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82379
- 经验
- 10 点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5 金轮胎
- 积分
- 54
- 注册时间
- 2010-4-19
- 在线时间
- 4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5-5
- 帖子
- 40
- 主题
- 5
- 精华
- 0
准天使
注册2010-4-19
|
系列科普活动之——三江源科学探险考察
零距离探索三江源头关注中华水塔环境变化
详见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网站:http://www.case.org.cn/comtrend/20110130_01.html
科学探险考察目的地:
黄河源头 --约古宗列曲 N35o00'28",E95o54'44"
澜沧江源头 --果宗木查山 N33o42'31",E94o41'44"
长江源头 --姜根迪如冰川 N33o28',E91o08'
科学探险考察指导专家:
关志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王方辰(待定)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珍稀动物探险考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科学探险考察活动特色:
专业科学的考察活动指导
独具特色的考察穿越路线
安全可靠的后勤救援保障
序 言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雪山、冰川、沼泽众多,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河流最多、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高山草甸湿地区,不但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而且也是我国生态安全及东南亚各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冰川、雪山逐年萎缩;而且,随着人口的大幅增加和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更加脆弱。
1999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了三江源科学探险考察队,围绕着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取得了宝贵的科学资料,并提出了“开发大西北,保护三江源”的建议。此建议得到国家林业局、青海省gov-ern-ment、中国科协及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200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血脉,澜沧江下游的湄公河在东南亚国家也被尊称为“母亲河”、“生命之水”。我们已从母亲河获取了太多,然而我们对母亲河却了解得太少,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去了解、认识、保护母亲河。
此次系列科学探险考察活动将在科学家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和视角深入探索黄河源、澜沧江源与长江源,零距离触摸母亲河最初的脉搏。希望通过系列活动促进更多有识之士将来能关注并参与保护中华水塔生态环境,保护这大美无言之地。
一、考察计划安排
1、三江源科学探险科普考察活动启动仪式
时间:2011年3月26日下午
地点:北京
议程:
(1)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证书颁发仪式
(2)三江源专题科普座谈会
主讲:考察活动指导科学家
主题:三江源科考与环境保护
(3)行前准备会
注意事项、团队纪律、相互熟悉
(4)三江源科学探险科普考察活动启动仪式
提示:为鼓励外地会员前来京参会,将为外地会员提供免费住宿一晚(四星,标准间,双人)。如无法参会,会员证书可代领或邮寄。
2、考察计划行程
D0 4月2日 西宁集结 宿:西宁 海拔:2260m
签到、行前准备会、欢迎晚宴
D1 4月3日 西宁-玛多 宿:玛多 海拔:4200m
路况:G214国道 里程:480Km
发车仪式。沿唐蕃古道行驶,初上高原,会有较明显高原反应,到玛多早住宿休整。
D2 4月4日 玛多-麻多 宿:麻多 海拔:4800m
路况:沙石路、沼泽路 里程:220Km
途经鄂陵湖、措哇尕什则山顶、扎陵湖考察。
D3 4月5日 黄河源考察 宿:麻多 海拔:4800m
路况:沼泽路 里程:150Km
主要考察约古宗列曲N35o00'28",E95o54'44"。
D4 4月6日 麻多-玉树 宿:玉树 海拔:3680m
路况:沙石路、S308省道 里程:400Km
经曲麻莱县、治多县,抵玉树。
D5 4月7日 玉树 宿:玉树 海拔:3680m
休整一天,逐渐适应高原反应,恢复体力,为下一阶段考察做准备。
下午可在玉树及周边简单参观考察。
D6 4月8日 玉树-杂多 宿:杂多 海拔:4200m
路况:S309省道 里程:210Km
以杂多县为大本营,为进入澜沧江源地区做最后准备。
D7-9 4月9-11日 澜沧江源考察 宿:野外 海拔:5000m
路况:沼泽路 里程:400Km
主要沿扎曲-扎阿曲-郭涌曲考察,澜沧江源果宗木查山,N33o42'31",E94o41'44"。
D10 4月12日 澜沧江源-杂多 宿:杂多 海拔:4300m
路况:沼泽路 里程:200Km
自澜沧江源返回杂多县休整。
D11 4月13日 杂多-曲麻莱 宿:曲麻莱 海拔:4300m
路况:S308、S309 里程:430Km
经玉树、隆宝镇、治多县抵曲麻莱县。
D12 4月14日 曲麻莱-不冻泉 宿:不冻泉 海拔:4600m
路况:沙石路 里程:280Km
穿越东可可西里地区。
D13 4月15日 不冻泉-雁石坪 宿:雁石坪 海拔:4700m
路况:G109 里程:350Km
沿青藏公路,经楚玛尔河、沱沱河抵雁石坪,或宿野外。
D14-15 4月16-17日 长江源考察 宿:野外 海拔:5300m
路况:沼泽路 里程:300Km
主要考察格拉丹东雪山、长江正源沱沱河、源头姜根迪如冰川,N33o28',E91o08'。
D16 4月18日 长江源-唐古拉山镇 宿:唐古拉山镇 海拔:5000m
路况:沼泽路、G109 里程:200Km
自长江源区返回唐古拉山镇休整。
D17 4月19日 唐古拉山镇-格尔木 宿:格尔木 海拔:2800m
路况:G109 里程:415Km
庆功宴,颁发三江源科学探险考察证书。
三江源科学探险考察结束。
D18-20 4月20-22日 机动
(请参加活动人员务必提前安排好时间)
说明:
- 为减少三江源区因高原冻土融化而导致的陷车情况,保障参加活动人员人身、车辆及财产安全,保证考察活动尽量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本考察活动在4月份开展。
- 以上考察行程为计划行程,由于参加活动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天气、路况、车况及其他不可预见因素,为保障参加活动人员人身、车辆及财产安全,组织方有权随时更改行程(提前通知参加活动人员)。
- 沿途将安排一些捐资助学活动,欢迎参加活动人员及爱心人士提供书本、文具、体育用品等助学物资及助学捐款。
二、后勤及救援保障
- 后勤保障
1)后勤人员:向导、医生、维修技师、厨师、司机、帮工
2)后勤设备:
发电机、照明设备、油桶、营地大帐篷、野外灶具、野外炊具、餐饮器具、折叠桌椅、拖车布带、气泵、木板、急救药品、急救器材、氧气瓶(袋)、GPS、电台、卫星电话
3)野外餐饮
早餐:茶水、牛奶、面包、果酱、火腿肠、榨菜
午餐:面包、饼干、八宝粥、午餐肉、鸡蛋、牛肉
晚餐:面条、方便面、干粮、炒菜(有肉有菜)
饮用水、饮料 - 救援保障
当地gov-ern-ment官方途径合作救援 三、费用说明
- 费用
1)标准费用:23000元人民币/人(每车包括驾驶员共4人)
2)自驾车费用:18000元人民币/人(每车3人,不足3人按3人收费,或由组织方指定搭车人员。) - 费用包括及说明
1)专家费
2)向导费、工作人员费
3)全程汽油费(由于青海现实情况限制,不能保证全程加到93号汽油。)
4)全程过路、过桥费及行程通过必须缴纳的门票和管理费。
5)城镇住宿费
标准:四星双人标间酒店或当地最好宾馆、招待所、旅社。如需要住单间请提前说明并补差价(小城镇不保证能安排单间)。
6)城镇餐费
7)野外餐费
早晚为热餐,午餐为车上简单冷餐。
8)野外综合服务费
9)组织管理费
10)50万人身意外保险费 - 费用不包括及说明
1)西宁集结前及格尔木结束后的往返交通费
2)旅游景点门票费
如沿途行程时间许可并根据参加活动人员集体意愿,可安排几个旅游景点参观游览活动,景点门票自理。
3)非集体必需支出的个人消费 四、报名方式
- 为保证本考察活动质量和集体活动安全,参加活动人数限制为30人,车辆限制为10辆车。人数或车辆数满额后均截止报名。
- 报名需按组织方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签署相关协议并经组织方确认。
- 经组织方确认后参加活动人员需按要求缴纳活动费用,以缴纳费用日期确认报名先后顺序,额满截止。
- 注意事项及装备要求随考察手册发放。
- 联系方式:会员活动部 李先生
报名电话:010-63385698 13911226862
五、人员及车辆要求
- 参加活动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并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参加活动人员必须提供3个月内医院体检报告。(仅作为本次活动内部使用,组织方保证不对外泄露相关内容。)
- 有下列病患者谢绝参加本考察活动:
1)严重心脏病(有冠心病、心衰、病窦综合症等病史者)
2)严重肺部疾患(有慢阻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衰及严重支气管哮喘病史者)
3)严重肾脏疾患(肾功能不全者)
4)严重肝病、严重胃病、高血压病2期以上者
5)贫血、有癫痫/抽搐病史、精神疾病以及顽固性疾病患者。 - 具备良好身体条件、户外适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 有4000米以上高原经验者优先。
- 沿途路况、住宿条件、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多日不能洗手、洗澡,条件比较艰苦,参加活动人员需有充足心理准备。
- 4月份三江源地区温度白天0度左右,夜晚零下20度左右,且高原风力较大,参加活动人员需有适应高原气候条件的心理及装备准备。
- 自驾车必须至少有两名驾驶员,驾龄不小于5年且有野外驾驶经验。
- 自驾车辆必须为车况良好,行驶里程不超过10万公里的大排量四驱越野车,好车优先。
车辆基本要求:1、四驱完好,切换可靠;2、密封性良好,防水防沙;3、灯光良好;4、车胎换越野胎或全地型胎,备胎完好;5、出发前必须做好检查、保养和维修。
附件:
1、科学探险考察指导专家简介
1)关志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水利学家
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为发展我国自然科学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1993年受国务院表彰并享受gov-ern-ment特殊津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进行了连续四年的野外科学考察。深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创了我国科技人员首次对墨脱地区的科学考察研究。至今已22次到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6次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考察。上世纪末,考察三江源地区后,提出了青藏高原是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的称谓。
2)王方辰(待定)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珍稀动物探险考察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从事生态、环保及野外科学探险考察工作至今共27年。曾参加雅鲁藏布大峡谷全程穿越的大型科学探险活动;参与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1号行动,汉江漂流生态文化科学探险考察并担任总指挥。数次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江河源区进行生态科学考察;重点考察过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多次组织和参与我国云贵川、青藏高原、新蒙高原以及陕甘宁等地区的生态对比专题科学考察,数次组织高山峡谷、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干旱地区、戈壁荒漠及沙漠地区的生态科学考察及科学探险活动。27年来,到过我国各大山脉和水系进行生态考察并拍摄了大量图片,参加各类生态及科学探险考察活动总行程20余万公理。2010年再次进行了对黄河、长江、澜沧江及怒江源区的考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