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盘点自动挡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690

主题

695

帖子

2069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6-3-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lockquote>问题来了,AT变速箱如何实现驻车?如何实现前进挡位间的切换?咱继续通过对自主8AT的拆解,为您详细解读自动变速箱与我们日常驾驶之间那些鲜为人知的微妙联系。          </blockquote>                 首先          需要了解的是自动变速箱拨动挡杆时为何也会像手动挡一样入感和行程差异?          <blockquote>   车辆缓慢蠕行除了可以应对拥堵的交通状况外,平日里倒车、停车同样也少不了它,可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停车入位需要频繁拨动挡杆时,自动变速箱也会存在与手动变速箱换挡时类似的吸入感,而且车辆停好后挂入P挡时,其挂挡行程也要比D、N、R三个挡位稍长,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了寻找答案,我们的拆解继续深入。          </blockquote>          <blockquote>   凸轮板固定于换挡操纵连接杆上,可随之转动。其边缘带有四个凹槽,即P、R、N、D四个挡位,当“滚针”柱销位于某一凹槽内时,就表示变速箱正在与之对应的挡位下运转。换挡时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到吸入感,秘密就在这凹槽上面。简单来说,换挡的过程就是滚针从一个凹槽进入另一个凹槽的过程,而由于其被安装于板形弹簧上,所以要想顺利实现挡位切换,就必须克服弹簧力。这一过程可进一步一分为二,即“从第一个槽里出来”和“进入到第二个槽中去”。          </blockquote>          <blockquote>  出来的过程滚针所经过的凸轮板边缘工程上称之为“抑制弧”,方向与弹簧力相反,其是为防止变速箱跳挡而专门设计的,此时弹簧力将阻止滚针的运动,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会在换挡时感觉挡杆有阻力存在;而进去的过程,滚针所经过的凸轮边缘被称为“吸入弧”,方向与弹簧力相同,此时弹簧将推着滚针快速滑落到槽中,吸入感便由此产生。同时,凸轮板在设计时会充分对安全性加以考虑,防止轻易挂入P挡,因此R挡与P挡间切换时凸轮板所要旋转的角度被人为增大,这也就是为何挂P挡行程会感觉稍长的缘故。          </blockquote>                           <br style="clear: both那么,AT变速箱如何实现驻车?                           <blockquote>  谈到了P挡就会联想到驻车,这个挡位就是为了防止车辆在带有坡度路面停靠时出现溜车。对于手动车型而言,此功能专门由拉索式或电动驻车制动器负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刹,安装位置大多位于后轮制动器。而自动挡车型除了手刹外,在变速箱内部也有专门的驻车制动机构,只是实现方式上与手刹存在差异。          </blockquote>                                  <br style="clear: both如何实现前进挡位间的切换?          <blockquote>  通过对换挡、驻车等功能的拆解,我们对AT变速箱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不过,就变速箱本身而言,这些功能并不是重点,如何切换速比才是第一要务。我们上一篇已经讲过,盛瑞8AT之所以体积小与换挡元件少有着直接关系。          </blockquote>                                            <blockquote>  经过拆解,你是否已经详细地了解了首款国产横置8AT变速箱的具体技术细节和使用技巧呢?8AT变速箱小巧的外形可很大程度上减少与车身部件间可能发生的干涉,使车身设计更加便捷。           </blockquote>                 (转载自爱卡汽车)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4-27 00:49 , Processed in 0.046310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