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经常有人问二手大切的价格问题,本有心回答,但是年前一直没空。春节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专门开个贴来说这个事。
首先,大切的性价比可能是二手越野车市场上最高的车了。拿8缸的车来说,车况不错的04-05年二手大切也就20万。同样的年份的普拉多得30多万,甚至比00年左右的霸道3400还低。当然丰田的定位和大切不一样,人家看中的是普拉多的坚固耐用。但是如果熟悉普拉多的人就知道,普拉多不是神车,这个年份的车同样有很多问题,几年下来该换的零部件也是要换的。如果一定要拿大切比较的,我朋友的一辆02年大切,目前40多万公里了,照样好好地、兢兢业业地为他的主人在路上奔驰。
其次大切的二手价格比一般的小车难定多了。如果一辆雅阁,基本上看看外观,知道年份,合理的价格就能知道。但是看大切如果也这样,难保不上当。讲个真实的故事,某人收了辆大切,检查得还算仔细,待到自己去玩的时候才发现,那车居然没前传动轴。卖车的不老实,豁车后把前面的一堆零件搞坏,又不舍得花钱修理,想了个阴招把传动轴取下,让大切变成了一部两驱车。买的那人贪便宜,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修复的钱远远超过买辆车况好的大切。
大切的配件价格定得很高,基本上接近宝马奔驰了。随便举个例子,一个汽油滤芯的价格要500元,一般的SUV不超过100元;一个后视镜价格1500元,一般的SUV才50-150元;一条车门密封橡胶400多元,一般的车才30-50元。最夸张的是塑料钉,人家通用的是0.1元一个,5元一大袋,而大切的要15元一个,看清楚,是一个。而且不通用,只能硬买。这上面还只是零件价格,4S的工时费同样高得离谱,所以大切的部件要么不修不换,一动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往外倒。
我当时收自己这辆WJ大切的时候,也是经验不够丰富,虽然大的方面都没问题,只有一些小的细节需要修整(比如一些胶套要换、避震要换,个别密封圈要换等等),但是没想到这些小的细节迄今至少费掉我5W两雪花银啊。而且这个价格都是我自己去淘宝拿最便宜的正厂件、去当地小修理厂做的,如果贪图方便进了4S,我敢保证这个价格至少翻一番还不止。
所以,一辆到手后不用维修的大切和一辆有些小问题的大切,差价有多少?至少5万吧!如果是一些稍大的问题,我看10万都很正常。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二手大切的价格差距很大。有人20多万一分不让,有人12、3万还可以商量。除非你自己是开修理厂的,或者你的修理费完全由gcd买单,OK,除此之外我不建议买一辆很便宜的大切,卖家永远不会卖错,请牢记这句话。
我最喜欢WJ大切,所以相对而言我比较熟悉它的价格和情况,别的WK什么的我就不说了,懂行的朋友可以自行加上。对于WJ大切而言,最早是进口的,年份大约在01-02,当时的WJ大切有座椅加热、灯光高度可调等功能。但是区别全进口和后面组装甚至国产的重要特征是,进口大切是没有发动机号的。所以哪怕是今天,如果收一辆进口的WJ,你大可以把发动机换成是5.7V8的或者是2011款的3.6V6的。从02-04年,北汽开始用套件组装大切,当时的所谓国产化其实是很搞笑的事情。就是全套散件进来,然后组装一下,用上国产油漆,国产化率名正言顺就超过30%了。这批车把座椅加热和灯光高度可调拿掉了,发动机也有了号码,不过相对于进口车,这批车的质量完全过硬(By THE WAY我就是这台车)。到了04年某月,北汽开始用国产部件替代进口部件,进一步加大国产化率了。加上当时军队列装,全国销售铺开,生产线相当忙活,质量尤其是小细节的质量就成了问题。所以这批车就是被车迷诟病的那一批,追溯大切质量差的历史,就国内而言其实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区别这批车和进口(组装)的外观就是看进气格栅是仅仅7颗大牙齿镀铬还是整个面罩镀铬,前者才是进口(组装)的WJ。当然方形前雾灯也是一个特征,但是有些国产车也用这个。所以二手市场上有人故意把进气格栅换成7颗大金牙类型的,就是为了让价格更好点。不过只要看车子的生产日期应该能辨别。除此之外恐怕只有熟记零件号才能分出差别,或者拆开车门,里面那个玻璃升降的限位器有金属和塑料的差别,塑料的就是国产的。
[ 本帖最后由 土老鼠 于 2011-2-5 16:1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