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4S店,销售员小伙子,很爽气的交了底,我最多有多大的让价,再低找老总,现在回想起来,心也还是急了点,43.8W,42.2成交,一个礼拜后提车. 车到了,想想这种车应该没毛病,看了一下外观,就付清余款,准备上牌,幸运的是,11月的杭州还有点热,上检测线时发现没冷气,上牌处的大妈非常认真,合格证居然没有荧光标记,需补证明,车只好停在店里,过几天去看居然问体还没解决.意识到有点严重了,还好没上牌,属于售前,坚决要求换车,还好更日本人打过交道,知道日本人对质量还是负责认的,第二天,就接到TEL说同意换车,再等一周等板车过来. 新车终于如约而至,让行家里里外外全部查过,总算OK啦 上检测线,尾气读数居然为零,太好啦. 原车除了电瓶是国产件,连轮胎都是原装,听说长丰就装了门及轮胎,跟原装几乎一样,心里踏实了. 对照美版MOTERO,就少了一样胎压监测,可怜我了车最先加装的就是这个,轮胎是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暴胎最主要是亏气高速引起的,我的轿车上就装有这个玩意,是很实用的安全装置,另外在国外的保用服务与国内有天壤之别,无语啊 顺便提供一个识别美版车的行家经验:左舵车的油箱在右面.看看日本引进的轿车,右舵改左,油箱没改,在驾驶员一側,想想汗毛啊 因平时带步还要装东西,旧车也没有卖,周末郊游开SUV. 磨合期,加93#,油耗14.5升左右,过了磨合,看到有关汽油标号的文章,V77压缩比为9.5,最好还是用97#,油耗明显降低5%以上,看来做对了,这样对发动机也好,前段时间天凉了,不用空调最低油耗11.62L,因该打空调对油耗影响不大,主要是有小孩在,打空调走炱速时间不能控制. 去年夏天的周末几乎都在杭州附近的高山上,晚上住在农家用不着空调,哈哈,沿着陡峭的机耕路爬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头,湿滑沙石山路,只要用4H档及可随心所欲,坚韧强悍的悬架传递来清晰的路感,过滤掉了旅途的颠簸,高高的离地间隙轻松地跨越看似难以通过的深沟.这款车对付坏路,烂路是不错的. 今年五一到了闽北纯净的海滩,在鱼民都不晒海带的地方(人站着就会陷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