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陪伴,在孩子的生命里绝不能缺少,那就是陪孩子行万里路
![]()
![]()
读万卷书读的是文字,行万里路是让文字落地生花.
![]()
我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样在路上.这话不只适用于成人,孩子也一样.只是孩子更需要父母做为导师陪伴着他们在路上.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导孩子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带着孩子去远行,从小教会孩子心怀远方.
![]()
![]()
![]()
旅行的意义无非就是拉近我们和远方之间的距离.心怀远方,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心境,从小培养孩子有着这样一种心境. 一本书,一首歌,一条路,一段旅程,一程未了,一程又将行。
![]()
![]()
![]()
去远方有很多种方式,做为一个混迹于越野圈内十多年的老青年,没有什么比自驾是更好的方式.带着孩子,开着最野的车,走最烂的路,去看最美的风景.
![]()
![]()
这个寒假放的有点晚,上完要上的兴趣班已是年底,正好是所有景点一年中最淡的淡季,那就规划一个短途的省内游吧.
一家人出游,一定要唱着小曲.马上行动,老爸写词女儿谱曲,十分钟搞定,一路歌声欢笑,幸福的一家人快乐去远方.
![]()
![]()
![]()
第一站,先到曲阜,访问孔子故里,拜谒孔庙,孔府,孔林.
秉承礼教惠子孙,谒拜先师利众生.
![]()
![]()
![]()
![]()
孔庙,孔府,孔林,读初中时母亲陪我第一次来,88年读高中时和三位同学第二次来,转眼近30年.三孔依然,吾辈已是中年,陪着两个孩子恍如梦中依稀看到30多年前母亲带着我行走在满是时间印记的石板路上.
![]()
![]()
![]()
旅游的淡季,没有了喧闹,可以静静的感受先师遗迹.心静才能触摸到历史的沧桑.
多年来一直是一个人行走在路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太小.陪孩子远行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在孩子合适的年纪去合适的地方.了.正如一个天天只喜欢在游乐场中玩的小孩你带他去看兵马俑,这就属于驴唇不对马嘴.如果孩子学习了历史,你带他去看中国国家博物馆,他看到人面鱼纹彩陶盆司母戊鼎就会和学的历史相印证,把知识活学现用.
在这一点上,女儿和儿子就是最好的佐证.女儿读小学五年级,喜欢读书,已能认真的去阅读和感受历史与文化遗珠.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满脑子玩性,在古建筑群中更多的是在感受众多庭院与大门之间捉迷藏的乐趣.
![]()
![]()
空旷古建筑群中,几乎只有一家人在游览,在用相机记录的瞬间,突然想到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话对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
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
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
告诉你:不必追。"
![]()
![]()
![]()
![]()
[ 本帖最后由 青岛老杨 于 2016-2-7 00:5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