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eafo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猎归来” --- 1万公里,美国西部深度自驾游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15 | 只看该作者
老麦的私人领地有几千亩,他说运气好打到鹿也不是难事,于是先跟他出去踩踩点。老麦的私人领地其实也大部分处于原始状态,转了一圈看到一些大型动物的尸骨。 老麦说,如果天气不是很冷,他喜欢在晚饭后去牧场“走路”,一般一次走个把小时。美国中西部人烟稀少,没有什么工业,星空能见度非常高,用“灿烂”一词都不足以形容那么美丽的星空,走累了,他喜欢一个人坐在草地上“冥想” (meditation),望着头顶深邃的星空,听着远处传来的群狼的叫声和自己的呼吸声,他似乎感觉那一刻是可以和上帝沟通的。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8 12:54 编辑 ]

IMG_6001_副本.jpg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16 | 只看该作者
于是几个人埋伏到老麦的一个小仓库里,守屋待鹿,能不能守到鹿,只能拼人品了。
也许是人品用完了,等了好久都没啥动静 :(
可能是猎人的第六感来了,老麦让我们留下继续等待机会,他自己带上猎狗和枪,开着他的皮卡去远点的地方寻找机会。出了私人领地,带外国人去打猎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情,所以我们这次也就没有跟去了,下次一定安排好足够的时间来打猎,老麦,咱后会有期了。


打猎和钓鱼一样,谁都不能保证每次都有收获,享受过程才是打猎的精髓。等待和追寻猎物的过程中的期盼、失落、满足只有当事者才可以体会。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30 12:10 编辑 ]

IMG_5996_1.jpg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天早上,我睡了一个懒觉,刚吃完早饭老麦已经满载而归了,真是神一样的男银。在美国西部,打猎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就像中国人用筷子吃饭那样理所当然。

在以前,尤其是西部拓荒时代,打猎首先一种生产活动,其次才是娱乐,那时候米国经济还不怎么发达,如果能打到几只Deer 或 Elk(麋鹿,肉比鹿肉好吃,味道像牛肉),一家人冬季的荤菜就有着落了,所以那时候男人如果不会打猎,首先直接影响一家人的伙食标准,而且影响到男性魅力,连讨老婆都成问题,进而影响到传宗接代,同志们,兹事体大啊!

时过境迁,对现在美国人来说,打猎主要是一种娱乐和精神享受了,单纯算经济账,那现在打猎基本是要倒贴的。某些州一年的hunting license 就要六七十美金,甭管你能不能打到猎物每年都得交。根据每个州的法律不同,针对某些猎物你还得去购买指标,甚至要去摇号(in lottery)等待配额。 得到配额后,你打到一只麋鹿或黑熊之类配额动物,就要主动向州gov-ern-ment报告,并上交一定费用。现在美国打猎都是动辄开V10、V8的皮卡或越野车,拖着4 wheeler,出去一晃就是一两天,汽油、弹药消耗都很大,还不一定都能打到猎物。
来美国的前几天,我还身处楼高车堵的大城市,还能看见一些娘娘腔的妖怪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身边的人盯着手机、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现在却和美国牛仔混在一起,眼前横着一只血淋淋的鹿,这反差够大吧?
扯远一点,这反差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生活环境和方式直接塑造一个人的气质甚至一个国家的气质。遥想当年满清入主中原初期,康熙、乾隆都喜欢打猎,年年去木兰围场,春围、秋围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康熙在他晚年,曾对自己的狩猎收获作过统计:“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
这样的皇帝丫能不彪悍吗?国家能特么弱吗?所以相对来说,满清当政初期,还是有点威武阳气,也才有所谓的康乾盛世。都后期几个皇帝越来越衰,满清也越来越没用,阴气沉沉。

同样,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美国相对有进取心和侵略性的国家性格。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样的国家性格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但对于美国来说,从建国初期的十几个英国小殖民地,一步步扩张,蚕食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鲸吞新墨西哥、加州,贯通北美东西海岸,购并原本属于俄罗斯的阿拉斯加,赢得两次世界大战,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这短短的两三百年不能说不辉煌!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8 11:32 编辑 ]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22 | 只看该作者
老麦把这只鹿悬挂在谷仓,三百多斤,估计够吃一个冬天了。


老麦家的牛仔风格晚饭,样子朴实而用料厚道----这就像老麦的家的为人风格。他们的牛肉煮的很烂,很适合我的口味,再用牛肉汤和牛肉末和胡萝卜、土豆一起烧,风格粗旷,花样少、分量大。屋外的温度已经降到摄氏零度左右,但屋内一伙人围在一起吃,气氛非常温暖。
按照摩门教的管理,吃饭之前必须祷告,祷告词也照例包含对我们这些远方客人的祝福。

在老麦家的这顿饭吃了很久,大约一个半小时,大伙太专注于聊天,似乎都忘记在吃饭了。聊的的内容就是对我来说有点神秘感的摩门教。
话匣子最先是由我打开的,“摩门教和一般基督教、天主教有什么区别呢?”碰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终于可以面对一家虔诚的摩门教徒问出这个问题。
老麦沉思片刻,似乎在考虑如何才能简单地向我这个没有基督教背景的东方人解释这个问题。
“摩门教这个称呼并不非常恰当,正确的名称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Saints),简称后期圣徒(LDS)。简单地说,我们后期圣徒和其他基督教派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我们除了相信《圣经》外,也相信摩尔门经》(The Book of Mormon)。其次,我们相信先知(暨教会会长)是存在的。”
“那第一位先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最早的先知是约瑟·斯密Joseph Smith Jr),大约两百年前史密斯在小树林中作祷告后见到父与子(神和耶稣)显现的异象。后来,天使摩罗乃在同一晚向其显现三次,告知其关于埋藏在克莫拉丘(Hill Cumorah)丘顶的记载着美洲大陆1000多年文明(主前600年至主后421年)的金页片。4年后史密斯获得金页片,开始翻译,并于1830年出版了《摩尔门经》(The Book of Mormon)。”
老麦所说的日期都可以精确到某年某月某日,可见他是多么虔诚。老麦向我解说的时候,他们全家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就好象在听一位牧师在传道。
“那后来后期圣徒是如何迁徙到西部的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接着问。
这次是由老麦的儿子Tom回答的,说这一段的时候,他情绪稍有激动,眼睛里似乎泛着泪花。
“《摩尔门经》的发行引来了当时其他众教会与暴徒的攻击,称其出自魔鬼之手,教会也因此得其贬义别名--摩门教,这也是“摩门教”这个名字的由来。从那以后,后期圣徒就开始了悲壮的迁徙历程。教会和圣徒向当时的美国西部国界迁移,总部先后在迁至俄亥俄州(Ohio)、密苏里州(Missouri),然后迁至伊利诺州(Illinois)。教会在密苏里州时所受迫害尤盛。因听信摩门教叛上作乱的通报,州长下达灭绝令,用军队武力镇压并驱逐教会。逃至伊利诺州后,教会在5年内将沼泽地造就成当时繁盛一时的纳府城(Nauvoo),人口超过一万,仅次于州府芝加哥。但压迫也随之而来。1844年,暴徒们集结gov-ern-ment军威胁史密斯去卡塞基(Carthage)自首受审,否则将摧毁纳府。无奈,史密斯自首,次日被判谋反罪,在狱中被暴徒枪杀。遇难时年仅38岁。

说道这里,屋子里的气氛有点低落,我本以为斯密斯死后,情况应该有所好转,没想到老麦接着往下说道:
“史密斯的死并未平息暴徒们的迫害。后任的先知杨百翰(BrighamYoung)带领教会大规模朝西部洛矶山脉迁移,离开美国进入墨西哥,寻求静土以建锡安。1847年抵达盐湖流域。教会的大西迁涉及上万人,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运动之一。不计其数的信徒因饥寒交迫条件恶劣而牺牲在跋涉的路途上,谱写了美国宗教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幸存走到盐湖谷的先驱者们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团结勤劳,开荒破土,用信心在沙漠中筑就了当今美国的盐湖城,并殖民开垦了闻名于世的摩门走廊”---美国大西部区域:加州(California)、内华达州(Nevada)、爱达荷州(Idaho)、怀俄明州(Wyoming)、科罗拉多州(Colorado)、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亚利桑那州(Arizona),以及犹他州(Utah)。”

“这么说,后期圣徒的迁徙历史就是美国西部的开发史!”我不禁感叹。
“是的,可以你可以这么说”老麦全家都非常赞同我的观点,这时谈话的气氛也比刚才明显好多了。历经苦难的后期圣徒,最后终于在美国西部涅磐重生,这确实值得他们安慰而又自豪。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8 11:33 编辑 ]

0

主题

122

帖子

341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09-1-16
25#
发表于 2012-11-19 21:4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真心想去那边玩玩,感受一下暴力美学
喜欢看你们做狗的样子围着我打转 ...

203

主题

1809

帖子

2397

积分

版主

河北大队唐山分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8-3-11

越野e族公益助学

QQ
26#
发表于 2012-11-20 00:2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我会天天来看的

98

主题

304

帖子

145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6-1-23
27#
发表于 2012-11-20 00:5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一定要顶!!!
神行

3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e族主天使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8-3-4

春雨行动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爱心善举越野e族SUV BASE 优秀会员勋章2012阿拉善英雄会幕后英雄雅安抗震救灾爱心

QQ
28#
发表于 2012-11-20 21:15 | 只看该作者
我等只有流口水的份!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09:3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我在美国开过的那些车

既然发到越野e族,当然要和越野车有关,先回顾一下这次租的车,雪佛兰Traverse LTZ AWD。3.6排量,全时四驱,6AT,典型的美国傻瓜车。四周租金1200美元,含保险。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1-21 01:43 编辑 ]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09:44 | 只看该作者
LTZ 是雪佛兰Traverse 系列里面的高配,在美国售价四万美元左右。租金不贵,但费油,简直就是有老虎。内部空间也一般,尤其是第二排,还不如普通B级车宽敞。
奉劝所有去美国自驾的朋友,尤其是要去国家公园的朋友,SUV绝不是正确的选择,
美国的国家公园内的公路路况都还可以,不过狭窄,且非常弯曲,
需要的是过弯能力强的家轿,而不是笨重的SUV,SUV基本上是一无是处!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09:46 | 只看该作者
在美国开过最过瘾的车当然是美式皮卡了~NISSAN Titan全尺寸皮卡:新车售价3万美元(人民币19万);5.6L V8、5AT、4WD;百公里加速6.9秒;载重900kg、拖拽能力4000kg;每个座位大得都像沙发;木有真皮、木有天窗、木有镀铬、木有GPS、木有DVD 。中米两国人民选车标准天差地别。

皮卡对多数美国人来说,一般都是用来拗造型的,高速公路上看到的皮卡超过90%背后空荡荡。不过这么大的排量开起来真是带劲,一脚踩下去,推背感可以让你热血沸腾。


TJ 你这个小P孩太夸张,我开车有这么惊悚吗?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8 12:56 编辑 ]

DSC_0168_副本.jpg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09:54 | 只看该作者
Polaris sportsman 500
全地形车,美国人喜欢叫 4 wheelers ,这是我开过排量最大的4 wheelers ,500 CC

打猎的时候把这车拖出去非常有用!

黑灯瞎火的,开了好久,真过瘾!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09:57 | 只看该作者
这台已经看不清排量了,应该排量很大,牌子应该是 BUCK.

那天在一个朋友家里喝茶,他不经意地说,“我最近在树林里修了一条路。”
“一条路?你一个开药店的修啥路呢?”我非常疑惑。
他淡定地解释道,“是给我儿子修了一条山地摩托车赛道。”

这位朋友在美国也就算是中产偏上一点点而已,在他看来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对我来说还是有点惊愕,在国内要到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拥有一片私家森林并在林子里给儿子修一条赛道?果然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现在回头想想,美国确实是一个令人羡慕、妒忌、恨的国家,可恨”的并不是美国人账面财富,若论账面财富,中国还是美国的债主。让人“羡慕”的是美国的自然条件,美国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是美国没有中国这么多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如高原、沙漠,美国大部分国土都适宜居住,而且美国东西都沿海,交通方便。再加上美国人口只有中国1/4,所以很多美国中产家庭拥有让人“妒忌”的大片土地----这是普通中国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拥有的。

虽然当时下着下雨,我还是按奈不住,要他带我去体验一下。很遗憾当时只顾着开4wheeler,忘记拍点他们赛道的照片了。

我在林子冒着小雨开着这台 4 wheelers,相当过瘾,开地太快差点翻车,出国玩,安全第一,以后可不敢了。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8 12:56 编辑 ]

IMG_6050_副本.jpg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0:0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最好玩的还是这是台老麦家的 手动档  4 wheelers !
用老麦的话说,这是他的生产工具,而不是玩具。老麦家的牧场地势有点崎岖,有山丘也有河流,对老麦来说4 wheeler是牧场里最好的交通运载工具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8 12:57 编辑 ]

IMG_7402_副本.jpg

IMG_7397_副本.jpg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0:01 | 只看该作者
涉水相当平稳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0:02 | 只看该作者
凡是有house的人家,几乎家家有大排量机车,他们用摩托车基本上都是为了玩,而不是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美国人经常说,如果开汽车,你拥有的只是车内空间,如果你开摩托车就可以拥抱自然,天大地大,任君驰骋。美国的机车文化和他们的牛仔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以前西部牛仔骑马纵横于辽阔的大西部,现在美国人喜欢骑摩托车,似乎也是在追寻和体会先辈的牛仔精神。

去美国之前,以为哈雷在美国应该很流行,事实上却未必如此,我去过很多有机车的美国家庭,除了一辆是BMW其他都是日系车。川崎、铃木、本田深受美国人喜爱。在美国,对铁杆机车迷而言,开日系车和开美系车,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品味。极端的情况下,两派形同水火,日系车主嫌开美系车的人不懂车,只会装B,而开美系车主又说开日系车的没文化,不爱国。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民主党支持者开偏向日系车,而共和党人选择美系车的可能性更高。


kawasaki 川崎摩托车 KZ 900,1978年产,年龄比我还大,但性能依旧良好,你可以讨厌日本人,但日本人的做事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8 12:57 编辑 ]

IMG_5614_副本.jpg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0:03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的 BMW R1100 ,现在R1100应该已经停产,取而代之的是 R1200 ,马力更强,一开油门,引擎的轰鸣声就让我有点血脉膨胀。以前我开过最大排量的摩托车也就125cc ,这个整整大了9倍,能不鸡冻么?

这油箱上貌似还有一个弹孔,不可思议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0: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美国农场主的田园Party

Yakima Cider press Party
十月的美国西北部,秋高气爽,驱车到达华盛顿州Yakima --这是一个连一般美国人都不知道的地名。来此地,就是要和一个朋友来参加一个农场主的田园榨苹果汁聚会 Cider press Party。
Yakima是典型的美国农业地区,是美国的苹果产地,不过近些年来,大批拉美移民涌入,新移民多为中下层,尤其以农场季节工为主。当地的白人渐渐沦为少数民族,不过白人还是比较富裕,基本上是农场主或者中产阶级。
在台面上美国是一个鼓吹种族平等的国家,公开场合任何种族歧视行为或言论都会被谴责。但实际上,白人和有色人种,尤其是新移民还是非常谨慎地保持距离。社交圈完全不兼容,这次的Cider press Party就是一个白人富裕阶层聚会,一共大约200人左右,其中非白人只有5个,我是其中一个。
诶,地球上哪儿都一样,阶级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藩篱。


IMG_5861_副本.jpg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0:0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party的主人是当地的一个大农场主,有牧场和苹果园,
据说有几万英亩的土地(呵呵,果然是大地主啊 )。
实名认证

128

主题

793

帖子

63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2-8-10
QQ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0:09 | 只看该作者
先看看他们家私人停车场,果然超大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5-9 22:09 , Processed in 0.079579 second(s), Total 16, Slave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