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大部分摘抄天津大队.风暴.杨队的文章)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大家对避震系统改装的诉求:
.提高舒适度;
.升高、增加通过性;
.增加稳定性、耐久性;
实际没有任何一款避震能够完全满足您在不同路面与使用条件下的要求,哪怕是超级贵的赛车避震,只能追求平衡,这种平衡就是您用车习惯的倾向性。
先来说说舒适度,有人抱怨帕杰罗车的避震太硬了,过减速带颠的厉害,想换软一些的避震,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避震并不是越软舒适度越高,反而会降低舒适性,太软的避震会让车身产生弹跳,增加了车身的起伏,舒适性何来。
再说说车身的升高,帕杰罗是内嵌式大梁结构加四轮独立悬挂,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很超前的,既兼顾了越野车的坚固性又提高了操控性,而且不要认为承载式车身就不如非承载是车身坚固,在进行帕杰罗车身升高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车身与底盘的整体设计,基于帕杰罗原厂的设计理念,4寸升高基本就不用考虑了,因为需要改动的东西太多,造价也太昂贵,改出来后的效果也不一定尽人意,所以目前市场上我们看到的帕杰罗4寸升高基本没有,也没有出比较成熟的改装套件。
帕杰罗的升高基本就是2寸或2.5寸升高(其实就是一个大概范围的高度,不必纠于具体升高几寸,超高2.5寸后对传动部分会有一些影响),这样的升高基本不需要改动除避震器与弹簧之外的任何部位,有些人说最好把半轴螺丝全部松开,然后到自然状态后,再重新上紧,这样不容易损伤胶套,这样做没有坏处,但感觉实在是没必要,因为传动轴本身就是可以活动的部件。
所谓的2寸或2.5寸升高(这里说的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这个升高其实还是用原车高度的避震,簧基本也是原车高度,只是弹簧与避震的磅数增加了,车身重量下压弹簧的空间变小,车身高度上升,增加了底盘的离地间隙,从而增加了通过性,所以还是原车数据,大家可以放心做升高。
另外,调校好的避震系统在弯道与操控的表现要比原车的好很多,原车避震偏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弯道内侧的避震与簧下压明显变大,车身侧倾严重,而且不敢高速过弯,更换了大磅数弹簧与避震,车身侧倾明显改善,反而提升了弯道性能。本人换装的是氮减,有个经常过的弯道,双向两车道右转进入双向四车道主路,原减震40公里时有侧倾感,换后可达55公里才有原来的感觉。
避震器并不是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而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假如你开过避震器坏掉的车,你就可以体会车子通过每一坑洞、起伏后余波荡漾的弹跳,而避震器正是用来抑制这样的弹跳。没有避震器将无法控制弹簧的反弹,车子遇到崎岖路面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弹跳,过弯时也会因为弹簧上下的震动而造成轮胎抓地力和循迹性的丧失。最理想的状况是利用避震器来把弹簧的弹跳限制在一次,所以避震与弹簧的匹配非常重要。如果您只是在城区公路上跑,原车无需做任何改变,其通过性已经远超普通的城市SUV了,至于说过减速带或小坑的技巧,千万不要把狮子当作小绵羊,不要用轿车的方式过减速带或沟沟坎坎,通俗的说,就是别用轿车的速度过减速带,同样也别用帕杰罗的车速开小车过减速带,否则你会很受伤
提到弹簧磅数选择,帕杰罗原车前簧是580磅,后簧是650磅,以使用OME簧为例,前簧多数采用2914这个型号,自由高度330毫米,650磅,2915型号,自由高度345毫米,650磅;后簧2917型号,自由高度345毫米,700~900磅,2918型号,自由高度338,860~1000磅,2995型号,自由高度350毫米,860~1000磅。通过以上数据,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弹簧了,如果是素车升高,满足基本越野路面,可采用轻载簧(2914+2917),如果前面加了绞盘建议用2915。如果加了副油箱或经常重车可以考虑使用2918,极端的穿越用2995,因为簧高且硬,用的很少。
避震根据阻尼材料来区分就是液压式与充气式,直白的说就是“油减”与“氮减”,大多数车型原厂使用“油减”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但对于我们这些喜欢自驾旅行与越野穿越的车主来说,必须升级。
1.从价格角度:油减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廉,氮减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以帕杰罗为例,升级全车一套避震价格区间在3000~6000左右,氮气减震一般在10000~15000左右,很明显氮减价格基本是油减价格的一倍,所以多数车主还是选择了油减,但随着改装市场的兴起,车主对改装避震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两年,氮减逐渐兴起,价格也相对有所下降。
2.从驾驶体验角度:氮减反应速度要比油减快,对颠簸的过滤效果更好,特别是在“搓板路”的表现,长时间的颠簸跳动,避震都会发生热衰,热衰到一定的程度,避震基本就失去了作用,避震的好与坏,主要是看对热衰的控制。由于氮减的设计原理就是油气分离,所以在热衰控制方面做的更好,直白的说,就是氮减拉得住车,不至于让车弹跳起来,所以喜欢玩沙子的兄弟们改装车首要就是更换支撑力更大的簧与更换氮减,更换避震系统另外的作用就是不损失动力。
此外,一般氮减都可调软硬度,可根据行驶路面的需要自行进行调节,而且前部避震带绞牙,可调节车头高度,这样就不会出现趴头或翘屁股的现象了。
3.从维修、维护的角度:避震漏油是最高发的故障,油减发生漏油故障后,没有任何维修价值,只能更换,往往是左右两根一起更换,商家买避震多数是成套卖,所以单独买某根避震价格相对较高。氮减是可维修的,不管哪个部件发生问题,直接更换某个部件即可,氮减一般行驶里程超过4万公里,最好进行保养,更换阻尼油与油封,有些车友比较懒,等到啥时避震发生故障,啥时维修,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还是建议车主按期保养。所以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更应该选择氮减,毕竟维修比更换还是便宜不少钱的。氮减需要保养,发生故障能够维修,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最好是选择有售后保障的厂家。
本人本想写一遍文章让喜欢越野的兄弟们了解为什么要换减震,但看过天津大队风暴的文章后,觉的不管自己怎么写,都显的苍白无力,所以,还是照抄吧,在这里发表,也好让更多的兄弟们多了解,感谢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