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约1151)两宋之交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这些东西自己几乎都耳熟能详了。在异彩纷呈的北宋的词坛,她傲视群雄,即使直面东坡,清照还是会带着自信的微笑,轻启丹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负才学的她还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并用自己的婉约清新的词作详细
证实。“伤心枕上三更雨”,“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千年的时间甬道里,她一直被视为愁的化身。国家之辱、丧夫之痛、颠沛之苦、志趣之抑、男女不平等之慨,集于一身。草率地仅仅用一个愁字来给这名机遇非常的才女下断语,其实是一种很难被宽宥的浅薄.李清照的诗的内容经常涉及政治,有着鲜明的倾向性。她对时局的思考和分析远远地超过了当时世俗支撑下一介妇人所能达到的高度,甚至高明不让标榜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在朝衮衮诸公。“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她的满腹才华害了她,是她雅洁的追求害了她。更进一步说,是如浮萍飘摇的朝代不容她,是封建社会森严的规
范不容她。 生命中清照只有过短暂的欢娱。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罗衣轻扬,露浓花瘦,乍见来人,惊诧的她来不及整装就匆匆溜走。身后,是金钗
坠地的翠响。“倚门回首“,却又佯装在“把青梅嗅”。在其父李格非的指导下,李清照的才名早就从闺阁突围而出,年少的她便执笔属文,吟咏风流。即使是身为当时著名学者的李父也常对她母亲感叹:“我的清儿若是个须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一对描金彩绘龙凤喜烛悄悄燃烧。十八载弹指挥间,新娘的闺阁生活就将要尘封在
记忆中。绣红的大红盖头里,躲着清照。想必在那一刻,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
明诚定在里面究竟会是怎样添香的红袖。 就是这段红袖,陪着赵明诚走过路一段绚丽的时光。 后来,赵挺之与李格非都因得罪权臣蔡京而被罢官,赵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争中死去。赵家父死家败,赵明诚心寒已极,遂与李清照离开汴京,回到他的故乡青州。 清照结衣缩食,取下明珠翠羽,代之以荆钗布裙,为的是满足丈夫金石书画的搜罗。 光阴荏苒,在一个霜天秋色、桂子飘香的日子,赵明诚得到友人刘跋的书函,约他到泰山访古。清照无法随行,临行前殷殷寄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读罢此词,登时登泰山、访古碑的心思便减去一半;身还未到泰山,心却开始在计算归期了。 当时,朝代的庙宇正在经历汹涌的变化。宋徽宗的“花石纲”的梦穷极奢丽。帝王的
奢华之梦使百姓倍受煎熬,各地起义相继爆发。金军趁机挥师南下,宋室南渡,赵构成了南宋的第一个皇帝。不幸的是,赵构的登基只是使千百个侏儒皇帝的行列中又多了一位。 不久,再赴建康任职的赵明诚死在刚上任不久的太守府。李清照猝然病倒——他是她生命的神经啊。这位坚强的女性最终没有选择在九泉之下追随丈夫,而是决定穷其余年整理赵明诚留下的有关金石彝器考证文章。 她没想到,风雨如晦的前方有太多的烙印要烙在自己的身上,心上。 金兵南犯,李清照不得不孤身一人继续逃难。其间,她视同生命的大量古书石刻,在战火中“散为云烟”,所珍爱的书画铭器也屡遭盗窃。这时,偏偏还有几个专门拨弄是非的小人乘机落井下石,诬陷李清照曾将家中所藏的玉壶奉送给金人,暗地里向朝廷诬陷她有通敌嫌疑。“玉壶颁金”,李清照饱尝着世情流俗的寒霜。 绍兴二年(1132年)夏天,她被生计所迫改嫁张汝舟——一个为了占有她的古玩财物才迎娶她的又一个小人。于是,清照毅然揭发张当年在科考中的舞弊行为,与之离婚。 按宋《刑统》规定,妻告夫,即使属实,也得“徙二年”。潦倒度日的李清照身陷囹
圄而不悔。 她曾为一味出访金的大丞写过诗篇。即使辛弃疾这样的通达之士也对女词人投以白眼: 他,只是欣赏她的才学而已。在生命的茕茕孑立里,清照还在为国家哀叹,为社稷鼓与呼。 她有着她“本不该有”的惊世才华和追求。 晚年,清照一个人守着穷庐。断垣边,她默默地扫着地上的落叶。谁愿意了解,这
可是一位捍卫爱情无暇、舍事成心的盖世女词人。当她口授路过的小女孩诗歌音韵是,旁边茅屋的老太太动肝火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学什么破东西 ?”巨大的问号刺入了清照的胸膛,它,它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这位美神只有在词中刻下这种掺和着血泪的家国之痛,这种哀愁孤苦、度日如年的
生命基调。国家之辱、丧夫之痛、颠沛之苦、志趣之抑、男女不平等之慨,竟要她
这样一个柔弱的女词人悉数背起。。。 直至今天,又有多少人读懂了清照的愁呢 ? 千年孤独,孤独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