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8004
- 经验
- 20 点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10 金轮胎
- 积分
- 118
- 注册时间
- 2012-2-8
- 在线时间
- 6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7-1
- 帖子
- 135
- 主题
- 11
- 精华
- 0
准天使
注册2012-2-8
|
非常感谢搓板兄的指教,您说到的情况让我感觉到关于磨合的本质性的东西还很不清楚。我觉得我们可以分开讨论磨合的问题,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四驱传动系统等等,他们对于磨合的要求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就发动机而言,我们可以重点探讨一下我们维特拉发动机壁表面与活塞环表面工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不太好找这些资料,有点相关的资料贴上,供朋友们一起来分析。(注:一下文字来自网络)关于活塞环的:
车用发动机活塞环用的材料经历了普通灰铸铁—高合金铸铁—球墨铸铁—钢的发展过程。其中,传统车用柴油发动机的活塞环一般使用球墨铸铁或合金铸铁,汽油发动机的活塞环一般采用钢。活塞环技术发展的另一趋势是薄型化。采用该技术后,活塞环高度变小,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密封性加强,可以大大减少润滑油进入燃烧室的机率,从而降低排放污染。目前这一技术正在车用柴油机和汽油机领域推广运用。相比铸铁环,钢质活塞环无需铸造,而且重量轻、加工方法简单.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钢质活塞环会成为主流。
活塞环对燃油发动机的意义 活塞环是燃油发动机内部的核心部件,它和汽缸,活塞,汽缸壁等一起完成燃油气体的密封常用汽车发动机有柴油和汽油发动机两种,由于其燃油性能不同,其使用的活塞环也不尽相同,早期的活塞环靠铸造形成,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钢制的高功率活塞环诞生,且随着对发动机功能,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表面处理应用其中,如溶射,电镀,镀铬,气体氮化,物理沉积,表面涂层,锌锰系磷化处理等,使活塞环的功能大大提高。
活塞环作用包括密封、调节机油(控油)、导热(传热)、导向(支承)四个作用。 密封:指密封燃气,不让燃烧室的气体漏到曲轴箱,把气体的泄漏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热效率。漏气不仅会使发动机的动力下降,而且会使机油变质,这是气环的主要任务; 调节机油(控油):把气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刮下,同时又使缸壁上布有薄薄的油膜,保证气缸和活塞及环的正常润滑,这是油环的主要任务。在现代高速发动机上,特别重视活塞环控制油膜的作用;导热:通过活塞环将活塞的热量传导给缸套,即起冷却作用。据可靠资料认为,活塞顶所受的的热量中有70~80%是通过活塞环传给缸壁而散掉的;支承:活塞环将活塞保持在气缸中,防止活塞与气缸壁直接接触,保证活塞平顺运动,降低摩擦阻力,而且防止活塞敲缸。一般汽油发动机的活塞采用两道气环,一道油环,而柴油发动机则采用三道气环,一道油环。
作用力
作用在活塞环的力有气体压力、环自身弹力、环往复运动的惯性力、环与气缸及环槽的摩擦力等,如图所示。由于这些力的作用,环将产生轴向运动、径向运动、回转运动等基本运动。此外,活塞环由于它的运动特点,伴随着不规则运动,不可避免地出现轴向不规则运动引起的浮悬和轴向振动、径向不规则运动和振动、扭曲运动等。这些不规则运动常常妨碍活塞环发挥作用。设计活塞环时,要充分发挥有利运动,控制不利的一面。
导热性
将燃烧产生的高热,通过活塞环传递给气缸壁,所以能起到冷却活塞的作用。通过活塞环向气缸壁散出的热量,一般可达到活塞顶部承受热量的 30 ~ 40 %
气密性
活塞环的第一个作用是保持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密封,控制漏气到最低限度。这种作用主要由气环来承担,即发动机在任何运转条件下,其压缩空气和燃气的泄漏均要控制到最少,以提高热效率;防止因漏气而引起气缸与活塞或气缸与环之间咬死;防止润滑油的劣化而引起的故障等。
控油性
活塞环的第二个作用是适当地刮落附着于气缸壁上的滑油,并保持正常的油耗量。当供给的滑油过多时将被吸至燃烧室,使油耗量增大,而且由于燃烧产生的积炭,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极坏。
支撑性
因活塞略小于气缸内径,如无活塞环,则活塞在气缸内不稳定,就不可能运动自如。同时,环还要防止活塞直接与气缸接触,起到支撑作用。因此,活塞环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其滑动面全靠环来承担。
以下是关于活塞环环材料及涂层的资料,看上去很强悍哦,不知我们的使用什么材料及涂层的。(图没有)
钢不仅日益频繁地用于制造诸如活塞这类部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活塞环。将钢作为活塞环材料使用的明显趋势最早发端于重型应用中。它不仅应用于第一道密封环上,而且还被应用于第二以及第三环上。
第一道密封环是由渗氮不锈钢制成的。面向汽缸壁的活塞环运行表面涂有高耐磨涂层,它在防拉缸方面也具有极高的价值。该涂层,即所谓的PVD(物理气相沉积)层,在高度真空中沉积而成(见图1),由CrN(氮化铬)构成,其硬度最高可达1,600 HV 0.050。
涂层组分如图2所示。
PVD涂层与当今常用的铬瓷层相比,耐磨性能高于后者可达4倍之多。就防拉缸性能而言,取得了显著的改善,在磨合过程中尤其如此。
伴随着对零部件寿命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今耐磨性能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在进行第一次大修之前,要求达到1,000,000公里的运行里程。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一种涂层能够达到如此之高的耐用性,尤其是在对排放废气有高再循环率要求的情况下。
通过应用可以作渗氮处理的基体,当PVD层在活塞环隙处开始磨损时,渗氮层就可以保证紧急状态下的运行性能。另外,渗氮也改善了活塞环侧面的耐磨性能。
渗氮钢制活塞环正在逐渐替换二环槽的镀铬铸铁环。但是与第一道密封环不同,它们没有使用PVD涂层。
油环也是使用型钢卷曲而成,并且经过渗氮, 或渗氮加PVD涂层。
因而,如今的活塞环组全部由钢制成。它们满足了定位于未来的商用汽车发动机的苛刻要求。
关于缸体内壁,也应该进行过表面硬化处理,有关文章不再引述,那么在磨合的时候,他们到底谁更硬?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也许有助于更清楚磨合的本质。请朋友们多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