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lrs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维2014年走丙察左、墨脱、藏北,去转山(迟到的作业)

[复制链接]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7:59 | 只看该作者
615日晨,还是到那家川菜馆,吃碗面,上路。今天俺要继续向东跑,走昌都以东这段从没走过的川藏北线,跑到德格。
出昌都,路不好跑。路倒是油路,只因老的路破旧,路政部门维修,将破损的路面上的柏油凿除,尚没铺装上新的路面。这样,路面上不断地现大大小小凹下去的方块,车近前,要减速,根本就跑不起来。
路不好跑,自然没有心情看风景,故,在很长的一段路上,也没拍照片。直至见到马儿倘佯在玛尼堆旁的草原上吃草,俺才拍下当天的第一张照片。





在这一天里,俺爬了三座山,自西向东数,是海拔4481米高的宗拉夷山,4250米高的雪集拉山,和4445米高的矮拉山。这三座大山中,俺仅在雪集拉山的山垭看到块牌子,停车拍了张照片。





看牌子上,还有125.6公里,俺就要与西藏话别了。
在钻进一个山谷前,看到路边有白塔、有经幡,白塔的附近,还另有一座塔,有藏民们扎帐蓬,边上停着各式的交通工具。


够全的。





藏传佛教发展到今天,各种形式的塔与佛像、佛经这“三宝”,已演变成佛的实物体现。用于塔葬,埋葬圆寂的高僧活佛的,叫佛塔。塔里面没有“内容”的,叫“支提”,也就是道场上的一种摆设。看这阵势俺判断,这高高在上的是佛塔,下面的四座是“支提”,也就是为这佛塔摆的排场。
藏民们在这儿干什么?转佛塔?可转佛塔也用不上汽车、摩托车。
搞不懂。


走到这地段,发觉藏居的样式变了。





己经不是那种石砌的藏居,变成了底层是干打垒的土层,上面是木结构,挺漂亮的。这样建房好,下面冬暖夏凉的,上面的木结构不接触潮气,寿命长。
藏区的各式建筑中,均在美中泛溢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原汁原味的。只是在那汹涌的“经济大潮”冲刷下,潜移默化的,藏民们的思想也在悄悄地变化,就如昨晚见到的那些乞丐们。
对了,也就是在这一天,当俺行驶在草原上时,看到两位藏民小伙子磕长头。他俩见俺的车子近,弯下腰,垂双臂,似欲匍伏在路面上磕长头。而他俩的脸却仰着,望着俺这渐近的车,作嘻哈状,完全不是磕长头那专心致致的神情。俺估计,他俩是装扮成伪磕长头,在这路上求施舍的。


俺车不停,跑过去。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03 | 只看该作者
快到江达时,忽见一只秃鹫栖在路边的崖壁上,俺停车,拍秃鹫。



初,这鹫挺淡定,后,可能是见俺不住地拍,有点不安,不好意思了。





它展双翅,换地方。





似乎对新选的栖处很满意。





然后,它理直气壮地瞧着俺,把俺瞧的也不好意思了。





走人。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07 | 只看该作者
过江达,正在山里跑,转达了一个弯,看到成片的建筑物。



俺估计,这是一座佛学院。
川藏北线上人文文化很丰富,在这一路上,不时的可以见到庙宇,还看到好几座大大小小的佛学院。只因俺“审美”太“疲劳”,只想着一门心思的向家返,别说进去参观,就是连车都没想着停下来,拍几张照片。
现在很是后悔。
看到这东东,俺倒是停下了车。





朋友们千万不要误认为,这树是长在石头后面的土地上,俺在这近处真切地看到,这树是长在石头上。若是把这玩意儿搬到任何城市,安置在公园里,立马会引得众人啧啧称叹。


到岗拖,向左一拐弯,就到了金沙江上的岗拖大桥,桥头有卡点,由武警战士们值守着。登记证照时,看到桥头有炮楼,问,战士说这是十八军进藏时构筑的。





过江后,回看这炮楼。





附近还有很多的摆设挺热闹。





又跑了一小段的路,见江边的石崖上有大字。





俺现在离开了西藏。
自从俺517日在“丙察线”上进藏始,走“察左”,进墨脱,沿着藏北荒原上的“中北线”穿越到阿里,重游古格,去转山,最后又噼里啪啦的,七拐八弯的向回返,从这金沙江大桥出西藏。在这29天里,俺历尽了艰险,风餐露宿在路上,阅尽壮丽雄浑的风光,领略众人难见的神奇。


现在,俺竖在这儿与西藏惜离别(明确一下,没掉眼泪)。





不知待何时,俺能重新上路,再游俺心中的西藏。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08 | 只看该作者
依依不舍地发完酸劲,俺一溜烟地跑到了德格县,住进了“德格宾馆”。
这“德格宾馆”设施完备,房间里挺舒服,可这儿的吃食让人看了不舒服。俺转了一大圈,看家家川菜馆的名头,引诱不出一点的食欲。想再过一、两天,就要到人气旺的地方,车内尚存大量给养,俺打定主意回去,在房间里喝小酒。
到了停车的地方,俺将罐头、肉肠、豆干、榨菜、户外灶具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往塑料袋里装,当然还有酒。对了,自从家动身时,带的一箱子65度的“红星二锅头”,早已让俺干光了。现在,俺只有沿途地搜罗,见到什么喝什么。
为了避免服务员看到后,对俺在房间里开伙提异议,俺又在袋子外面又套一只塑料袋,向房间里拎。
还怪沉的。
到了房间里,俺该开拆的拆,该煮的煮,捣腾出三、四样佐酒的吃食,对着电视喝慢酒,也是很幸福的。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08 | 只看该作者
616日,俺先去看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的全称挺长的,念完“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多”这名字,俺几乎喘不过来气儿,累死俺了。
这印经院已有286年的历史,是德格的土司土登泽仁和他的子孙所建。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德格这地儿的历代土司,率领部族在金沙江两岸连年征战,开拓疆域。待第12代土司土登泽仁掌权时,他这个人懒,感觉到成日里东奔西窜的打仗挺累人,盘算着用文治的方式,代替武功来巩固权位。他又看到因连年的战乱,很多的佛教经典被损毁,遗失,他盘算着建座印经院,广泛的收集各地各教派珍藏的经典。这样以来,其它地方的头领们要进步,要学习,都要来求他这掌握着众人前途与出路的“大学校长”,自已的地位自然就巩固啦。
打定了主意后,他出家门,东瞅瞅,西望望,盘算着在哪儿建这印经院。这时,有位藏民老汉牵头老牛从土登泽仁的身边过,那牛严重地怀疑土司要吃它的肉,吓得撒丫子就跑,把背上驭的木版颠落,散布一地,也把土登泽仁吓了一跳。
藏民老汉一看土司发怒了,忍痛割爱,说自已从江达来,将印制佛经的木版奉运来送给土司。土登泽仁一听老汉送他东西,转怒为喜,逐决定就在这地儿建印经院,省得再将木版向别的地方搬。
这人懒吧?
土登泽仁召集了上千名喽罗们,开始修,才修了九年,61岁上的土登泽仁就去见佛祖了。这位土司懒,可他的儿孙们不懒,他们看老爸的印经院尚没修好,接着修。就这样,儿子接父亲的班,孙子接儿子的班,孙子的儿子接孙子的班(够复杂的吧),总共修了四代,才把这印经院修好。干活的喽罗们一看这阵势,干吧,也是晚辈的接长辈的班,兄弟接哥哥的班,象“星期六义务劳动”那样不停地干,一干就是30年。
就有了这座德格印经院(俺再也没有勇气念它的全称了)。
说完印经院,俺也到了印经院,看进门没法逃票,俺只得掏钞票。边掏钞票,俺边自我安慰的对自己说,说看人家建这座印经院干了30年的份上,俺这60块大洋算赞助,一年赞助2元钱。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11 | 只看该作者
面带2元钱的自豪感,俺进了印经院,看热闹。
看,栏台摆鲜花,堂柱扎哈达,藏民们在这佛门圣地,用最原始的本雕版虔诚地忙活着,印经。





看,这木版是红色的,这是专门用来印《大藏经》的雕版。





上面的红颜色,是用研磨细了的朱砂里加上胶,制成的印刷颜料。
看藏民们面对面地坐着,略高的人向木版上刷颜料,低半头的人拿滚筒,将附在木版上的印纸滚压一下,两人用手一揭,一张书页就印好啦。他们这样互相配合着,有条不紊地干,一天最多时能印1000张书页。在俺拍照时,他们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很投入地干着自己的活。


看藏民们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俺不便再打扰,更上一层楼,去参观存放在库房里的木雕印版。





这里存放的印版,囊括了藏文化70%的古籍,最多时,有30多万块。
只是在清末,多古森格兄弟俩,为争夺土司的王位,打架。多古森格的一个叫玛的小老婆,趁这兄弟俩互打的一片混乱中,从这儿偷走了两万多块《宝库》的雕版,卖给了八邦寺里的噶举派教徒们,换银子买零食吃,买化妆品向脸上搽抺。
除了这次事,德格印经院里存放的印版,再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损失。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风潮中,藏民们围着这印经院一站,红卫兵的小将们也没敢进。
出印经院,见藏民们在门前“呱唧、呱唧”地磕长头,还有成群的藏民们,稀里哗拉的在外面乱走。不对,他们不是乱走,他们是顺时针的沿着围墙走,正转印经院。刚才在印经院里看到藏民们忙,现在又在这外面见到藏民们也忙,都是在忙着共同的信仰。当时,看得俺兴高采烈的,也忘了拍照片。
参观完印经院,加满了油,俺出德格,路不好跑了。很长的一段在修路,被重载的大车轧的沟沟槽槽的,翻浆的路面上布满了大石头。车在路上走,不时的能听到车底下,“咣当,咣当”的托底声。在这段路上,看不到小轿车,除了越野车外,就是大卡车,拖拉机。直到开始爬雀儿山,这土石路才好跑了一些。
爬雀儿山没多久,遇到四、五个“劫匪”拦路上,大的十一、二,小的八、九岁,男男女女的,全是“祖国鲜艳的花朵”。或许是他们刚入行,没有俺在318国道,还有扎西宗乡见过的“劫匪”老道,他们见俺停,跑到车两侧拍玻璃,没想到拉车门(当时,车门俺恰好忘落锁了)。俺见车前面没“劫匪”,车起步,逃。“劫匪”们见俺跑了,向山坡上爬,抄捷径,想在上面的盘山道上拦住俺。见状,俺加速,趁他们爬上路面前,跑了过去。


往这山上爬,越向上,路越不好走了。但俺走过了“丙察左”,又在藏区的四处乱转了一圈后,再走这路,就感觉到平常了。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15 | 只看该作者
爬到半山腰,见上面有大货车下来,俺早早的在路边停,等着会车。待大货车到,也停那儿等,估计对方可能判断过不去,俺又将车向边上靠了靠。可向边上靠,俺看不到车右侧距崖边还有多远,只是凭停车前的记忆向边上靠,也不敢把车向崖边挪很多。若是将车轮子挪到崖外去,得!车子摔坏了且别论,要命的是俺的命就没有了。
俺挪好车,等对方过,对方的货车还是不起步,又等了十几秒,货车上的司机跳下车。这藏民与其他的藏民不同,身着“光鲜”的西服,完全可以用衣冠楚楚来形容。俺以为他近前来,是为了指挥俺的车继续向崖边挪,谁知他到面前,发着怒的跳,蹦蹦跳跳地说他有急事,要赶路。蹦跳完,他回车上,开着大货车,急急地“赶路”走了。
俺被他叫的,蒙在车里好大一会儿,都没犯过神儿。
按理说,他这下坡的车,应该让俺这上坡的车先过。俺看他是装满东西的大货车,好心的停这儿,让他先过,看他过不去,俺还向边上挪一挪,为他让出路面。谁知他不领俺的情,还对俺莫名地发火。看样,藏民们不应穿西服,都是这西服惹的祸。
这是俺三次到藏区转,唯一的一次,遇到这位不可理喻的藏民。
犯过神来后,俺继续跑,驾着声嘶力竭的大维,爬上了海拔5050米高的雀儿山山垭。





俺拍这张照片时,还有一帮子自驾者,轮换着站在这“雀儿山”前拍照留念。看他们拍照时,双臂“V”字形地向外展,双手还伸出两小“V”字,这使俺想到了长着枝枝杈杈的小树苗,对了,更向刚植入土的树苗,耷拉着的树叶还没竖起来。
待他们忙活完,俺才拍下上面这张照片。
雀儿山垭口,是川藏北线上的最高点,素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难怪这帮子弟兄们在这儿“V”字,他们肯定没有带鞭子,其实,俺也没有带鞭子。虽然没鞭子,但俺也不“V”字,走过藏区很多比这山垭高的地儿,俺都没“V”过,到这儿更没有什么自豪感,更不“V”。
没有这个习惯。


拍完照片看风景。看,那就是俺爬上来的路。





还有俺翻过来的重重群山。





看山垭的另一侧,这是俺下山的路。





看远方,也是望断山峦叠嶂。





下山。
正在下山的盘山道上跑,追上了一辆牧马人,看车牌,是“苏C”。哈哈!藏区转了一大圈,现在俺终于见到老乡啦。俺一脚油门超过去,把手伸窗外示意牧马人停,俺也停。聊,驾车的兄弟是俺徐州人,在上海工作,这次走川藏北线进藏还没有到德格,右前面的减震坏了。没办法,他现在只得向成都返,到那儿换完减震后,拟再走川藏南线进藏。
瞧,这就是俺徐州人,强,进次藏,走两条路,不到拉萨不罢休。


“老乡见老乡”,没有“两眼泪汪汪”地聊了好一会儿,再上路。他的车有毛病,在这土石路上不敢跑得快,没跑多久,他就被俺远远地甩在后面,看不见了。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25 | 只看该作者
下了雀儿山,路也不好跑,记得好象是过了玛尼干戈,路才慢慢地变成了油路。路好跑了,景色也变得更好看了,是典型的山间草原地貌。



国道蜿蜓在山间向前延伸着。



远处的山上能看到积雪。



美景看得令人醉,俺又犯睏了。俺把车开下公路停在草原上,锁车门,窗开缝,爬到后座上睡大觉,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醒来揉揉眼,喝口水,继续回到路上跑。
正跑着,忽然看到天际边,壁立着一带的雪山。





这是什么山?俺当时没闹明白。


直到现在写字时,查地图,回忆这山座落的方位,判断这就是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翻过的大雪山。大雪山呈北南走向,由北向南,分布着党岭山、折多山,“蜀山之王”贡嘎山,还有紫眉山。折多山在东南方向的康定那地界,看样,这最高的山峰,只能是党岭山。





不知俺猜得对不对。
又跑了好长一段路,看路面上大小车辆依次停,问,前面施工限行了,没说的,只得停车等。
在车里坐等了好一会儿,等得俺生理都有了反映,没办法,俺向车队的后面走,去找没人的地儿“唱歌”。走出去没多远,又看到俺老乡的牧马人停路边,待俺“同一首歌”唱完后,与老乡聊一会,还是回到车里坐等。
正等得百无聊赖时,老乡拿着地图从后面来,说他们从成到跑来时,发现炉霍到马尔康之间也修路,不好走。他建议俺从炉霍走S303省道去道孚,经八美、丹巴、小金去成都。
俺谢过。


前面终于放行了,车队开始动,俺在一片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跟着前车慢慢地行。待到双向的车队会完后,所有的车都开始提速跑,前面的车与俺拉开了距离,后面的车不停地超过了俺。这时,老乡的牧马人也超过了俺,还鸣喇叭向俺致意,俺加速,跟着他的车跑。可他把车开得太快了,俺紧盯着他的车屁股跑了不大一会,愣生生地看着他的车渐远,没影了。在土石路上,他顾虑车的减震有毛病,只得若蜗牛般的慢慢晃,就俺停车睡了一大觉,他也没有追上俺。现在上油路,他没有顾虑了,将车开得飞快。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8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8:26 | 只看该作者
到炉霍,只见车多、人多、宾馆多,都挤在不宽的国道上。可找住处,看了好几家,都是客满。没办法,俺脱离了国道在城中转,最后,在一条商业街里面,找到了一个住处。
停好车,背着东西向宾馆里进,忽见大门口站着很多藏民,宾馆大堂的沙发上,两藏民小姑娘似在安慰着一位与她们年龄相仿的同性,边上还站着几位男孩子。办住宿手续时,俺问总台里的美女,美女说今天学生中考完,都到宾馆二层的KTV里耍,这姑娘因为感情的原故,把一位小男孩扎伤了。
怎么样?藏民的女性中也有“汉子”,小小年龄的中学生,都敢动刀,这比俺汉民中的“女汉子”还“汉子”。
没有看到作案的刀,俺这汉子上楼进房间,一看,房间里设施完备,整洁,几乎可以用华丽来形容。俺痛快地洗了个“华丽”的澡,高高兴兴地跑到街上觅吃食。寻觅,也找到几家象样的店面,可人家都是做大生意的,对俺这点餐不感兴趣。
俺灰溜溜的接着在街上转,转到一座农贸市场的附近,看到一个不大的店面,前店后坊的,在那儿卖饼。俺买了一个尝一尝,是馅饼,里面是牦牛肉的馅,真好吃。嘴里幸福地嚼牦牛,脑袋也没闲着,想这些天来,俺都是用车里那些工厂化生产的食品小包装,打发的午饭,把自己都快吃成“工业制品”了,盘算着再买两个饼,权作第二天的午餐。
牦牛下了肚,目光炯炯地,看到街的斜对面有吃食店,俺携饼奔这小店。进去一看,仅有两张桌,一位工作人员,门侧灶上叠蒸笼,揭开一看,笼屉上摆着一只只小罐罐。罐内的汤中有排骨,有鸡块,就象武汉的风味“罐罐鸡”。
这个好,俺要罐罐,又让店家炒个菜,菜没上来前,看桌上有带壳的熟花生,剥着吃,小酒先喝着。
吃了人家免费的花生,俺心里过意不去,给店家敬烟。聊,小伙子是南充人,独自在这儿经营这小饭店。看这小伙子也就是二十四、五岁,就远离家乡,自己在外打拚,从最底层做起。想在俺家那地儿,在这个年龄的年轻人,衣食全由母亲操劳,宅在家中玩网游,还美其名曰自己的“心情不好”。你若让他去找工作,他眼高手低的,没什么本事,还想找挣大钱,体面的工作。真是脑袋空空,心比天高,没出息。
喝着慢酒聊着天,将罐罐里的汤肉全干光,回去睡觉。

29

主题

516

帖子

674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11-21

2016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490#
发表于 2015-5-23 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91楼 plrsn 的帖子

又看了半小时。。。
武汉风味没有“罐罐鸡”,呵呵。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07 | 只看该作者
JEEP张于 2015-5-23 03:40 发表在492 楼

又看了半小时。。。
武汉风味没有“罐罐鸡”,呵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俺在汉口每天吃早点时,看炉上置很多罐罐,每只罐中的沸汤中炖一只鸡腿,不知这叫什么风味?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08 | 只看该作者
617日早上,在面馆吃面时,见邻桌有位藏民似乎在关注俺,好象欲搭讪。俺向他打听前面的路况,他不赞同俺走经道孚、丹巴、小金去成都这条道,说丹巴到小金也在修路,不好走。他建议俺到了八美继续向南跑,说在塔公草原上有条道儿,可以向东南方向直接插到康定机场,从那儿上318国道,这路近。他还说从二郎山隧道奔雅安也在修路,说最好是从泸定走石棉,再上高速去雅安。说这样走虽多跑了一百多公里,可免受堵车之苦。
听这四十余岁的汉子说的,看他一身的妆扮,俺估计他应该是在是在机关工作的,很有可能就是位司机。与这位藏民聊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他说附近有个县(具体的地名俺忘了),当地的藏民都跑到外面做小偷,说在这些藏民的眼中,没有偷过东西的人,就不是真男人。
听到这怪风俗,令俺想起昌都城中众多的乞丐,也可能那也是另一种风俗。俺盘算着今天在路上跑,不定能路过善酿美酒喜饮酒的地方,那里的藏民们,拉着路上的人去他们家喝酒。不去?拔刀地伺候。若如此,俺绝不等藏民们拔刀,脚不点地的随他们去,喝小酒。
吃完面,与这位藏民作别,加油,出炉霍,向南跑。
边跑,边想老乡,想俺那老乡昨天热心的提醒俺,避开到马尔康的修路的路段,可他们不知道丹巴到小金,还有二郎山隧道到雅安,这两路段也在修路。想他们现在就住在炉霍城中,可俺不知道他们住哪儿,也没有留下联系方法,没法通知他们。俺只能自我安慰的想,兴许俺比他们动身得早,他们肯定比俺跑得快,在路上,他们也可能追上俺。
可在那一天里,俺再也没见到老乡,这是后话。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13 | 只看该作者
在从炉霍去八美的路上,俺很少停车。看路旁有“内容”,停,拍塔群。



也不是这路段上景不好,不知怎么得,俺当时一门心思地跑,眼中看美景,就是想不起来停车,拍照。记得在道孚那地段,藏居不同于其它的地方,很有特色,很漂亮。当时看沿途的藏居,还看到到有牦牛在公路上镀步,俺马上想到昨天吃过它的肉,美味,忍不住将饼拿出来享受。一路上幸福地看着牦牛,吃牦牛,把拍片片的正事也放到了脑后头。
好象是在快到八美时,见到前方突兀着一座大雪山,她孤零零地高耸参云端,使人看上去很有气势,这是雅拉神山。





《格萨尔王传》中提到的四座神山中,就有这雅拉神山。她在藏语里叫“夏学雅拉嘎波”,这个名字挺绕口,通俗的说,就是东方的白牦牛山。



快到塔公乡,草原上的景色越来越丰富了。看,这儿有尊佛。





佛的身后插着成片的风马旗。





再向前跑,跑到了塔公草原上,路过木雅金塔。





这木雅金塔是竹庆寺的多吉扎西活佛,于1997年出资修建的,据说共耗用一百多公斤的黄金,还有一说是用了八十公斤的黄金。这活佛真有钱,别说上百公斤,就是几十公斤的黄金,也不是寻常人能看到的。估计这位活佛有法力,会施展法术变黄金,抑或是竹庆寺那地块的藏民们,卖了牦牛就捐钱,都捐到了多吉扎西活佛处。不过,人家活佛有了黄金办正事,不象当下那些贪官、富豪们,买地、置房还修墓,或着驾着豪车炫着富。


想象:俺若有了百十公斤的黄金……。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18 | 只看该作者
做着黄金梦,跑进了塔公乡。问路人,跑过了,说是在那木雅金塔旁有个岔路口,从那进,可以直接奔康定机场。没说的,车调头,出了塔公乡向回跑,直到看到木雅金塔时,心放下。



停车看风景。
刚才俺是从这条路上来,没有注意到身后有内容。





  看,色彩斑斓的风马旗,插得甚是整齐,整体看上去,就是一幅平铺在山上的巨大彩旗。





看,这边也满插着风马旗。





藏民们插得不过瘾,还用白石在旗间摆出了六字真言。





看,那边的山上也有六字真言。





附近的山边有白塔。





  塔侧的山坡上也插着风马旗。





塔公草原这周遭儿,除了有雅拉神山,还有藏传佛教中的文殊、金刚和观世音这三位菩萨的神山。俺猜测,上面插着风马旗的山,都是神山。可哪座山丘对应着哪位神?俺闹不清。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30 | 只看该作者
向塔公乡的方向看,山坡上有寺庙,这俺能闹得清,这是塔公寺。



塔公寺到现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康巴藏区藏民们的礼佛圣地。
相传文成公主入藏路过这塔公草原时,她带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显灵,像身如生了根般地搬不动,佛祖还开口呼“塔公”。“塔公”这词在藏语里,是“菩萨喜欢的地方”的意思。文成公主一看佛祖看中了这片草原,得,她就仿照着十二岁等身像又塑了一尊佛祖,供奉在这塔公寺里。故,这塔公寺,也有“小大昭寺”之誉。工匠们塑像时,第一天塑好了佛祖的下半身,谁知佛祖也性子急,在夜深工匠们熟睡时,自己施法术塑好了上半身。待工匠们第二天早上准备继续干活时,见到佛祖慈颜善目地端坐在面前,愣了。
俺站在塔公草原上,欣赏着周围的景,没愣,倒是醉了。在这儿,神山的脚下有民居。





有庙寺。





还有藏民们在草原上支帐篷,牧放着牦牛群。





塔公草原,真是值得一看的去处。想任何人到这儿,肯定都会醉,但醉,总是要有醒过来的时候。俺醒过来,与雅拉神山做个别。





跑路。


俺跑到木雅金塔的北侧,上了那条去康定机场的路,跑。这条路,没有编号,也不知它是县道还是乡道,但在“谷歌地图”上能清晰地看到。





这条路的路况挺不错,途中虽过了几个小村寨,但车少,人也少。一路地跑,在一个十字路口直行,再在一个三岔路口向右拐,跑不多远,就能看到折多山下的康定机场了。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33 | 只看该作者
从康定机场上了318国道,热闹了,公路上车来车往,还有三三两两的骑行者,络绎不绝。向上爬了两、三公里,就到了折多山的垭口,这里的人更多,还有的很多人向高处的亭子那儿爬,去远眺贡嘎雪山。
这折多山的垭口,是藏汉风情的分界线。想下了这垭口垭,就脱离了藏区,俺将车子停路边,四处转了转。看有藏民设摊烤牛肉,馋,可没法吃,日日的在路上赶,在川菜馆里混,上火,牙龈的炎症始终没有消,估计对付不了这烤肉,只能眼馋。无限伤感地与烤肉作别,俺回车里,准备下山。这时,烤肉的藏民跑近前,说是停车要收十元钱。行,看在烤肉的份上,看在俺将要离开藏区,俺给你钱。
掏完十块大洋向山下跑,跑到半山腰,停车,朝着折多山拍照片,俺在心里默默地与山那边,那片美丽、神秘的土地说“再见”。





俺心里明白,别看俺现在只是想着跑路,匆匆的向家返,但等回到家一段时间后,静下心,俺就会与进过藏的驴友们一样没出息,难以放下对藏区的牵挂,思念。现在,俺与藏区告别,不定何时,俺又按捺不住骚动的心,驾车又跑到这片雪域高原上游荡。


下了折多山,过康定,俺马不停蹄的一气儿跑到了泸定。到泸定,俺心里犹豫了,是走石棉上高速去雅安?





还是直接走G318国道,穿过二郎山隧道奔雅安?





勿庸置疑,走第二条路近,能少绕很多的路,可早饭时那位藏民说这条路上正修路,常堵车。真能堵得这么厉害吗?也不一定恰在俺走这条路的现在,它就堵起了车。看路边停着当地牌照的路巡,俺停车向司机打听。这师傅说若他有急事,就绕道走石棉,若是不赶时间,就直接走318。他还说318上确实堵车,但不会堵死,走走停停的也能过去。


听他模棱两可的这样讲,俺抱着侥幸的心理,决计过二郎山隧道,直接去雅安。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33 | 只看该作者
出泸定,爬大山,穿过二郎山隧道没多远,热闹了。破旧的水泥路面全被铲除掉,坑坑洼洼的路上大车、小车都摇摇晃晃地向前爬,俺也向前爬。爬了没多久,前面的车队停,堵车的大戏开演了。自此始,堵它个几十分钟,行它个十分钟,俺就这样在318上若蜗牛般的行。摊上了堵车的命,心不能急,堵的时候要淡定,行的时候依次行。
可俺守规矩,就有那些不讲究的人,脱离了车队,占来车的路面向前钻。在过一个隧道时,又有很多车向前钻,与对面的来车堵住了。俺左侧的车硬向俺这边靠,几乎把俺挤得贴在洞壁上,驾车的小伙子还向俺喊,让俺停一停,他好并入车队中,“归队”。看他车后也是成队的车,俺不情愿让他“归队”,你们辆辆都“归队”了,那俺就停在这别走啦。
故,很多堵车的发生,都是缘于这些不守规矩的驾车人,胡钻乱窜,占用来车的路面造成的。
还有一次堵车时,后面的“牛头”里下来位兄弟,找俺聊天,听口音,是东北人。他说看俺车与他的车一样,车身上下全是泥,就知道俺是从川藏北线上跑出来的。他与俺聊天时,看俺车前的大灯全被泥封住,说你哪儿不清理都行,这大灯的灯罩土应该清理干净。俺看大灯上的泥,比居家装饰时墙壁上刷的涂料还均匀、厚实,方想起刚才过隧道时,难怪开着大灯没亮光,是这泥惹的事。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堵,一直到晚上八、九点,才脱离了堵车的路段,跑吧。
夜幕中,俺一溜烟地跑进了雅安,先是到第一次进藏时住过的“金星大酒店”,那里有会议,客满。俺又打开GPS在附近搜,在中大街的一个巷子里,找到了一个快捷酒店。
安顿下来后,第一件事是洗澡,换衣服。近几天,澡俺是天天洗,可因日日在路上奔波,身上的衣服没有换。人在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倒感觉不到什么,现在到了低海拔,穿着这一身的脏衣服,不透气,就如伏天里身上套了件皮衣,大难受了。洗完澡,换上T恤和大裤衩子,顿觉浑身上下清爽。
清清爽爽的向外走,寻吃的。到了附近的夜市一看,挺热闹,离打烊收摊的时间早着呢。转了一圈看,各种吃食都有,可卫生条件实在是不敢恭维,看到路口有熟食摊,有卤的兔子头卖,俺研究。俺问摆摊的老汉这兔子头烂吗(想论证俺的牙齿是否能招乎得了)?他回说不辣(烂),俺愣了半天,方悟到此“辣”乃彼“烂”也。携着几个兔子头,回住处,又在对面的吃食店里要了个小菜,啃兔子头,喝啤酒。
这小吃食店,是两位女孩子经营的,两人是闺密,合伙做生意。俺坐在路边的矮桌前,边吃喝,边有句没句的与“雅女”们(雅安有雅雨、雅鱼和雅女之说)聊着天,沐浴在习习的夜风中,感觉真好。

[ 本帖最后由 plrsn 于 2015-5-23 21:48 编辑 ]

psb.png

psb.jpg

psb (1).png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40 | 只看该作者
618日,要了碗青菜面吃早点,待面端上来,一看,四川人民太慷慨啦,碗里不仅面多、青菜多,还漂看厚厚的一层油。俺充满感激之情,努力的将面、青菜吃下肚,可那碗中的油,俺虽看着眼馋,可肚子是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
依依不舍地放下碗,去洗车,想马上就要去成都,那儿可是省会城市,俺不忍让大都市的朋友们,看着这车通身上下的泥,伤心。
洗车时,把车里杂七杂八的玩意儿全卸下,在路边摆了一大片,俺边照看着东西,边指点着洗车,在那儿乱转。路上的行人伫了脚,试图在这大片的东西中,研究一下他们没见过的物件。看到路上过辆公交车,车上的弟兄们也向俺这边望,俺忽然奇怪俺这是干什么的?俺这象是没吃的了,把家里的家私全部搬这儿,做生意换钱。
想到这儿,头冒汗,待车洗毕,俺慌忙将东西收车里,撤。
驾着车向城外跑,一边开着车,一边察看车内的四周,感觉这车洗得不彻底,就如进了荒置数年的房屋,用揩布刚擦完第一遍。不过话说回来,等到回到家后,俺又洗了两、三遍车,才将这几十天在路上跑,在车里留下的痕迹消除掉。
这是后话。
上了高速去成都,发现自己不会开车了。成日里孤零零的在荒原中、盘山道上慢慢地晃,车速最多能跑到三、四十公里,现在跑到八十公里的时速,都觉得心中没有底。每每有车从俺的车侧风驰电擎的超过时,俺更是感觉到心惊胆战。
小心翼翼的在路上跑,看天空不是湛蓝色的了,没有云,却灰蒙蒙的。这样的天色与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相衬托,仿佛是在时刻提醒俺,现在不是在天堂上,俺已堕入了尘世中。

[ 本帖最后由 plrsn 于 2015-5-23 21:49 编辑 ]

psb.png

psb.jpg

psb (1).png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49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50 | 只看该作者
进成都,按前一天晚上,在网上查询好的目的地,俺往这省会城市最热闹的地儿跑,盘算着住在繁华的地方,能尽情的享受成都的美食。
快到市中心时,看到街边有一个住处一闪而过,判断性价比应该是俺中意的,可在这大街上竖着禁止车调头的警示牌,俺只得左转入小路,拟从里面绕过去。但跑到小路里一看,小路连着小路,这边禁左转,那边是单行道,没法,俺只能看着警示牌跑,三跑两跑,把俺自己也跑晕了。
见家家饭店里走出的人们,面带酒色,手拂着肚皮打饱嗝,俺才想起现在已过午饭时,似乎觉得自己也有点饿了,没说的,先午饭。进了一家生意好的店面里一看,大部分食客已撤退,服务生们正在狼藉一片中打扫战场,俺叫过一位服务生,点了二、三十块钱一份的“酸菜鱼”,还有一份炒素菜,坐等。
一会儿,“酸菜鱼”端上了桌,俺一看,眼直了,这成都的店家太慷慨了,端上来的是一盆“酸菜鱼”,看盆的尺寸,也就比洗脸盆小一号。瞅着面前的“酸菜鱼”,愁人了,就是俺的嘴能应付得了,俺的肚子里也盛不下。这时,米饭上来了,一小碗,放在这盆边,就象在一个大字的后面画的句号,怎么看,都不太顺眼。第三次上来的是炒素菜,服务生往桌孒上一摆,这大、中、小三器皿,才有点协调。
审视毕,开吃吧,嚼着嘴中的米饭,筷子主攻的是鱼片,待到米饭吃完时,继续吃鱼块(鱼片已下肚),直到俺费尽力气的将鱼全部拿下,再也没本事照应盆中的配菜了。那盘炒素菜,更是基本上没动,就如怨妇呆一旁,倍受冷落。
望着桌上剩的菜,心中一阵的“思甜忆苦”:若是在藏区,三、五天里,俺也难能吃到这么多的蔬菜。打包留到晚上接着吃吧?可晚上俺还想着别的美食,打包也没法处理,没招,俺只能埋怨,都是这盆“酸菜鱼”惹的祸。早知如此,俺就花十块钱要一海碗“酸菜鱼”,就够俺吃,只不知店家给不给俺做。
恋恋不舍地告别桌上的菜,出饭店,转战4S店。
或许是肚皮里的鱼发挥了作用,俺没睡意,脑子里也改变了主意。想在这成都市区里,到处都有好吃的东西,俺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地住在这市中心,向4S店来来回回的跑。既然这鱼提精神,不睡午觉了,直接去4S,保养车。
保养车,俺从不习惯呆在“贵宾室”里看电视,就守在车旁,只是在犯烟瘾的时候,才站在车间外远远的望。这样做,俺既可在师傅们干活时多请教,多了解这车里都装些啥玩意儿,而且师傅们见俺站旁边,保养得也仔细些。
当时也如此。
保养时,师傅见发动机上溅满了泥浆,建议俺对引擎盖下做一个全面的清理,俺不干,这可是藏地这一圈,俺涉水、过河留下的战迹。直到现在,每当俺打开车前的发动机盖,看到里面的泥浆,都备感亲切,这可是俺从高原上带下来的泥。
这是后话。
除了保养车,还有件重要的事,是收拾车底下的护板。现在,俺从荒蛮之地跑到了这地界,这里生活的人都很文明,俺也要让这车收敛些,别成日里在路上稀里哗啦地闹动静。可修护板,也难摆弄,调了好几次,到路上试,它就是不安静。最后,到了黄昏时,师傅在底盘与护板之间垫了几只螺帽,让护板与分动箱彻底脱离了接触,到路上一试,这车“文雅”了,听起来俺的心情也好多了。
结完帐,在5S4S店里的一位若“大S”般的美女)的指引下,在条美食街的附近找了个住处。沐浴,没更衣,出去寻吃食。
进了吃食店,接受中午的教训,俺不按菜单点,专四下里瞅其他食客桌上的菜,又仅寻找着诱惑,还关注那盛菜的家伙的大小。就这样,俺指指点点的点了两个菜,一个汤,开吃。
飘了二十年

13

主题

684

帖子

3172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12-8-3
50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5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俺的生日,俺坐在吃食店的角落里,独自喝小酒。
喝着酒,望着店外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熙攘过往的路人,在身边一片的大噪声中,想几十天来在路上。





想高原上那壮丽的山川。





和那片净土。





想不得不面对的种种烦心事,不禁潸然泪下。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1 15:05 , Processed in 0.096599 second(s), Total 15, Slave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