的带动。北极村的地皮也值了老鼻子钱了,现在乡gov-ern-ment已经禁止私人买卖地皮,甚至盖房子都不许盖成两层式的楼房,gov-ern-ment已经彻底垄断了地产市场,只有有关系的企事业才能在这里掏金。村子当中,最漂亮的俄式木刻楞小屋,全是开发商建设的渡假屋。
中国的最北点只是漠河宣传的噱头之一,最大的噱头是据说在这尬哒能看到美丽玄妙的北极光。在夏至时节,日照时间全年最长,北极村成为全中国白天最长的地方之一。北极光在这个时节最容易出现而被人们观察到。去北极村看极光就成为漠河旅游一句最响亮的口号。夏秋之季,就是北极村最繁忙的季节,游人如织,那会儿只怕是吃没得吃,住没得住,就像我们去年在额济纳险些遇到的情况一样哩。
特地询问了一下当地人,是否真的看到了极光,一位三十来岁买俄罗斯纪念品的女士跟我们讲,在她小时候真的看到过一次极光,可见传言并不假。但是这位女士的小时候我们假定是10岁,现在就当她30岁,那么至少有20年没有出现,或是没人观察到北极光。这样想来,能看到北极光恐怕是这辈子学雷锋叔叔做了好多好多地好事,八辈祖宗坟上冒青烟,啪啪的,吭。。。
我们住在村里李大妈农家小屋,她家里住了不少游客。村里的农家旅店也有带独立卫生间的标准间,无独立卫生间的普通间,还有就是四人一间的通铺。我们住宿的价格为标准间一天200元,普通间100元,通铺没问,估计是50元左右,饭费根据菜式单算。除夕的时候,村里的农家小屋家家爆满。在中国最北的地方过年,会成为不少人吹牛的资本呢。
在大妈家,我们还澄清了一个有趣的传闻。传闻是这样:前几年,有个小伙子在黑龙江的冰面上越野,一不小心就跑到俄罗斯那边去了。结果被老毛子抓个正着,给关了三年才放回来。
李大妈听到这个故事哈哈一笑,指着墙上的一张相片说:你们说的这个人就是相片上的这个小伙子,当时就住我们家。他们几个人在江面上开越野车越野。江面的冰道不好开,七绕八绕的就过了中心线,开到俄罗斯江边陷住了。此时老毛子打了发信号弹。这也就是现如今中俄友好了,老毛子不开枪打人。要是搁老苏联那阵子,一炮早轰过来了。
车上的人急坏了,下了车徒步回了国,只留下那个小伙子看车,其结果就是人被老毛子抓走了。当然,并没有关三年那回事儿,这个小伙子在人家老毛子的军营里呆了三天就放回来了。老毛子的兵对他非常友好客气。按他的话讲就是免费来了个俄罗斯兵营三日游。
如今国家确实强大富裕,咱们这边的人没人愿意过去,到是前些日子有两个小兵因为与长官的闹矛盾,跑到咱们这边来了。
呵呵,谣言太可怕了,三天传成了三年,我看再过个一年半截的,三年就变成三十年了。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9:54 | 只看该作者
3
寒,真酷
在北极村,真正体会了极寒的滋味,那叫一个凉快,一个爽。尽管零下三十二度远远没有到达当地的极限最低气温:零下五十二度三(广场的气温表最下方有一个数字:52.3,就是当地的极限温度),也叫我们大呼痛快了。看看用什么样的行头来对付这样的温度:厚羽绒服,里面套厚毛衣,毛裤,厚裤子,厚袜子,保暖雪靴(一般的厚靴子抵挡不住这里的寒冷),滑雪手套,能够遮住脸的脖套,厚帽子。
呼出的哈气立刻就会结霜,也许在睫毛上,也许在胡子上,最可恶的是结在眼镜上。让俺这眼镜族眼前一片昏暗。俺的宾得K10D相机真给面子,不掉链子,这大冷的天工作得十分卖力,照片拍得是啪啪的。由于出行前,我配了一个竖拍手柄,手柄内可以带一块电池,在两块电池的支援下,电力也没出现问题。严寒气温中,电池非常容易假消耗,显示电力不足,乃至相机停止工作。一但回暖,电池就会回电,玩摄影的地球人都知道吧。
同行的吴玲玲大姐就十分的郁闷。大姐带了两部佳能的机身。一部是5D,全画幅机身,配24105/F4,主攻广角。一部是30DAPSC画幅机身,配70200/F2.8小白,主攻长焦。揍是这个30D掉链子,天一冷人家的快门就罢工不干活,介是省么素质呀。
4
小胖的鱼跃
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儿子最擅长的技能就是挖坑。
挖坑在网上是一个专门的术语,意为某一作者在文章中或结尾的地方故意卖个关子,不写下去,叫大家伙儿心里馋馋的,巴望着作者继续写出来,好看到个结果。就像掉进一个大坑里,巴巴的等人来救一样。
儿子挖坑可是货真价实的挖,那是见土挖土,见沙挖沙,见到冰雪自然就是挖雪了。曾几何时,在那遥远的额济纳旗,儿子顾不上金黄色的胡杨美景,气力不息,挖坑不止。最得意的事就是帮老爹把车从陷沙中拯救出来。
自从挖出小切后,就留下一桩心事:啥时候再来一次机会,把陈叔叔的小妞从沙子里给挖出来呢?当然,这个机会至今也没有出现。
东北的冰雪世界,可让儿子兴奋得紧。这么厚这么宣的雪,北京可见不着。于是,挖雪那是经常性的活动,滑冰当然也少不了。
在江边,有一座冰雕成的冰城堡。面对江面的地方是一个长长的滑梯。滑梯长20,坡度有45度吧,比较陡峭。滑行的速度很快。在滑梯的末端有一个大雪堆,起到缓冲的作用。
几个小姑娘在那里兴奋的滑来滑去,玩得特别高兴。儿子见状也跃跃欲试。
要说儿子的胆量相当大,这么陡的滑梯,只是稍稍的犹豫了一下。见到小女孩们都一遍一遍地滑个没完没了,立马勇气培增。屁股下垫块纸壳子,权当作滑板,一路尖叫着飞了下去。
最具有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当儿子快速滑落到底部的时候,由于他的质量在同龄人中过分的突出,那个雪堆竟然没有拦住他。只见儿子吼声如雷,一个鹞子翻身,鱼跃着一头裁过了雪堆……
好在没有受伤,却说什么也不再滑第二次了。后来我们回到漠河,在漠河的公园里,儿子对什么冰灯雪雕全无兴趣,头一个注意到的东西就是一个雪坡。但是这个雪坡比起北极村的滑梯就差得太远了,一点都滑不起来。
5
我找到北了
中国北极点在北极村以北的北沙洲。这是黑龙江上的一座小岛,在中心线中国一侧,也是中国最北的一座岛。连接大陆与北沙洲的是一座木桥-中国最北的桥,游人可以方便的登上中国北极点。冬季封江后可以直接坐马爬犁过河登洲。
本来想在这里堆上一个中国最北的雪人,再来一张合影,多牛气。可惜,这里的雪太干了,没有一点粘性,就像沙子一样,细细的,密密的,连一个雪球都揑不起来。
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能成为中国之最,一点也不夸张,美丽的景色言语不能形容,还是以图代话吧。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09 | 只看该作者
四、大兴安岭历险记

1、
满归
愉快的找北旅行结束了,回程准备从大兴安岭的东侧穿越到西侧,沿西侧山脉进入内蒙古。
第一站是内蒙境内的满归,县城没做停留,在山路上看到了满归凯旋门似的建筑,够气派,也够有面子。
2
陷入麻烦的前兆
过金河镇,向莫尔道嘎前进。这条路称为金漠公路,全长56公里,在地图上有标识,但是没有道路标号,GPS导航上的地图也没有这条非等级公路。
公路左侧边上,每隔一公里会出现一个像公共汽车牌一样的路标,上面标着已经行驶的公里数,数字下方有一行小字:金莫干线。正是这行谁也没有注意到小字,让我们陷入了一场灾难。
道路积雪很厚,中间地方的雪被两边过往的车辆碾压得很结实,形成泛着青光的冰。来来往往的车辆,以拉木材的大型拖车为主。有的大车还加挂一个车斗,上面拉满脸盆粗细,电线杆一样长短的松木。
这些车超载往往特别严重,在超车避车的时候很惊险。行驶了大约20公里,我们的车遇到了一次麻烦。迎面开来一辆严重超载的车辆,车上的原木有20多米长,宽度已经超过了车箱的宽度。我们小心地停在路边避让。这车却没有减速,在越过我们的同时,车后拉出的原木树梢,把小切左边前后两个车门上的雨挡全部刮掉。
也许是损失不严重,也许是道路太窄小切掉头十分困难。我没有回头去追这辆大车。车上的人都十分郁闷,好好端端的礼貌让人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再行了没有多久,迎面又来了一辆拉原木的大车。俺把这辆车截住,大声斥责前面严重超载车辆的不义之举。
其实我也不能把人家怎么着,一来不是这辆车的责任,二来只是发发火气。
这辆车的司机倒是很客气,听明白了我们的诉求,并且一个劲的问我们:你们这是去哪里?问了不下三四遍。
我只顾着发火了,没回答。吴大姐想回答,却搞不清对方的用意。老陈到是愿意答,可就是莫尔道嘎这个地名太过拗口,想了好几次都没有把发音想全。总而言之,是言而总之,一切发生的就是那么诡异,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在天黑之前得到拯救的最后一次机会。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16 | 只看该作者
2
陷入麻烦的前兆
过金河镇,向莫尔道嘎前进。这条路称为金漠公路,全长56公里,在地图上有标识,但是没有道路标号,GPS导航上的地图也没有这条非等级公路。
公路左侧边上,每隔一公里会出现一个像公共汽车牌一样的路标,上面标着已经行驶的公里数,数字下方有一行小字:金莫干线。正是这行谁也没有注意到小字,让我们陷入了一场灾难。
道路积雪很厚,中间地方的雪被两边过往的车辆碾压得很结实,形成泛着青光的冰。来来往往的车辆,以拉木材的大型拖车为主。有的大车还加挂一个车斗,上面拉满脸盆粗细,电线杆一样长短的松木。
这些车超载往往特别严重,在超车避车的时候很惊险。行驶了大约20公里,我们的车遇到了一次麻烦。迎面开来一辆严重超载的车辆,车上的原木有20多米长,宽度已经超过了车箱的宽度。我们小心地停在路边避让。这车却没有减速,在越过我们的同时,车后拉出的原木树梢,把小切左边前后两个车门上的雨挡全部刮掉。
也许是损失不严重,也许是道路太窄小切掉头十分困难。我没有回头去追这辆大车。车上的人都十分郁闷,好好端端的礼貌让人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再行了没有多久,迎面又来了一辆拉原木的大车。俺把这辆车截住,大声斥责前面严重超载车辆的不义之举。
其实我也不能把人家怎么着,一来不是这辆车的责任,二来只是发发火气。
这辆车的司机倒是很客气,听明白了我们的诉求,并且一个劲的问我们:你们这是去哪里?问了不下三四遍。
我只顾着发火了,没回答。吴大姐想回答,却搞不清对方的用意。老陈到是愿意答,可就是莫尔道嘎这个地名太过拗口,想了好几次都没有把发音想全。总而言之,是言而总之,一切发生的就是那么诡异,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在天黑之前得到拯救的最后一次机会。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17 | 只看该作者
3
幸运数字46
以下内容来自《灵异空间》记者的采访报道,采访的当事人分别是:老陈、我,儿子。
记者:在迷路之前,你在做什么?
老陈:迷路之前,我和吴大姐正在与小胖做算术游戏。那时候天黑的差不多了,路边的标牌只有车接近了才能看清上面的公里数。记得在42公里的时候,我给小胖出了一道算术题:已知这条路的长度是56公里,现在已经走了42公里,问还有多少公里能到达目的地。
小胖算了半天,不只是掰手指头的算法,连掰脚指头的算法我都教给他了,算出的最后结果却是16公里
“!%¥#·@。。。。”。我都晕菜了。
就这样一路上,每见一个路标,就让小胖算上一回,直到遇见了“46”公里的路标。那时我还兴奋的想,还有10公里,就到目的地了。
记者:看到“46”公里的路标后,发生了什么?
老陈:在“46”公里标志的前方出现一个丫型叉路口,左边道路显得碾压得不太平整,右边的显得好些。我们就沿着右边的道路前进。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危机早已发生。就这样走了大约10分钟,第二块标志牌始终没有出现,而且道路看起来越来越不整齐。
天早早的就黑下来了,空中一直飘着密密麻麻的细雪。没有月光,没有星光,更没有过往车辆的灯光。四周是一片片黑压压悄无声息的原始森林,默默的注视着我们。
离开了白日里喧嚣的森林,重新回到暗夜精灵控制的手中,我们是不折不扣的闯入者,对待我们的是敌意还是别的什么,不得而知。
老张坐在领航员的位置上,全神贯注的盯着GPS所划的轨迹。由于在GPS上没有这条金莫公路,GPS被设定成记录轨迹的模式。幸亏有在无标识地区记录轨迹的良好习惯,我们才不至于在后来确定迷路的情况下,惊惶失措。
老张认为这条路是错误的,显然,我也是这么看。早开出两公里以上的路程了,一个标志牌也没有见到,怎么说都不正常。于是掉头回到“46”公里处,沿着左侧的道路开了进去。
这条路似乎更难走,道路不仅狭窄,而且车辙印也很深。如果不是底盘稍高的车行驶,中间的积雪肯定会蹭到底盘。
我心中一直在嘀咕,按道理,这“46”号标志牌如果是指向左侧的道路,那就绝没有理由安放在叉口之前,而是应当放在叉口后左侧的路边。既然它在叉口之前,以常理推断,右侧的道路应该是正确的。
显然,老张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小切颠簸着走了十几分钟。直到前方又遇到了一个丫型叉路口。
路口正中间的树上钉着块木牌,上面隐隐绰绰的写着“111”等字样。车灯在上面晃了几下,老张很自信的往右首一挥:走右边,那上面写的是还有11公里
不是吧!我心中大加怀疑,于是把刚才想到的路牌位置的看法说了出来。
又是几分钟过去了,传说中的标志牌仍然没有出现,道路也曲了拐弯的没见个平整的样子。这回没折了,掉头回吧,只好重新返回到叉路口。停下车,仔细端详了一番那个钉在树上的木牌。只见上面写着:某某林场111队。完全没有任何道路方面的信息。
回到“46”公里标志处?还是接着走左边这条路呢?这是个问题。我与老张的意见到是一致:接着走!
此时,车里的人都很沉默,仿佛一下子头脑里充满了非得马上解开的哲学命题,就连儿子也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PSP游戏机上的赛车游戏都无法吸引他了。手机信号早就没有了,我们已经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我很乐观,就结合现场氛围开始了亲子教育:儿子,如果这时你自己在这里迷路了,你会怎么办呀?会不会哭得昏天黑地的?
儿子很严肃地点点头:会的
我:哭有用么?
儿子:没用。
我:哭的确没用,还浪费力气。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保存体力,然后沿原路往回走。
我们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所以不能回头,继续向前走。
车里的油还有一半,车上还有一个装满20公升汽油的油桶。我想事情就是周到,在穿越这段路之前,已经考虑到可能会遇上的麻烦,于是先把油料准备充分,以备不时之需。
道路上的痕迹与别处完全不同,看着就像是履带车压出来的。而且,道路非常窄,就是一个大型车辆的车宽。路边的树比起以前见到过的树粗得多,不断的有树桩出现。
这是什么地方?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19 | 只看该作者
4
冒着烟的工棚
老陈:这是林木砍伐的作业面。路旁全是粗大的树桩,路的尽头是一处大的空场,垒放着大堆原木。在这堆原木的前方,支起两根高高的木头,上面有滑轮和绳索,似乎是卷扬机。
到了这里,我们才弄清楚原木是如何放到运输车辆上去的。而且这里显然不是我们要找的出路。
惊叹了一会儿采伐林木的作业场所,心里居然有点侥幸,完全没有了迷路的沮丧。如果不是因为迷路,怎么会有机会深入到采伐现场,看见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呢。
在重返“46”公里标志处的路上,车上的气氛热闹了一些,都在讨论在采伐场的所见所得,仿佛这次迷失道路,完全是特意安排的一次参观。只是夜黑雪厚,无法摄影罢了。
第三次看到“46”公里的标志了。老张看的很仔细,很快就发现在“46”的大字下面写的一行小字:金漠支线112
金漠支线?怎么干线变支线了?而且还多了个“112”。难道说还有“111”、“113”、“114”、“115”不成?如果真有“111”的话,又与在另一个叉口看到的“111”队是何关系呢?
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偏离了干线,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支线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从干线偏到支线,路边的标志牌上的公里数居然能延续下来。我们明显被标志牌上的大数字误导了。此时再回想起那个卡车司机为什么一连声的问我们到哪里去,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些支线,是运材线,也就是专门把原木从采伐场运出的线路。这种道路上出现我们这样的小车,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而我们当时,完全被小切受损的情绪所干扰,失去了在天黑之前得到拯救的最后机会。
在何处开始偏离干线了呢?老张判断应该在二十几公里的地段就已经开始了,他记得那时有一条向左的道路。小切受损的时候,已经迷路了一段时间。当然,这些分析都是后话,在当时可没有这么清晰的思路,否则我们就直接原路返回去找那条失踪的主道,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记者:是么?后面还有故事?
老陈:是的。后面的故事还很曲折呢。
我们当时的头脑就是一根筋,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后退,只是想着来证实我所谓的关于标牌位置与道路关系的想法是否正确。于是,我们沿着“46”公里标志牌右侧的道路重新走下去。
道路曲曲折折,不断沿着山脊下弯延。GPS上的导航轨迹始终在一片空白区域里,曲曲扭扭地向前延伸着,没有参照物,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谁也不晓得我们会驶向何处,但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大的方向对头。我们祈祷着幸运之星的降临,让我们快些看到标志牌。
前方,是一个十字路口!
如果说在丫型叉路口可以扔硬币决定方向的话,在十字路口上,该如何选择呢?这个玩笑开大了。
用最笨的办法,先右后左,我们把左右两条路都趟了一遍,没有任何收获。这回可是铁了心了,我发狠道:就照直走了,反正方向没错,肯定能走到某一条正确的路上去。
在漆黑的深山老林里夜行,确实是一种可贵的体验。没有标识,没有人烟,更没有过往的车辆。手机没有信号,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我们就像无头苍蝇,左闯一下右闯一下。幸亏在是冬季大雪的日子,还有车辆留下的道路可以行走。如果在别的季节,恐怕连道路都看不到。
眼见着车灯扫过了一个工棚,我的心里一动。有门儿,尽管工棚并没有冒烟,表明里面不会有人居住。但是希望之火却燃了起来。我们只要找到一个有烟的工棚,就能找到指路人。
车又转了几个弯。一个严严实实地蒙着塑料布的大工棚突然出在车灯的前方。而且,那上面居然冒着烟!感谢上帝,我们有救了。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20 | 只看该作者
5
莫尔道嘎
(摸着到了)
达到莫尔道嘎,已经是夜里10点了。老张同学的表哥在这个镇里工作。他很快就找到了我们,还请我们吃了一顿干锅牛肉。许是终于脱离险境,每个人的神经全都放松了,感觉这个干锅牛肉的滋味是特别的香,一个个全吃了个肚歪。
第二天,大哥又领着我们走了一段前往室韦的路。这一回,我们是真的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严格按着大哥的指示前进。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24 | 只看该作者
五、品尝俄式风味大餐
1
室韦俄罗斯民族乡
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是位于中俄边境-额尔古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建筑多是木刻楞式中式木屋,冬暖夏凉。据说附近临江村的建筑,俄罗斯风格多一些,老王对那里又产生的兴趣。后来因为大雪封路,没有去成。
室韦乡以俄罗斯风情为主搞起了旅游经济,村里到处可见娜塔莎小屋、冬尼亚客栈之类的招牌。村中居住的大多是第三、四代俄罗斯人的后裔。从长相上看,尽管与中国人通婚几代了,仍然保留着相当多高加索人种深眼高鼻的特征,乍看起来就像是新疆的少数民族。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同学老翟,奶奶是俄罗斯人,父亲、大伯父、二伯父、姑姑完全像是高加索人。他这一辈是第三代,如果在室韦乡,老翟显然最适合当块招牌来招揽游客,无论从身世还是长相。回去的时候,一定把这个创意反馈给他,就冲他是第三代的身份,混个俄罗斯族简直易如反掌。唉,可惜的是,年龄已经四张了,如果是二十几年前,用这个身份参加高考,那少数民族的加分还不是白给的一样。当年咋就混了个汉族当呢,切,一点便宜都没沾上。
1、
俄式大餐
我们在一家俄罗斯族家庭里享受了一顿俄式大餐,按吴大姐的话说,比在北京的老莫吃的舒服多了。自摸出了老林子之后,每个人又一次吃了一个肚歪。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26 | 只看该作者
从室韦乡出来的路上,小切撤开欢,在雪地里越了一把,过过瘾。
聆听自然

19

主题

465

帖子

72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9-4-8
QQ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0:29 | 只看该作者

玩雪

在室韦至额尔古纳的路上过了把瘾

0

主题

139

帖子

120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9-7-12
QQ
13#
发表于 2009-11-4 20:4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啊!北国风光太美了。

2

主题

55

帖子

43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9-11-2
14#
发表于 2009-11-5 21:13 | 只看该作者
顶!十来年没回大兴安岭老家了,真是想念那里的冬雪。。。。
再次敬佩哥几个
简单

6

主题

1126

帖子

213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10-6
15#
发表于 2009-11-5 21:52 | 只看该作者
礼貌回帖
顶!!!!!!!!!!!!!!!!!!!!!!!!!

33

主题

2670

帖子

1922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4-2
QQ
16#
发表于 2009-11-6 12:31 | 只看该作者
好美的雪景

38

主题

378

帖子

454

积分

禁止发言

注册2009-10-29
17#
发表于 2009-11-6 13: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龙乐飞天

181

主题

6067

帖子

4707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8-7-3
QQ
18#
发表于 2009-11-7 13:49 | 只看该作者
好美的家乡啊。。

152

主题

1458

帖子

218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8-2-20
19#
发表于 2009-11-7 18:25 | 只看该作者
美呀,羡慕呀。我们广州还是穿短袖呀
小二

10

主题

113

帖子

276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7-12-23
QQ
20#
发表于 2009-11-7 19:33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必须顶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7 11:56 , Processed in 0.090437 second(s), Total 17, Slave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