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第一次踏进蔡葵的车模收藏馆,的确有被填满视野的车模震撼到。我自己也收藏过一些车模,但跟蔡葵一比,就不值一提了。
震撼之后便是好奇,蔡葵究竟是何许人也,是什么促使他如此痴迷车模?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
“我对汽车模型的喜爱源自小时候父亲给我的一份礼物——一款汽车模型。”蔡葵说,“我当时就被这玩意迷住了,它比汽车照片可要有意思得多。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它,去欣赏车身的每个角落,打开车门还能看到它的内饰。”
头发略有花白的蔡葵,谈起车模带来的快乐时脸上堆满笑容。他是地地道道的广州人,1982 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分配到客车厂从事汽车设计。1993 年,蔡葵辞去了汽车设计的工作,创办了“东晓车迷世界”俱乐部,开始了至今已 21 年的车模收藏生涯。
如今,外界给他的美誉是——“中国车模第一人”。
车模的玩法很多,人们收藏车模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人因为觉得车型很酷所以入手,而有些人则觉得这款车模有升值空间,还有些人会欣赏车模本身精良的制造工艺。
对蔡葵来说,他更看重车模背后的汽车文化,“这是我如此痴迷车模的最大原因,也是我坚持这么多年的动力所在。”蔡葵告诉我们,“一款值得收藏的车模通常隐含了丰富的故事和文化,它对应了当时的汽车工业状况甚至是社会发展状况。”
比如,各个年代各种型号的保时捷车模就可以组成保时捷百科全书了,你可以探寻保时捷的发展历史甚至是德国造车业的演进史。
野马是许多读者心里的挚爱,我们不可能买下各个年代的野马,但却可以尝试将对应的车模收入囊中。
当然,购买较多的车模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或许我们也得做些功课。“购买之前通常就会去了解这款车的背景和故事,弄清楚它是否值得收藏,买回来后你也会进一步地去了解。毕竟都是花了钱的。”蔡葵谈起了自己收藏车模的心得,“我看中的通常是那些被赋予历史意义或者充满故事的车模。”
下图是宝马依塞塔 1955 BMW ISETTA 车模。这款车的特别之处在于只有一个门,当你从正面打开它时,会惊奇地发现方向盘和仪表板也和车门连为一体,这种设计可以让女士们以最优雅的姿态进入这辆小车,就像坐上马车那样容易。
依塞塔宛如一个“轮子上的鸡蛋”,被亲切地称作“宝马蛋”。不过该车并非宝马原创,意大利米兰 ISO 车厂最先设计了它。依塞塔在意大利的销售停滞不前,但经过宝马改良,采用宝马摩托车发动机的新依塞塔在德国成为了畅销车型,1957 年销售了近 40000 辆。
采访蔡葵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来自顺德的车模爱好者,他现在也储备了三柜子的车模。最初,这位发烧友跟许多人一样,也是从新酷跑车玩起,不过玩久了就觉得没意思。“新跑车年年有,看着差别都不大,也没有历史底蕴。还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汽车更有收藏价值。因为每一款车都是有故事的,它们能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相信大家心里还有一个最大的疑惑,蔡葵收集了这么多车模,得花掉多少钱啊?他又是依靠什么来承担这笔巨额开销呢?
蔡葵正在制作车模场景
蔡葵的车模场景作品
蔡葵的车模场景作品
第一个问题蔡葵自己也没法回答,21 年的收藏经历,实在难以统计开销。不过他提到了一件趣事,90 年代他花了 20 多万人民币撰写并自费出版了两本车模书籍。“20 多万当时在广州可是能买地建房子的,现在广州的房价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蔡葵笑了起来,不过他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你不能完全为钱活着,收藏车模带给我的快乐和文化感知,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得到了一部分答案。蔡葵在收藏车模的同时也在经营着一家车模店,车模店的收入可以为自己的爱好补充弹药。“以车养车是一个维持爱好的方式。”蔡葵透露,“比如进货 10 辆车模,卖出去 9 辆,所挣的利润相当于第 10 辆车的成本。那么第 10 辆车就是挣来的。”
看着蔡葵略显花白的头发,以及满屋的车模,我心想,他真正做到了:
将喜欢,变成热爱。
蔡葵的车模收藏馆位于广州市广州大厦对面,免费对外开放
[ 本帖最后由 黑马911 于 2014-7-7 21:4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