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级 于 2016-10-20 17:00 编辑
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是西北五省区第一座“全国文明城市”。
从长钢到新疆(自驾)
第十二天:巴音布鲁克——库尔勒市
昨晚在海拔2000多米的巴音布鲁克睡的很踏实,呼吸也很顺畅,并没有像在西藏的时候,出现了高原反应,晚上头疼睡不着的情况,但山上的寒冷,依旧让我想起了在禾木景区时候的和衣而睡,还好这里的酒店比较暖和……
下一站,库尔勒市,公里数360,预计时间6小时。
早晨7点半看向窗外,却见窗外还是黑压压一片,依旧是夜色朦胧,让人不辩昼夜。由于酒店离景区不远,再加上天未亮,所以懒病又犯了,8点半的时候才起床洗漱,出门已经是9点了。
天已经放晴,不似昨天来时的阴云密布,此时的巴音布鲁克碧空如洗,云淡风轻,远处雪山群峰耸立,山顶白雪皑皑,连成一片的云彩压的很低,好像随时会掉下来似的。盎然的绿草将整片草原渲染的生机勃勃,平坦辽阔,一望无边,迷人的塞外风光深深印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由于昨天已经在那拉提草原盘旋了一整天,因此今天就没有再进巴音布鲁克草原,便开始往山下驶去,目的地——库尔勒!
开车行驶没多久,阴沉的天空就再也忍不住了,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之后没过多久,山间的寒冷又将这雨水转化成了冰晶洋洋洒洒下了起来。
一路向山上驶去,雪一直在下,路面已经被裹上银装,我担心雪太大,被困在山上,便急急下山,但雪天路滑又没办法太快,还真是让人纠结……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这样的箭头标识,因为这里天气一年四季都是这样雨雪不定,而这些箭头就是为了在这种大雪天气,路面被雪覆盖的时候,提醒司机箭头下方是路基,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路过看到经幡,在新疆能看到这么多经幡着实有些惊讶,以前只有在西藏见到过经幡,于是便下车看了看,这里的“查汗努尔达坂”的意思是垭口,也就是最高点,具体为什么将经幡放在这里,这跟宗教信仰有关,我也不甚明了。
雪已经下的很小了,但天空依旧阴霾。沿路竟然还看到了牦牛,这也是来了新疆第一次看到牦牛,一般都是黄牛,而西藏正好相反,全是牦牛,没有黄牛。看到路边的牦牛在这风雪中觅食,厚厚的皮毛将寒冷阻隔,看起来是那么悠闲。
路过九曲十八弯,它像是泉水和雪水汇聚而成的仙女的飘带穿过天鹅湖,更像是上苍为巴音布鲁克这个翡翠王国披上的圣洁的哈达。当夕阳从云缝中把万道霞光射向草原,落日摇金,蜿蜒如蟒的九曲十八弯就映出了后弈射下的那九个太阳。
从山上下来,已经下午2点多了,于是就在山下的县城了草草解决了午饭。值得一提的是山上阴云密布,大雪飘然,山下竟然是晴空万里,让我真实感受到了东边日出西边雨。 自从来了新疆,各种安检就特别多,尤其是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安检更是严格,从进入加油站开始,只能司机一人驾车进去加油站加油,车上其余的人必须站在加油站外面,厕所也在外面,根本不会给除司机以外的人任何借口进入。
在这里不论是本地车还是外地车,都必须接受严格检查,后备箱跟四扇门都要全部打开,然后安检人员一一检查过,才能放你进去加油,不过这样的话,秩序倒是好了很多……
经过加油站的一番“严格筛选”,终于继续上路了,进入新疆以来,路两旁的树长的都很“奇怪”,并不像咱们这里的树开枝散叶,看起来很宽大,新疆的树都是比较窄,一种往上冲的样子,有人说这是防沙林,只有这样的树才能有效防止风沙!
沿途看到路两旁如同红色海洋般却波涛不惊的一整片“不明物体”,好奇心顿时又大涨,上次看到黑压压一片西瓜子,现在又是一片丹红,我怎么能不一探究竟?
走进看了看,原来是凉晒的辣椒,当地人在这红色海洋中游刃,好像是在把干透的辣椒收起来吧,看起来也是挺忙碌的,看着他们在辣椒中间转悠,我虽未进去,但我的眼泪都有些控制不住地留下了,颇有望梅止渴的感觉……
晚上7点,已经到了库尔勒,今天没有去景区游览,但心却按耐不住,趁天还没黑,我便开始了徒步在市区里面转悠。
新疆的爱心墙,跟咱们这里不一样,没有挂钩,而是将衣服放在下面的架子上。
库尔勒的市政府,而对面就是一个大广场,进入广场都要安检!看来这种公共场合的管理都是很严格……进去里面,人还不少,男女老少都有,远远就听见了里面放着新疆的民族音乐,于是循声望去,看到了一群人在广场上跳着舞。
这里跳舞跟咱们这里不一样,身体不接触,摆手弄姿,看起来好不惬意,每个人都得脸上都洋溢着真诚快乐的笑容。
霓虹灯下的整座城市,显得那么繁华,不知是否纸醉金迷,但灯红酒绿也足以让人贪恋。
不早了,于是就在附近的地下美食城寻觅晚饭,找来找去看到家米线店人挺多的,味道应该不错吧,于是就进去要了两掺的米线,就是把面跟米线掺在一起,尽管没有之前的鱼肉白酒,但豆腐皮,生菜,海带丝,配上这浓浓的骨汤,也着实够美味了!
在路上奔波了一天,晚饭过后便回到酒店,早早休息了,明天继续下一站的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